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庞麦郎
戳蓝字“押沙龙yashl”即可关注
01
最近个人有些事情,忙到焦头烂额的程度,一直到高铁上才定下心神。虽然不像奥卡姆老师那样坐一等座,但对我这身份低微的无名之辈来说也足够舒适了,就拿出手机刷刷微博和新闻,结果看到了庞麦郎的消息,说他住进了精神病院。
我知道庞麦郎,还是因为七年前的一篇爆款文《惊惶庞麦郎》。
《惊惶庞麦郎》如果单独作为一篇文章看的话,写的挺好,也有才气,但是它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都不太赞同这篇文章。我也在微博上说过一些不以为然的话。在我看来,记者刻画他的窘迫、讽刺他的虚荣,这都没有问题。新闻报道本来就可以这么写。但问题是庞麦郎接受采访时的状态。
整篇采访看下来,庞麦郎似乎过于天真,也过于孤独。他好像并不了解采访是怎么回事,有点像跟朋友聊天似的,结果记者就把这些话按照自己的意图整理出来了。所以整篇文章给人两种感觉,第一种感觉是很真实,第二种感觉是不太舒服,就像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到的隐私。
庞麦郎跟记者说过一句话:“你不拿我当朋友么?我都拿你当朋友。”他好像完全没意识到,对方正冷冷地打量着他的浅薄和狂妄,发自内心地鄙视他。
一个人得孤独到什么程度,才会对记者说出这样的话来?
02
他的经纪人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听上去很可笑,梵高和庞麦郎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一个是顶级的艺术家,另一个恐怕连歌手两个字都算不上。但是他们两个人确实有一点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梦想家。
不过说到庞麦郎,我联想到的其实不是梵高,而是《月亮与六便士》里的那个主人公斯特里克兰。
斯特里克兰一直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他忽然莫名其妙地抛家弃子,工作也不要了,到各地去流浪。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画画。周围的人都觉得他脑子有毛病。你一个四十岁的证券经纪人,忽然当的哪门子画家呢?
庞麦郎的行为就有点像斯特里克兰。他到了心中的“魅力之都”汉中,拿到了让他很满意的2000元月薪,对工作也觉得挺有意思。这虽然算不上斯特里克兰那样的中产阶级,但也算温饱有余。据他说,有一天他忽然听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生活一下子改变了。他觉得这事情他也能做,他要当中国最国际化的歌手。他开始一首一首地写歌,包括那首《我的滑板鞋》。周围的人肯定也觉得他脑子有病,你怎么可能当迈克尔杰克逊呢?所以他写歌也都是背着别人。
斯特里克兰吃过不少苦,到处打短工,在巴黎穷困潦倒,还差点病死。庞麦郎也吃过不少苦,在北京连住店的钱都没有,只能睡网吧,最后连网吧都睡不起,只能睡公园的长椅。但是,就像斯特里克兰没有放弃自己当画家的信念,庞麦郎也没有放弃自己当中国最国际化歌手的信念。
结果斯特里克兰的故事写出来就是《月亮与六便士》,一个艺术大师的震撼人生。而庞麦郎的故事写出来就是《惊惶庞麦郎》,一个草根的荒诞人生。
差别在哪儿呢?
我们可以找出很多不同。比如斯特里克兰追求的是纯粹的艺术,而庞麦郎追求的是成名发财。再比如斯特里克兰的性格冷漠深沉,而庞麦郎的性格呢,就算用客气的话说,也只能是精神状态不太稳定。但是,这些差别并不重要。真正决定两人不同结果的就一件事:才华。
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高更,他画出了艺术史上的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而庞麦郎的代表作《我的滑板鞋》,说实话也就是快手老铁的水平,而且他自己唱都唱不明白,不光跟不上伴奏,每次唱的音还都不一样。
斯特里克兰有才,庞麦郎没才。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斯特里克兰四十岁的时候忽然离家出走,苦苦作画二十年,最后画的水平跟押沙龙不相上下,那整个人生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庞麦郎只是浮夸浅薄,精神状态不稳定,斯特里克兰才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走到哪儿都坑人。人家救了他的命,他把人家老婆拐走了,而且最可恶的是,拐走完了又随随便便地扔了。但因为他是天才,读者不由自主地原谅了他,给他加上了种种光环,把他当成突破人生牢笼、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
可是,如果斯特里克兰得了麻风病,躺在丛林中的小屋里,用生命中最后的高光时刻画了一副张学友表情包,那大家是无论如何不会原谅他的。而那样的话,毛姆又该怎么去写这本《月亮与六便士》呢?
03
其实毛姆还真写过一篇反面的《月亮与六便士》。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叫《异邦谷田》。主人公乔治是个富家子弟,本可以继承一个庞大的金融产业。可是他就像斯特里克兰一样,有了突破牢笼、追求自我梦想的冲动:他执意要当职业钢琴家。
他和家庭几乎彻底决裂。最终乔治的父母妥协了,给了他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你想怎么练琴就怎么练琴,两年之后如果你能证明自己的音乐才华,你就去当钢琴师。如果不能,你就老老实实回来。
乔治在德国待了两年。他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对物质生活一点都不留心,心无旁骛,就是苦苦练琴。
两年以后,他回来了。父母给他找来了一位欧洲最好的女钢琴家。大家围坐在一起,听乔治弹琴。乔治弹了两首华尔兹。不要说这位女钢琴家了,就连乔治对音乐只是一知半解的妈妈,听到他的弹奏也都变得脸色苍白,垂下了眼睛。
因为乔治的两只手根本不同步。
这一幕是痛苦而尴尬的。
弹奏完了。乔治问女钢琴家:假以时日,我是否有可能成为一流的钢琴家?
对方的回答是:那是痴人说梦。
女钢琴家告诉他:看看你的手,又短又粗,那不是钢琴家的手。你的听力也有些小问题。你最多成为一个业余钢琴手,绝无可能成为专业人员。
周围一片寂静,就连女钢琴家说完这些话,眼里也变得满是泪水。
女钢琴家接着弹了一首巴赫。所有人都能听出来两个人判若天壤的差距。乔治嗤的一声笑了出来。
几个小时以后,他走进储藏室,拿起猎枪,自杀了。
04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威尔史密斯对儿子说了一段话:
《当幸福来敲门》是部非常好的电影,这段话也是非常感人的话。但问题是它并不全然正确。
有些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你再捍卫它,它也实现不了。这是现实,就像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一样。乔治再去捍卫他钢琴家的梦想,它也不可能成真;庞麦郎再去捍卫他中国最国际化明星的梦想,它也不可能成真。
追求梦想的斯特里克兰,有这个才华,他成了一位英雄;追求梦想的乔治没有这个才华,选择了自杀,他成了一场悲剧;追求梦想的庞麦郎没有这个才华,选择了自欺,在大家心目中他就成了一个小丑。当然,庞麦郎住进精神病院以后,大家会照例说些片儿汤话,但本质上就是这样。
当然,庞麦郎有个特殊的地方。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诡异风气,他莫名其妙地火了一阵子,然后又很快就被抛弃。这种起落给庞麦郎带来了冲击,有可能导致了心理状况的恶化。但如果没有这段因缘际会呢?他可能还是那个惊惶庞麦郎,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有句很有名的话,“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去实现”。但实际上,有很多很多人不管怎么努力,他们的梦想也永远不可能实现。而一旦无法实现,又没有其他资源去托底,他们的状况往往特别窘迫。
对这些人,善良一点的人最多也就是同情和怜悯,刻薄一点的人会嘲笑和鄙视。但没有人会真正会去尊敬一个两只手不同步却非要当钢琴家的人,没有人会真正去尊敬一个唱歌都走音却非要当国际化歌星的人。
这就是人性。我们嘴上说尊敬追求梦想的人,其实我们尊敬的是追求梦想而且有才华的人。
但是在一个人决定追求自己梦想,投身到未知命运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份才华。
05
所以,当一个人问:我应不应该全力以赴追求我的梦想?一个负责任的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是迟疑的。他有没有匹配梦想的才华?有没有托底的资源?有没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斯特里克兰的背后只有很少的斯特里克兰,庞麦郎的背后却有很多的庞麦郎。总有人会实现伟大的梦想,但梦想的台阶下也总是会尸骸遍地,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如果赞成就点个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