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能否成功?演义里诸葛亮谨慎有理,正史上魏延胆大可为
谈秦说汉(455)
在《三国演义中》中,诸葛亮北伐大军从褒斜道出,欲夺关中。魏延请命率5000精兵自子午道奇袭,闪击长安城,然后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两头夹击,占领咸阳以西。但诸葛亮以此计过于凶险弃而不用,难道“子午谷奇谋”真的没有成功的可能?
从汉中到关中翻越秦岭有四条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后来诸葛亮又开辟了祁山道。当初汉高祖刘邦率领主力从蜀地由褒斜道入关、韩信奇兵出陈仓道辅之,两面夹击打败雍王章邯。因此,褒斜道是行军最便利的入关通道。
傥骆道、子午道之山势更高,基本上车马不能通行,只能徒步。子午道距离长安更近,只有330公里,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子午谷之山势险峻,在悬崖峭壁的山路上上穿行,下有湍急之江河水,一不小心就会送了命,很少有人敢走。
自秦以来,水土丰茂的渭河平原有四座雄关把守,北萧关、西散关、南武关、东函谷关,所以也称为关中平原。东汉时期之函谷关往长安内移,改建立潼关。占据关中之地,进可以图谋中原,成就千秋霸业;退可以据关自守,割据为一方诸侯。
天下三分之际,东吴占据武关以南;萧关以外是少数民族,潼关以东与曹魏的土地联通;而散关以西是蜀汉。诸葛亮先占领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之沃野千里,立足关中,图谋中原,这个战略思维是正确的,这一点曹魏也清楚。
但自蜀地入关中,傥骆道、子午道太难走,自秦汉以来就从未分兵驻守。因此,曹魏在褒斜道、陈仓道的必经之散关以重兵驻守。而诸葛亮亲领大军北伐的消息传到曹魏之长安太守夏侯楙耳里,他一面抽调兵力增防散关,一面请求增援。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欲破散关占领关中,兵出褒斜道似乎是别无选择,因为只有褒斜道是特意为通行车马而修的道路。但诸葛亮数次北伐,却无一例成功,除了是对手太强大之外,诸葛亮作战意图没有创新也是重要的因素。
当然,按《三国演义》的描述,魏延兵出子午道的确可行性不高,而且困难重重,车马辎重难以通行,只能选用步兵;万一遇上魏军在子午谷设伏,蜀军则九死一生;长安城是历代皇城故都,易守难攻;所以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谋也情有可原。
虽然魏延不是“五虎上将”,不像关羽、张飞那样自带光环,却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难道真的只有匹夫之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演义小说只是为烘托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对故事情节做了一些修改,事情的真相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正史里面魏延所提出之“子午谷奇谋”,是趁诸葛亮主力大开旗鼓从褒斜道破散关之际,吸引夏侯楙的主力在散关与数倍于已的蜀军主力作战。而魏延率领精兵一万自子午道而入,就是赌夏侯楙不会派重兵在子午道谷口设伏,绕开长安城占领潼关。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兵者,诡道也,诡在于奇,亦在于险。按正史记载,魏延之“子午谷奇谋”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呢?我认为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褒斜道在咸阳以西,而子午道在长安城以南。魏延由南向东进军占领潼关对诸葛亮攻克散关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子午道虽然险峻,但选用身强体壮的步兵,还是可以通行的。后来的邓艾偷渡阴平也是以两万人马从崇山峻岭中入蜀,还是走一条从来没人走过的路。而魏延所选的子午道虽非正式官道,却起码是曾经有人走过的山道。
第二,当时诸葛亮大军进攻散关,“怯而无谋”的夏侯楙应该是立即将所有军队调往散关,同时派人向曹魏求援。也就是说夏侯楙在子午道谷口布兵设防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有哨兵,也不能马上调动与诸葛亮对阵的军队回防。
第三,夏侯楙的主力军队被调往前线,但长安城经过多年整修,墙高城固,一时难以攻克,但潼关就不一样了。潼关依山而建,主要防备东面的进攻,守兵不是很多。魏延率领一万军队自西面发动进攻,攻克的难度并不大。
第四,武关以南的东吴军队、萧关以北的少数民族军队对曹魏虎视眈眈,所以镇守武关、萧关的军队不敢轻易调动。变成曹魏援军的必经之路潼关被魏延占领后,关中的夏侯楙之兵就成了孤军,以诸葛亮的主力灭孤军是可以的。
第五,如果夏侯楙的魏军主力由西面的散关调回来抢夺东面的潼关,以打通潼关以外的援军通道,则散关会更快被诸葛亮攻克,达到了魏延的战略目标,在潼关之下与诸葛亮主力夹击魏军 ,一举荡平咸阳以西,占据关中全部。
第六,如果夏侯楙的魏军主力无法调回来争夺潼关,则魏延率领一万人的军队一心一意驻守潼关。假以时日,关中的魏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被诸葛亮以数倍之兵消灭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而蜀军主力到达潼关,则关中无忧了。
魏延之“子午谷奇谋”的重点,就是赌夏侯楙在子午谷不设防,用一万蜀军绕开长安城迅速占领潼关,魏延之重任就是在潼关阻挡曹魏援军,而攻克长安城与荡平魏军残余的工作仍由诸葛亮的主力军队完成,这个作战计划是有建设性的。
事实上,夏侯楙的确没有在子午谷内设伏兵。而大战之前,长安太守能调动的兵力最多也只有几万人,很难做到四处分兵把守。在诸葛亮大军入侵散关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其他地方布防的兵力也会抽调到散关协调。
而且,虽然子午道难以通行,但魏军在子午道半路设伏一样也有困难。而子午道的谷口不止一个,就算魏军有心设伏,也难以摸清魏延的军队会从哪一个出口通过。因此,魏延的一万奇兵,虽然通行子午道的困难很大,但机会也不小。
按照《三国演义》的记载,魏延率领一万人从子午道岀来占领长安有没有可能呢?当然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但很难。一来,魏延的军队没有破城工具,二来,攻城数日,曹魏援军的骑兵就可以赶到。因此,先占领长安城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魏延率领一万人占领了潼关,阻挡了曹魏的援军,而关中夏侯楙的主力军队交给诸葛亮的主力去消灭。汉蜀占据关中,以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之沃野千里,据剑阁、武关、潼关、萧关而守,东出潼关可伐魏,南下武关以吞吴,何愁天下不得?
因此正史中魏延之子午谷奇谋,是大有可为的。诸葛亮用兵谨慎,但数次北伐无果,正史上称诸葛亮不懂军事,或许是有些道理的。而诸葛亮弃用魏延之子午谷奇谋,除诸葛亮本身军事能力稍差之外,更多的原因应该是其对魏延独自领兵不放心,故不敢放权。
魏延一生对蜀汉忠诚,军事谋略十分突出,但在诸葛亮手下极少得到重用,甚至在诸葛亮死后,仍遗计将魏延杀害,这应该是诸葛亮在用人上最大的败笔,也是蜀汉的悲哀。也许,蜀汉被迅速灭亡,诸葛亮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202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