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一口气刷六集,《枕刀歌》真的绝了
2021年开年,有这样一部国漫。
堪称意外之喜,惊艳之作。
豆瓣分一开,直冲9.3。
不多说,先看两张动图:
一张拳如刃。
一张刃如风。
够流畅,有力度。
唯一缺点,知道的人太少。
好看是真好看,糊也是真糊。
都播出过半了,官博粉丝不足500人,豆瓣标记人数不足两千。
不应该啊。
我替它难过,也替它不平——
《枕刀歌》
2021.2.5
数回三天前,我压根就不知道有这样一部国漫。
前期没宣发,中期没营销,后期眼看是要.......
唉。
制作方估计大家都没听说过——更三动画。
小画坊,没名气,此前仅有一部原创动画《黄金屋》。
泡面番,评分不低,可惜播放量惨淡。
不信邪,我特意用微博关键词搜了搜“枕刀歌”。
一致倒向好评——
“配乐好绝。”
“打戏牛逼!”
行,既然大家都觉得这是好东西,就别让它被埋没了。
这次,就当当它的自来水,为它搏个机会。
先说建议观影年龄:18周岁以上。
>>>>武戏·会生会死在今朝
开场即血案。
夜,雪飘,烈火浓烟,车马俱焚,尸横遍野。
只留一活口,是个小少年,名叫何方知。
这些死人中,有他父亲何侍郎。
镜头再转,天祈三年,何方知成人。
这些年,他居于蜀中,却在不久前收到把折扇和一个地址。
这折扇乃是他父亲遗物,这地址是引他去寻仇。
正统武侠开局,一条复仇线贯穿。
不复杂,不花哨,不卖关子。
接下来便是开打。
打戏篇幅占到五分之四以上。
边陲之地,荒漠客栈。
文章开篇的两种动图,只是牛刀小试,揍几个喽啰。
要杀的是另外两人——
李婆,当年的何家仆人,却是个内奸。
只是功夫比较一般......
怒江龙·龙顺,人传“刀下十万鬼,生人恨相逢”。
实则龙顺手腕缠铁环,靠的是重拳。
他与何方知的打戏就好看了。
铁环碰刀,噼里啪啦直呲火花。
拳有风,刀有影。
BGM配以鼓点,佐以琴声。
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走位调度好看
还特意用了第三者的旁观视角来展现激战
终于有角色懂得补刀的重要性,而不是婆婆妈妈一段煽情。
剧情节奏快,杀李婆与龙顺只用了一集的体量。
何方知以龙顺儿子性命要挟,逼龙顺说出幕后主使。
龙顺不知,只告诉他送信人是红姨。
出沙漠,去山东临清州,醉红楼里寻红姨。
我尤爱这集的标题“红楼一醉梨花枪”。
红姨使得正是“梨花断魂枪”。
红姨外表妖艳,戴金钗,着红衣,穿细跟。
一招一式的设计也依了她这形象。
漂亮不失力道,柔中又有刚。
而何方知则用了两把刀。
一把雁翎刀,后来送了人。
常用的是一把环首刀。
起源于先秦,成型于两汉,后成为军队中首要的短柄武器。
这刀造型古朴,长115cm,重6斤,非功力深厚者难以驾驭,符合何方知性子。
可见主创在武器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
而红姨所用的断魂枪,也可以查到一些官方资料。
只是红姨不敌何方知,断魂枪没斗过环首刀,最后供出了另一人——漕帮罗通。
何方知再去找罗通。
故事如同游戏闯关,关关有一高手。
通关最后,或许就是幕后主使。
而这,也正是《枕刀歌》的爽点所在。
但“武”之下,别忽略它的“文”。
就像主创说的:
“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群像剧,表达江湖中的每个人,以及每个人的价值观,何方知只是一个线索人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
>>>>文戏·照遍人间水茫茫
少有人知,老舍先生曾写过一则武侠,名为《断魂枪》。
讲一老镖师名叫沙子龙,身揣绝技“五虎断魂枪”。
只是世道炎凉,没有武人的体面活法,镖局改成了客栈,沙子龙也不愿再轻易出手。
后来有人逼他传授断魂枪,他却是死都不肯。
结尾处一段: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体面灭亡,断了也比走样好。
我猜测,或许红姨的设定与老舍这篇《断魂枪》有关。
何方知曾说她:“临清州西门家的梨花断魂枪,也算是个名门之后,却干了这些肮脏勾当。”
名门成妓门,还不如断了。
何方知问她:“临清州一半贫家女,都在醉红楼里哭”。
红姨却回他:“醉红楼里卖笑,总好过乱坟岗里做鬼。”
这是个什么狗屁世道?
很多人说看《枕刀歌》就是奔着打戏去的,文戏可有可无。
我倒觉得,它的文戏比武戏还要好。
台词没几句,但字字不浪费,信息量巨大。
往往一句顶万句,四两代千金。
断魂枪只是其中一个点。
你要细琢磨,才能看透它的叙事野心。
截止目前,剧里没明说年代,还特意使了个障眼法——天祈三年。
天祈本就不是历史真实年号。
唯一能准确指明时间的,是第六集出场的白莲教“佛母”。
白莲教自唐宋时期便有,“佛母”却只用来指明朝的唐赛儿。
明朝是个什么年代?
明初,朱元璋四子为争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成了主战场。
朱棣登基后,将都城迁至北京,大修宫殿,开挖运河,先后征调数十万山东民夫。
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加之山东连年灾荒,故而饿殍遍野。
回到前面问的“这是什么狗屁世道?”
《国榷》卷17中写:
“永乐十七年,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剧里,与红姨一起出场的女主角阿牙,就是被父亲卖进醉红楼求一口饭。
第五集,何方知与阿牙登上经塔,经塔被洪水淹到半腰。
何方知忆起幸福时光,就是与父亲站在这楼上吟诗:
“几回梦中江海阔,今朝直到水云边。”
而当时年幼的阿牙就在楼下,被父母抱在怀里乞讨。
阿牙不会念诗,却会唱一首歌:
“月光光,照四方,照遍人间水茫茫。风又急,浪又高,妻离子散各一方。”
上层吟诗作赋,下层摇尾乞食。
第五集的标题也有此深意“江海一阔见苍生”。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天祈”二字,意为“苍天祈佑”,像个愿望,更像个笑话。
也是那时,山东蒲台县人唐赛儿自号“佛母”,率众人起义。
先是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
各地民众纷纷响应。
朱棣闻报后大为震动,派人前去招安,遭到唐赛儿拒绝。
唐赛儿虽有胜绩,却终被击溃,最后隐匿民间不知所踪。
在《枕刀歌》中,佛母成了何方知的弑父仇人。
在她的吩咐下,座下一众尽皆逃命去,白莲教落没。
一代英雄皆陨落。
武林高手躲在沙漠卖羊汤;
名门之后成了妓院老鸨;
曾经名震一时的漕运漕帮,也因河道淤积,只得跟老天爷讨口饭。
途穷陌路安此身,身未由己渡浮沉。
安得盛世现白莲,白莲未现已成灰。
这一路,与其说是复仇之路。
倒不如说是缅怀曾经的武侠盛况、江湖豪杰。
似一场致敬,更似一曲挽歌。
戏里唱旧英雄,戏外敬往日武侠。
>>>>登台·白浪滔滔任西东
金庸去后,总有人吆喝要打造“新武侠”。
骗自己骗观众罢了。
自平江不肖生起,再到梁羽生、古龙、金庸、武侠一路繁荣,一路衰败。
武侠的式微,实则是背后文化的溃烂。
金庸最早写《越女剑》,主角是牧羊女,背景是春秋,教她剑术的是一只白猿。
金庸以《鹿鼎记》封笔,清朝蝇营狗苟,已无郭靖乔峰之辈,只剩韦爵爷左右逢源。
自童话到厚黑,“武”不再重要,“文”也就断了。
1998版《鹿鼎记》
《枕刀歌》没有打造新东西,只剩谦卑的缅怀。
它简化了台词文戏,留下大段打斗。
而这打斗也有前人的影子。
龙顺手腕缠铁环,在徐克的《刀》、周星驰的《功夫》早有该形象。
而“沙漠客栈”,更是师承胡金铨的《龙门客栈》、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等等。
上:《刀》下:《功夫》
气质上也见老派武侠风骨。
何方知寻仇,乃是“百家诛一户,一人灭百口”。
何方知杀死龙顺时,却留了龙顺儿子活口,并告诉他等他去寻仇。
一命抵一命,纵使冤冤相报又如何。
主角配音及配音监制则请来了叶清。
TVB配音组配音演员,配过的角色有《天龙八部》(1997)的段誉,《鹿鼎记》(1998)的康熙,《无间道》(2002)的刘建明等。
致敬之心可见一斑。
正是用心,让观众忽略了主创的艰难。
《枕刀歌》的作画采用的是市面上少见的三渲二,即三维模型渲染成二维的效果。
这几年,三渲二因为看不到前景,从业人员少,加之偏手绘风已少有人愿意去做。
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省点钱。
《黄金屋》播出时,更三动画曾在B站留过一段话:
“不管多少人愿意看下去......都要感谢大家的支持。”
《枕刀歌》的同名曲中有一句:
“江湖浪荡儿,不过近浮萍。豪气倾江海,走马为谁雄。”
下一句是:
“我有平生事,只与明月听。”
一声叹。
可这样的国漫,不该只与明月听,只有小众看。
真心建议喜欢武侠、热爱国漫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
山遥水迢,江湖相逢,别让这样的国漫被埋没。
参考资料:
1.《中国武侠的溃败,韦小宝给了启示,马保国给了答案》,牛皮明明
2.《高楼吟诗,下层乞食》,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