朱然:用最朴素的方法打败敌人

朱然这个人很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见识不俗。一提到东吴,我们总想到江东四英将,其实东吴不止只有那四个人才是主角,朱然的能力也不在这四个人之下。本文对朱然的论述分为四个部分。

其一,议论宏辩,鞭策孙权。

早先,这个朱然和孙权一起读书。俩人关系不错。有一次,老师在课上提问,说:“社稷存废,所由者何?”意思是国家兴衰和朝代长短究竟在于什么?

孙权说:“在于君德!”就是说国家兴衰和政权的长短在于君王道德水平的高低。

孙权这番话,听起来好听,但是仔细一琢磨,我们就发现,一点也不实际,不客气的讲,就是假大空!

如果说“君德”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或者说政权的长短,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知道刘邦这个人德性差,《史记》上说他:“好酒及色,横骂竖儒”。但是人家开创的汉朝,四百多年!梁武帝德性好,史书载其“布泽施仁,悦近来远”,但是他那个政权没传下几代。

朱然就引经据典,反驳孙权:“世之治乱,在时不在德;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太康复生,降于末代,何能损益?”朱然的意思是治乱周期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兴必有衰。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像太康那样贤德的皇帝,夠有道德的了。但你把他放到唐朝末年,他也无能为力,没办法力挽狂澜。所以说君德不能作为衡量国家兴衰和政权长短的硬件,它充其量是个软件。

孙权就说,那你朱然说出几条硬件来,我听听。

朱然对答:“一曰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二曰协理万物,调和阴阳;三曰术法合用,调养胥吏。”(李宽注《三史略》引朱然治国韬略)

意思是衡量国家兴衰和政权长短,有三个指标,其一是看金融政策怎么样,其二是看君王能不能在多种政治力量面前搞平衡,其三是看国家的基层组织牢不牢固。

这三条精辟。我们看王莽身死人手,为天下笑,首先就是金融政策失当。大明王朝在后期摇摇欲坠,主要就是皇帝在杀死魏忠贤以后,没有有效的寻求新的政治平衡,以至于东林党一家独大。再往后看,国民政府为何“建大业而难收其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基层组织涣散是很重要的一条。

其二,治理山阴,功绩斐然。

孙权刚继承大业的时候,“三九之位,未见其人”,他手下缺人,尤其是缺一些能够深入基层的干部。

山阴那边有几个县,没人管理。他就问朱然:“你能不能当县长?”

朱然说行,没问题。

孙权说:“你可得听清了,不是让你负责一个县,是负责五个县。五个县的县长你一个人兼任!治理不好还得罚你!”

这项工作夠有挑战性的,但是朱然不假思索,点头应允。

朱然临走之前,问孙权:“你派我去,是让我帮你榨钱呢,还是让我养民呢?!我的任务是什么?”

孙权说我不缺钱,就是让你养民。

朱然去了不到半年,百姓对他交口称赞。

孙权说,你怎么治理的这么好?五个县啊!你也忙得过来!佩服!

朱然说治理地方是有原则和技巧的,懂得原则和技巧,即使天天睡大觉,也能治理好,不懂得原则和技巧,累得跟孙子似的也白扯。

孙权问,你怎么治理基层的,传授一下经验吧!

朱然说这个治理基层啊,尤其是县城和乡村,你只要抓好五件事就行了:

一曰厚其生:辟田畴,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

二曰输以财:发伏利,整道途,便关市,慎将宿,导水潦。

三曰宽其政:薄征敛,轻赋税,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

四曰匡其急: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

五曰振其穷:衣冻寒,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恤鳏寡。

五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李宽注《三史略》引朱然善政)

朱然这几条,概括起来就是:重视民生、搞活经济、宽刑省法、急人所难、赈济贫穷。这几样看似老生常谈,但很实用。

《反经》里面常提到两个字,叫作“卑政”。何为卑政?就是治理国家的政策不以好高鹜远、玄妙难行为贵,而应以切合实际,能迅速推广,浅近易行为高。

后世耶律楚才写的《便宜一十八事》,也是句句实在。但是不如朱然这番话提纲挈领、要言不烦。

朱然的话便于记忆。我们今天大学生村官治理基层,也要以此为鉴。

大学生当村官的时候,最爱犯三个毛病,其一是贪大求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其二是盲目的追新求异,其三是光嚷口号,不干实事。

你如果踏踏实实的把朱然说的那几条弄好了,那就是老百姓的福气!

其三,从破刘关,屡立战功。

建安十八年,曹操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军备战,相持月余,没让曹操在自己手里占到任何便宜,因功受赏,连升两级。

六年以后,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由于关羽先前已与徐晃所部酣战,元气大耗,再加上吕蒙出兵是出其不意,关羽没防备,故此败阵,逃往临沮。

但关羽毕竟是关羽,那是二爷,武艺高强、猛若龙虎啊!再加上有关平、赵累两位将军随身护驾,一路上居然畅通无阻。不仅如此,还连连斩杀了东吴四名副将。关羽他们三个人带着一波弟兄负隅顽抗、垂死挣扎,也够厉害的。

最后,得亏朱然和潘彰两个人出马,把关羽及其部下五员虎将生擒!

黄武元年,刘备东征。孙权任命陆逊为前线总指挥。韩当等老将不服陆逊,找陆逊的别扭。孙桓也不服他!《三国志》记载说:“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

当陆逊决定全线后撤到猇亭之时,诸将更是炸了锅。唯有朱然等五人认为这是陆逊的韬略。朱然甚至对孙桓和韩当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陆逊的套路我已经看得清楚明白,和我的御敌方略颇为一致。不过如果他能佯渡长江,作势偷袭刘备中军,效果更佳!这会促使刘备依溪伴水,连营扎寨,更有利于我们火攻!

陆逊听到这件事之后,由衷感慨道:“世之贤愚,难得而知,苟非其人,莫见其迹!朱然难道是我前世的知己吗?”

刘备夷陵战败后,朱然率领五千人马,断了刘备的后路。刘备已然进退维谷。

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骆统认为不能把刘备生擒。因为什么呢?现在刘备既败,那我们的大敌就成了曹魏。曹丕当初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他早晚会出兵打东吴。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刘备攥在手里,那么蜀国也会源源不断向我们派兵,东吴就腹背受敌!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由于朱然等人早有布置,内修战备,外和西蜀,所以曹军无功而返!

其四,胆守无惧,抵御魏国

黄武二年,魏国派遣三个大将攻打江陵,这三个大将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啊!分别是曹真、夏侯尚、张郃,我们看看史书上怎么评价曹真,曹操晚期的重要谋士蒋济评价曹真:“子丹之勋,不可以不祀。”蒋济的意思是说,这个曹真的功绩太大了,足可以建庙供奉,树碑立传。他的功劳主要有什么呢,比如说大破胡羌联军,两次击破诸葛亮,他可不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废物。张郃更是将才,陈群评价他说:“郃诚良将,国所依也。”这个人就类似于曹操身边的伍子胥啊!就是那个夏侯尚可能次点儿。大家想想,这三个人一来,东吴他能抵御的住么?驻守江陵的孙胜立马败阵。孙权忙又派潘漳、杨粲解救江陵,都被这三个人打的屁滚尿流了。这个时候朱然自告奋勇,从容赴难。

当朱然与曹真、张郃等辈相持一个多月时候,有一个将领建议朱然说:“累日交战,敌我俱疲,当就此良机劫营。”朱然说:“不行。”这个将领就问朱然说为什么不行呢?朱然说:“自古以来,靠奇谋佳略促使敌人败退的虽然也有,但寥若星辰。譬如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项羽背水一战,这些事情都是百里挑一的事。韩非子说‘若夫百日不食,以待膏粱,饿者不活’。意思是一个一百多天没吃饱的乞丐,非要等到美味佳肴来了以后,才肯吃饭,那样的话非饿死不可。同样的道理,跟曹真、张郃那样老谋深算的战将打仗,却想凭借意外的计谋取胜,那不请等着挨打吗?我们不如把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

然后手下将士就问:“您想做哪几样工作啊?”

朱然说:“一曰察奸,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叛徒。我们应该严厉的肃察内部,及时的发现敌军的细作及我军的变节将领。二曰赏贤,我朱某将变卖家财,奖励前线有功的将士。三曰造势,江陵地区的茶馆、夜总会都得给我照常营业,弄出一副歌舞升平的架势,以安定民心。”手下的将领讥讽他说:“您这三招当初李牧击败匈奴的时候就用过,太老套了,咱们得出新出奇。”朱然说:“方法不怕老套,管用就行。”

在接下来的日子,朱然严厉肃察,果然发现东吴内部有投敌叛国的将领,他就是前线的二把手、副总指挥姚泰,姚泰这一除,曹魏方面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了。然后朱然真的把自己平生积攒的这些家财,一千来万块钱,分给前线的将士了,让他们随便花去。于是士气高涨!谁见了钱不高兴啊!还有这个朱然造势造的挺不错,把江陵地区天天弄的跟过年似的。张郃、曹真就想,你看我们这大军压境了,你们还这么乐呵!这是没把我和子丹放在眼里,气死我了。朱然就凭这三个办法,足足坚守了江陵六个月,曹军锐气见衰,张郃傻了吧唧找曹丕催运粮草,你快给我粮草,快打下来了。曹丕说,没钱了,赶紧回来吧。过了不几日,曹真他们退军了。

朱然抵御魏国这件事对当代的企业家非常有借鉴意义,当我们的企业面临重重困难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出新出奇能解救危局,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是查尔斯科赫、山姆沃尔顿,你想出新出奇,你有人家的脑子吗?到最后还是功败垂成。说到这里,我把菜根谭的一句心得分享给大家:“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那些花里胡哨的主意和点子往往没什么益处,能够见效的方法往往是最朴素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