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应有“格”——东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观与思
因缘际会,穷冬之时,周末之日,我参加了东北师大附中主办的“全国语文学科新教材实施研讨会暨东北师大附中第38届教学'百花奖”活动,在李跃庭老师、田宇老师分别上完一节课后,师大附中高一语文组的老师们现场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形式很是新颖,而在备课中,师大附中的语文老师们所彰显出来的那种质疑、探究精神,更是令人钦佩。在观看、聆听中,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字——“格”
所谓的“格”,就是“格物致知”的“格”,而这种“格”,就是质疑、探究。在备课中,师大附中的语文老师们的身上,处处体现的是“格”。
格己:博观约取,探赜索隐
备课的初始,是东北师大附中首席语文教师孙立权老师对“非教学性备课”和“教学性备课”的阐述。
在1999年,孙立权老师提出了“非教学性备课”的理论,倡导语文教师以一个普通鉴赏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去阅读课文,研读课文,圈点批注,查阅资料,做备课的准备。这个过程,是准备一桶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才能得到丰厚的积淀和灵性的启思。
而“非教学性备课”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读书,书就是语文老师的工具,就像农民们的种田工具一样,只有读书,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积淀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在语文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收获丰硕的果实。
基于此,孙立权老师说:一位语文素养好的老师,教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个语文素养差的老师,教得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如何进行“非教学性备课”呢?在阐述中,孙立权老师以备陶渊明先生的《归园田居》为例,列出了他所翻阅过的书籍,像逯钦立编的《陶渊明年谱稿》、萧统编的《陶渊明传》、袁行沛写的《陶渊明集笺注》……在翻阅这些书籍中,孙立权老师对《归园田居》的解读和教学有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
如在讲到“少无适俗韵”一句时,孙立权老师在袁行沛的《陶渊明集笺注》中读到,“少无适俗韵”应为“少无适俗愿”,因为“愿”是人个人心里的想法,是后天产生的,下一句“性本爱丘山”是他本来的天性,如为“少无适俗愿”,后天的和先天的正好完美融合在诗中,主旨不突兀。
而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以教参和一些既成的教案为教学行走之杖,拄着这样的拐杖,进行着千人同面的语文教学。现在的信息,如此地迅捷而普遍,语文教师能在网上找到的教案,学生们难道找不到吗?
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沉潜,激语文教学之趣,寻语文之乐,只有把语文和生命融合在一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活色生香。在介绍中,孙立权老师还谈到了“学究式备课”和“性情式备课”,像学究一样,查阅资料,做笔记,才能博观约取,深化课文;以初涉心态,思想清零,直观课文,才能洞幽烛隐,新颖解读。
“非教学性备课”能让语文教师的课堂深刻、新颖、别致。
而在“非教学性备课”的丰厚积淀下,语文老师再从自身的角度,学生的角度,研课标,研教材,进行“教学性备课”,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语文教学才不会平淡!语文教师才不会平庸!
语文教师,要想把语文教学研究明白,首先要把自己研究明白,在“格”己中,丰盈自己,沉潜自己,才能曲径通幽,发现语文的美,也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
格人:关注学情,以生为本
在教育教学中,每一名教育者都知道“以人为本”,也都想贯彻“以人为本”,于是,出现了杜郎口,出现了洋思,可是,这种形式上的“以人为本”,真正地是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考虑了吗?
进一步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否真正地做到了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教学活动?
在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组老师的备课中,备课主持人刘勇老师说,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是有独立意义的人,只有关注学情,研究学生,才能让语文教学高效起来。
随后,于立杰老师代表东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组发言,讲述了高一语文组针对学习内容,对高一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和问卷调查反馈情况。
如果说,孙立权老师的备课理念是从老师的层面来备课的话,那么于立杰老师的阐述,则是从学生的学情角度来备课的。
师大附中高一语文组的老师们针对统编教材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设置了调查问卷,此调查问卷一共包括14个问题,关涉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方式以及与本单元主体内容相关的学生体验感知程度。例如:
1.下列选项中,你最不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
2.你觉得对你的未来生活最有意义的篇章是哪一篇?
3.如果你的妈妈是保洁员,你愿意把她介绍给你的同学吗?
……
这样的调查问卷,很是能够看出学生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认知基础,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渴求是否呈现出多元状态,以及学生对哪一类问题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哪种阅读方式更喜欢……通过调查,老师们了解了学生的兴趣所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做到了知学生,懂学生。
老师们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懂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开展单元教学。
我细细地听,慢慢地想,觉得这样的备课真是好。它的好,是“以生为本”的好,是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语文教学,是实践了语文课标的教学理念的。
从学情出发,备课“格”学生,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研究明白,语文教学想不出成绩都难。可这一捷径,又有几所学校,几名老师在践行呢?
格教材:薄厚转换,深思细研
学情分析清楚后,老师们备课的重点就应是以学情为基础,研究如何教了。
随后,王坚洪老师从第二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备课要点、单元课时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梳理。
在单元教学目标的梳理中,王坚洪老师关注了文体特点,关注了单元内容,关注了单元写作,这些关注,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在单元备课要点的梳理中,王坚洪老师说,第二单元是新闻写作的教学,可是,现在的现状是,有的学生在十二年的语文学习中,连一篇人物通讯都不会写,甚至,连一个请假条都交不上去,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大讽刺。听之,我深以为然。
在单元课时安排的梳理中,王坚洪老师对写作方法的探究,课后写作练习的设置,甚至写作练习的的讲解,都有着科学的时间安排。这样的安排,统观全局,条理清晰,每一天,每一节课都讲什么,怎么讲,都明明白白的。
现在,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想讲哪课就哪课,想讲什么文体就讲什么文体,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出现严重的偏坠现象,无益于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升。
语文教学应以教材为本,语文老师应把教材作为打通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老师只有磨砺好手中拿着的语文教材,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起来。
“格”教材,把教材读厚,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把教材读薄,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让课堂高效起来。
最高雅的研讨是清谈。当王坚洪老师梳理完第二单元后,语文组的全体老师针对他提出的四道单元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在探讨中,老师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印象深刻的,是鄢霏老师在讨论中,向在场的专家,参与过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编审陈尔杰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劳动”等不等于“劳作”?
在问题提出的同时,鄢霏老师还详细分析了自己对“劳动”和“劳作”的理解,理正辞谨,令人信服。
一个多小时的备课,以孙立权老师的“非教学性备课”和“教学性备课”为本,为基,备学生,备教材,使在座老师思起如泉,智发如潮,获益良多。
不由得想起了师大附中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曾经说过的话语:“附中教师应当是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
是啊!我们语文教师,穷其一生,虽不一定会成为教育家,但也应对语文教育有一种情怀,我想,唯有此,也只有此,才不愧为一名语文教师!
语文老师们,让我们求“格”备课,在求“格”中,清晰我们的语文!美丽我们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