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挽狂澜于既倒,灭陈胜、杀项梁,是秦朝最后的悍将
公元前209年,陈胜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百姓苦秦久矣,纷纷响应:刘邦在沛县起兵,项梁项羽在会稽起兵,赵歇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
陈胜起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麾下的大将周文便抵达戏水(今陕西临潼东),逼近咸阳,叩关叫阵。面对汹汹而来的周文大军,胡亥大惊,赶紧升殿临朝,召集众位大臣商议如何迎敌。朝会之上,李斯、赵高等人皆默然,时任少府的章邯进言道:“如今贼寇已经逼近咸阳,现在征调近县的兵士来援救,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但是近在骊山,有多达七十万的劳役正在修建陵墓,陛下您何不赦免这些人,发放武器,用以抵抗贼寇呢?”胡亥听从章邯的建议,立即派章邯携带诏书前往骊山,赦免劳役整编成军,开赴前线。
这七十万劳役并非乌合之众,其中不乏因扶苏蒙恬事件牵连的职业军官和兵士,由此组成的军队实力自然要比周文所率领的流民草寇强悍许多。双方一交战,周文大军便被打的大败而逃。缜密的章邯并未立刻展开追击,而是火速调援各地正规军守护咸阳,并对叛乱做出统一部署。之后章邯火速追击周文大军,在渑池再次交战,周文大军被歼灭,周文挥刀自刎。
击溃周文大军后,章邯挥师东进,直扑三川郡,奔赴被吴广围困数月的荥阳,荥阳不仅是粮仓所在,也是大秦帝国经营关东地区的作战要地,只要荥阳不失,三川安定,关中本土便可高枕无忧。
章邯大军的到来,让本来虎视眈眈、旦夕克城的吴广忽然间腹背受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吴广此人,志大才疏,并不具备军事才能,大军久攻荥阳不下,又传来周文友军败亡的消息,士气非常低落,而且章邯率军将至。于是吴广部下将领田臧等人暗中谋划:“我军久攻荥阳不下,如果等到章邯部队抵达,秦军内外呼应,我军必败。如今只能兵分两路,小部队留守继续监视荥阳城,然后以主力迎击章邯。”形势危急,而吴广缺乏指挥能力,田臧等人便决定临阵换帅,以免遭覆亡。众人商议后诈称陈胜密令,斩杀吴广。
之后,田臧令李归继续围困荥阳,自率精兵主力迎击章邯,两军于敖仓交战,章邯大胜,阵斩田臧;而后章邯乘胜而进,又率军在荥阳城下击溃李归。
大军稍作休整,章邯率军东进直向陈郡,准备对陈胜展开致命一击。陈胜亲自监军作战,依然被章邯击败,只能仓皇逃走,最终在下城父一带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张楚”灭亡。
公元前208年六月,章邯引兵北进击败魏军,围困魏王魏咎于临济。齐王田儋与其弟田荣、楚将项佗率兵来救。章邯料到齐、楚不会坐视不管,早已做好准备;章邯乘齐楚援军远途奔波,夜半突袭,大败联军,杀死魏相周市和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自杀,田荣败走逃至东阿,章邯引兵追到东阿将其包围。
项梁听闻田荣危急,引兵救援,在东阿城下击败章邯。章邯兵败西走,项梁追击,两军在城阳(今山东濮县东南)交战,章邯再败;项梁继续西进,与章邯军再战于濮阳(今河北濮阳县东),章邯又败;一部分秦军退避躲入城阳,章邯率领主力死守濮阳。章邯此时虽然退守濮阳,但控制着水运渡口,军队增援、粮食补给都不成问题,这为日后章邯的反攻埋下了伏笔。
濮阳大胜后,项梁派出项羽和刘邦继续追击往城阳方向败走的残余秦军,攻克城阳之后,项刘军又南下进攻定陶(今山东定陶),定陶城池坚固,一时无法攻克,由项梁接手继续围攻。项刘军前往雍丘(今河南杞县),对秦军的增援部队进行突袭,秦军大败,主帅李由(李斯之子)战死。而后项刘军猛攻外黄县不克,改攻陈留。
而此时的项梁因为连胜连捷颇为轻视秦军,对手下败将章邯更是毫不在意。部将宋义劝谏道:“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稍惰矣!而秦军日益,臣为君危之。”然而,项梁根本不听。人一旦有了轻视之心,麻痹大意便会接踵而至。章邯对于项梁军的情况已十分明了,仔细分析后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乘夜突袭,定陶城内的秦军见援军到达,也开门出击,内外夹击之下,项梁军大败。这一战,楚军死伤大半,项梁战死。
击败楚军,杀了项梁,这本是大功一件,秦军统帅章邯本应十分高兴才对,然而章邯此时却忧虑重重。那么章邯是为什么而忧心呢?是因为心系朝廷,在谋划清剿反叛势力吗?还是因为惧怕项羽日后报复呢?咱们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