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朝藩王 秦简王 朱诚泳墓
秦简王朱诚泳,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生人,是秦惠王朱公锡的庶长子,生性孝顺,待人友好谦恭,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78年,年满20岁的朱诚泳,被封为镇安郡王。秦惠王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去世以后,由于朱诚泳是秦惠王唯一在世的儿子,就按照明王朝的继承顺序规定,在服孝满三年以后,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继承王位。
秦简王朱诚泳 是我到达东伍村以后去看的第二坐陵墓,先观看了秦愍王朱樉陵以后,一路问着去简王府井村怎么走。当地的村民到是都很热情,可是问来问去,大家就是一句话,你这里就是‘简王府井村`我问秦简王朱诚泳的陵墓在那里呀。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知道的一点点人也告诉我。现在进不去。都挖掉了。盖医院了。我说一点都没有吗。他们说就在那个围墙里。我在那里转了不知道有多少圈,大概有2小时吧。都没有找到朱诚泳的陵墓。因为有是大年初三,把我急的呀。眼看就下午4点了。还是找不到。只能去三俯井村了。
回家以后继续做足了功课,(2013年2月16号)年初五我又继续去找,因为上次去过了,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连一个人也没有问就直接走到目的地。这次是从航天大道到达雁影路以后。不去东伍村,直接继续向前走大概15分钟。就有个向南的路口。这里也就这一条路。边上全部盖的的是楼房了。直走大概10分钟就到简王井村,然后在第一个村口向西走。两边都是村民的楼房。进去100米。没有路了。也就到了。只有到了这里。才可以看到地理的石头人。真的是不容易呀。
因为缺乏保护。地里的两对石狮子仍在一家后门的房沿下。东到西歪的倒在那里。如是拿出相机准备照相。才知道。竟然没有电了。备用电池也是一样。只能用电池紧有的一点点电照了些照片。陵墓的封土在一个建筑工地的围墙里。没有办法进去。只能在外面照了两张照片。院子里到处都是推土机退出的土比冢还要大。如果没有经验,还真的很难找到那个是陵墓的封土那。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简王朱诚泳病逝,按照明朝制度,藩王“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对比今天的测量数据,墓高约15米,周长约100米,略呈园锥形。简王朱诚泳墓应该是超越此制度。墓南存有神道,方向由南向北,神道石刻现存:石望柱1对,八棱形,上有天兽,柱身被农民做了房基,天兽一弃于污水坑,一立在一农户家门外,有麒麟1对,高2米,长米石马2对,高1.54米,长2.24米,石人2对,高2.60米,其中武官2人,头戴七梁冠,身着博衣大袖袍,腰束玉带,足登云头鞋,双手按剑,文官2人,头戴无脚果头帽(我也不知道这种名称),身着博衣大袖长袍,双手持笏。这批石刻,刻工极细,图形逼真,特别是石人的刻工,衣褶清晰,线条流畅,一副恭敬微笑的神态。对比明朝藩王墓石刻制度应该为“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马、望柱各二”,而现存于秦藩诸王墓的石刻,和秦简王墓葬石刻对比,除上述礼制规定者外,大都有石麒麟、石狮,且石马有超过一对甚至为三对的。完全越制,根据查询,有学者推测,这些越制现象可能与西安当时在全国所处的重要位置(即秦为“天下第一藩国”)目前的陵墓两个望柱已经不见了。别的石刻到还是保存比较完整。
在西安的十三个藩王中,的确算简王朱诚泳是最有作为和口碑最好的一个了。在历史上,朱诚泳是一位在诗词歌赋上很有造诣的亲王,自号宾竹道人,从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朱诚泳十岁时,秦惠王朱公锡的妃子陈氏是他的嫡母,就开始教他背诵唐诗,每天教一首,他每天背一首,自从成为镇安王以后,每天开始写一首诗,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停止过。
朱诚泳在位的时候,还曾经到翠微宫寻访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居住的踪迹,他还写过名为《吊翠微宫》的诗:“翠微深人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将笑容。千章古木苍烟合,数尺残碑碧鲜封。独喜满怀吟兴时,参天花朵玉芙蓉。”足以可见明朝当时这里还有残碑断阶和高大的玉兰树。以后大家在去翠微宫爬山,也一定要去好好找找这数尺残碑和参天玉芙蓉了。
西安的朋友现在年纪大的点的都还应该知道现在的正学街。就是鼓楼对面,印制名片,刻制印章,制作锦旗的一条街,这里就是正学书院的旧址。朱诚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历代秦王,他在位时,考察到曾经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鲁斋书院,荒废已久,书院故址已经成为平民杂居区,他决定恢复书院,于是就另选地址,亲自建立正学书院作为鲁斋书院的延续,可惜悠扬飘荡在数百年前的沁人墨香与朗朗书声,现在已经消失的荡然无存了。
另外简王朱诚泳也是西安荐福寺僧人的座上常客。他能行些仁政,不但创办学校亲自督导生徒,而且对王府庄园的佃户也很能体恤,歉收即免除租赋,言谈举止身体力行佛家向善的提倡,这些都跟他本人生性仁厚和深受佛教影响都有关系。
朱诚泳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儿子继承王位,所以,他的侄子朱秉欆过继继承王位。朱诚泳的谥号叫做简,一德不懈曰简。终身勤奋,从不懈怠的。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的,平易近人,亲近百姓的。可以说这是明朝皇帝对秦藩王最高的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