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母校——兴和县赛乌素中学
〓 第 1520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离开母校这块圣地,已经有四十五个年头啦!每每回到故乡,就想去看看母校,可是母校如今只剩下个地址了!
母校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所有在她那宽阔而温馨的胸怀里哺过乳汁的不肖弟子们,从来都没有去关心过母校的存在。母校年迈体衰时,当年那些改革者们把她孤零零地抛下,把学校迁移,动了母校的灵气,新学校最后奄奄一息,灰飞烟灭,夭折在荒坡坟茔野外。孤苦伶仃的母亲,也被包工头子——兴和的杨某,通过教育局、政府县委以八万块钱无情地拍卖了。
如今的母校面貌全非,旧时之容貌不再。已经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大型米面粮油加工企业了。
有一次,我去换面,进入母校旧址探视了一遍,母校仿佛在呻吟,在哭诉,唉,我孕育了多少学子,哺育了多少精英,竟然无人来看望我一下,你们的第二个母亲我,已经被改名换姓了。你这位学子今天有心来看望我,算你小子还有一点良心,还懂得思念点儿旧情!请你告诉你的同窗和你的校友们,趁我这副老骨架还存在,你们给我拍个照,写点儿回忆录,让我在教育界,在文化界,在你们的心里得到永存。
希望你们告诉你们的后人,你们当年的求学之路,成才之路,我曾有过一份贡献,有过一点儿功劳,请你们不要把我忘记掉,不要在心灵深处抛弃我,恳求你们,把我对你们的关心和哺育,写成文章,写成回忆录,告知你们的后人,也能慰藉我这颗即将被泯灭的痴心。你们不要用时朝前,用罢朝后。
同学们啊,你们是否也有离别之情,你们是否想回到我的怀抱里来看看,可是我也无法接待你们。因为我已经改名换姓了,属于私人的财产了,属于私人的地盘儿了。我只是希望你们抽点儿空,顺便过来看上我一眼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我曾经的邻居小学已搬走多年,她的旧址早已住上了中小学老师,我还算有个邻居,可是如今人家把东门已堵上,他们从此也与我老死不相往来了。
undefined唉,人世间,冷酷无情,我成了任人摆布,任人宰割的羔羊了,成了改革的牺牲品!
古语说得好:老牛力尽刀尖死,蜡烛成灰泪始干,侍候君王不到头哇!是啊,遥想当年,我们母校如日中天。
情悠悠,泪双流,多少往事涌上吾心头。
母校是一九六八年到一九六九年建成的,一九七O年冬季成立了赛乌素地区中学,一九七O年春季开始招生。这一年一共招了三个初中班,当年的班级称作一排、二排、老三排。一二排的学制为二年,老三排的学制为一年。第二年又招了两个初中班,叫做四排五排。第三年又招了两个班,叫做六班七班。一九七二年又成立了高中一班,一九七三年的秋季,只招收了一个初中班,叫做初中八班。同年秋季,又招收了一个高中二班,班级定员为六十名。后来又增加了不少的同学,班级人数空前,增至将近九十名同学。
当年考入高中是五比一,比现在上大学还要难得多。升级入学高中,以成绩为主,考核推荐并举。我也幸运地被推荐到升学行列,顺利地进入了高中二班。可是到了三年毕业时,我们高中二班,只剩下五十来名同学。那将近四十名的同学,有入伍参军的,有就业上班的,也有辍学的。后来每年招收两个高中班,两个初中班。高中班至撤销也没超过二十个班,初中班在校址迁移时就已经上到了一百多个班了。
从建校到校址迁移,历经三十多个寒暑春秋,培育了无数的学子,培养出了多少精英,从大学校长到小学校长,从清华才子到中专学子,从盟市旗县领导到科局级干部,真是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呀!这都是母校的功劳。
当年的母校,知名度很高,在全县名列前茅。在周边旗县盟市,甚至于山西、河北等地,都有很大的名气。来母校求学就读的学子络绎不绝,成百上千。
母校曾经的辉煌,历任校长的功绩不小,他们功德无量,将名垂千古。历任学校的各级领导的功劳也不小,他们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支持着历任校长们,去很好地管理着学校。
学校的所有老师,忠诚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深钻教材,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业务水平,他们教学严谨,因材施教,立德树人。他们爱校如家,关爱学生。他们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真是桃李满天下。他们是教育战线上的奇葩,他们创造了一个伟大的闪光的群英谱。
总之,在二000前所有在赛乌素地区中学工作的校长,以及老师和员工们,都是铸造赛中辉煌的功臣,在这里,我深深地向他们鞠躬,以表达我的敬重敬仰敬爱之意!
从首任校长郝布公到杨歧山,进而有王铎、李茂森、陈守祯,他们都将被赛乌素人民和他们的弟子学生铭记于心。他们在教育界也都是精英,他们的功劳将永垂千古!
undefined这里我再次感恩感谢我的恩师们!是他们培养教育我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我是多么地幸运!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又是多么地荣幸和自豪啊!
当年,老师们从各大城市下放到乡镇农村支援乡村教育,他们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高中教师,有的是初中教师。他们当中还有钟爱教育事业的当地精英们。
他们分别是马维和李德峰老师、周淑琴老师和白世泉老师夫妇二人、段愚和马恺老师、张兰生和左静文老师、奚鑫康和郭淑琴老师、胡海花和赵启峰老师、朱启录和乔彦维老师、杨宝和李俊老师、张建杰和姚江老师、左笑宇和边振国老师、武继平和高全荣老师、冯佃龙和赵春枝老师夫妇二人、王生耀和赵子文老师、李佃春和段存青老师、刘振华和李振义老师,等等。所有的赛乌素地区中学的老师,都是教育界的宝贵财富,他们当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师也不在少数。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让多少学子受益,他们是受人尊敬敬重的师长,是受人爱戴的良师益友。
母校迀址临难,我也无能为力,只能写篇回忆文章,以示纪念,表达问候与慰藉之意,也只能长长地叹息,深深地惋惜!
忆母校有喜有忧,
恋母校曾经就读。
怜母校迁移留址,
叹母校迫卖易主。
恨自己无力回天,
怨世间无情无义。
多希望同窗校友,
莫忘却母校育己。
盼乡村教育振新,
愿恩师长寿开心。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