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酒事

那些年的酒事

                                      刘述涛

   与我交往久的人,都知道我爱喝酒,是一个无酒不欢的人,也等于是有酒才有话说,没酒没话说。就有人说,我这是酒壮怂人胆,我就一怂人也。

我不承认我怂。

多少年来,遇到过多少事我都没有含糊过,我会认怂?打死我也不认这壶酒钱。那为什么呢?是酒的原故,酒,让我激情澎湃,酒,让我真情流露,洒,更让我把人前人后的那张戴着的面具给收了起来,做回真正的自己,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喝了酒之后,变得爱与人交流的真正原因。

从什么时候爱上了酒,并开始懂酒的?我不记得了,但人生的第一次喝酒,我却记得清清楚楚。那是在我九岁那年的一个傍晚,父亲让我拿一糖瓷缸去南门口的杂货店帮他打一斤水酒。

到现在,我仍记得非常清楚,那时候一斤水酒九分钱,还有一分钱可以买彩色的糖豆,一分钱三颗。在这一路上,我都惦记着彩色糖豆含着嘴里丝丝甜甜的感觉,我一蹦一跳的进了杂货店,把一毛钱放到柜台上,说打一斤水酒,买一分钱糖豆。杂货店柜台里站起来一位中年男子,他接过我的糖瓷缸,从墙上拿起一个竹筒做好的一斤的酒挂子,伸进酒瓮提起了酒,在倒进糠瓷缸里的时候,他忽然间大叫起来:满出来了,满出来了,快、快、喝一口。我不知道他是在故意逗我喝酒,一听马上就把嘴伸到他手里的糖瓷缸前,喝了一大口,呛得我眼泪直流,他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继续说:喝、喝,不喝就满出来,太可惜了。

不知喝了多少口酒,我早已经忘记了我喜欢的糖豆。这一路上摇摇晃晃的回家,那一大糖瓷缸的酒,洒得也不剩多少了。一生爱酒如命的父亲没有去责怪杂货店的人怎么可以逗这么小年纪的我喝酒,而是拿起糖瓷缸跑去问怎么少了他的酒,那杂货店的人倒好说话,笑着给回了一斤的酒给父亲,父亲也是一路笑着回家,唯有我抱着我家的长凳,躺在上面,一直睡到第二天的早上,谁喊也不醒,谁拉也不肯松开抱着的长凳。这注定了我以后喝醉了酒,就是文醉,一倒床上就呼呼大睡,从不像有些武醉的人那样,借着酒劲,惹事生非。

在这之后,我再给父亲打酒,走在路上,趁着没人的时候,我就会偷偷的喝上一口,就这一口一口的积累,让我成为了一个有点酒量的人。但只会喝酒,却不懂酒,特别是年纪轻的时候,更是仗着这么一点点酒量,就自以为很了不起,动不动与人拼酒,硬是想把人拼到桌子底下去,只可惜,十回有八回,躺到桌子底下的这个人都是我,我开始害怕,尤其是人过中年之后,才像是忽然间明白,酒是有灵魂的水变的,它带有感情,再不能够胡吃海喝的糟蹋它了。

于是,开始有节制的喝酒,更多的是借助酒与人聊天,说事。而在喝酒这件事,还真的唯有同知己在一起,才有可能品出酒的真谛,喝出人生真意。我们都是普通人,自然达不到李白的境界,他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达不到苏轼情怀,他可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唯希望酒逢知己,话遇知音,这样才可以把酒言欢,把一场酒事,喝得畅快淋漓,喝得惊天动地。

只是,这样的酒事可遇不可求,这样的酒友也可遇不可求。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不断的在认识一些人,然后尝试着交往,希望能够成为朋友,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在不断的丢弃一些朋友,酒友。因为我们彼此的生活处境,生活圈子都在发生改变,有些曾经很聊得来的酒友,现在却连约一场酒事的兴趣都没有,我们内心很清楚,当彼此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断的举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与其这么喝闷酒伤心,还不如从此不再相约,把曾经的那份美好留在心中。

现在,我就经常想起曾经的那份美好!

在那些年里,我们几位喜欢喝酒的朋友,时不时的约一场酒。后来,我们互相约定,在春天的第一场雨中,喝一顿酒,在冬天的第一场雪中,喝一顿酒。可我们发现,居住的小城却接连几个冬天没雪下。我们又做出改变,互相商定,以节气作为约酒的日子,每年的立春喝一顿,立夏喝一顿,立秋喝一顿,立冬就算了,放在冬至,冬至可以一边喝酒一边吃狗肉。

在冬至快到的时候,我们朗诵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开始急急的问那位叫居士的酒友,家酿的米酒准备好了吗?狗呢?也准备好了吗?居士对我们说,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

到了冬至这天,我们直奔居士的居士居,然后品着甘甜的米酒,吃着狗肉,聊着天。这时候,居士还忙着为我们炒别人的菜,等到居士把所有的菜炒好了,他才上桌喝酒,他举起杯慢慢喝酒,却不肯吃狗肉,我们觉得奇怪,问他,煲的狗肉这么好吃,他自己怎么不动筷子?他竟然流着眼泪说,我一伸筷子,就仿佛看到它在我面前撒欢。我们才知道居士杀的竟是自家的狗。我们怪他不该杀自家的狗,居士竟流着泪说,这是它的命!就如我们每个一样,都有自己的命。我们无语,这个晚上的狗肉剩下好,好多。

现在,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能在一起喝酒的也就那么几位,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约定,只要谁觉得心累了,心苦了,想要喝酒了,就打个电话,然后在酒桌上聊着天,喝着酒。这时候,我们喝的已经不是酒,而是那绵绵不断的情意,聊的也不再是话,而是彼此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艰辛,但喝过之后,我们又都有了力气,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0)

相关推荐

  • 谭圣林:酒精

    谭圣林 回龙仙组上的人都晓得,酒就是桂林舅舅的命根子.活到老喝到老,三十年水酒四十年烧酒,桂林舅舅喝得成了人精.酒精. 逢年过节,随着鸡鸭鱼肉蛋豆腐端上桌,一木甑饭出锅,桂林舅舅的一碗水酒也随即满上, ...

  • 瓷缸里的莲

    瓷缸里的莲 文/张细程 心生一念,半池清流映照蓝天 风,驱散羊群,放牧云彩 蚂蚁顺着叶茎爬上来,闻到了花香 种莲姑娘,身陷淤泥 她掌心的莲,正含着粉红的奶嘴 跳出摇篮 四月的小舟,驶出清浅的荷塘 几只 ...

  • 两个人的酒事

    两个人的酒事                                                            刘述涛 <新唐书·李白传>里,将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等八 ...

  • 一杯汾酒,讲述万千酒事,蕴含无限事理

    数月前,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让小说走进人民"系列活动走进山西汾阳杏花村.著名作家.评论家刘醒龙.王跃文.素素.王山.王干.杜学文.黄跃华.王国平.米米七月.杨遥 ...

  • 酒事恍如人世,感谢生命中的每次相遇...

    孤独时仰望蓝天,你是最近的那朵白云:寂寞时凝视夜空,你是最亮的那颗星星:闲暇时漫步林中,你是擦肩的那片落叶:疲惫时安然入睡,你是最美的那段梦境...... 走一段路,看一段风景,听一首歌,念一个人.一 ...

  • 【都市人文】冯绍霆 | 上海历史上的酒事杂说

    上海历史上的酒事杂说 作者|冯绍霆 上海地区六千年前种植稻谷,有井,具备酿酒条件.五千年前的崧泽文化遗址出土大量酒器,此时先民应该掌握酿酒技术.仪狄不是中国第一个造酒之人.上海地区历史上最早最显赫的陆 ...

  • 两位奇女子的千古酒事

    古来巾帼佳人,即便在酒事上,也不让须眉.3月8日之际,不妨来谈谈中国古代两位奇女子的酒事,以及与此相关的诗文与人生.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据说,她 ...

  • 《诗经》酒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丛书,原名叫<诗>,后被儒家列作十三井段之一,故改称为<诗经>. <诗经>权属分作三大部分,即"风".& ...

  • 西汉酒事

    西汉时期,随着国力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兴盛,酿酒的规模和饮酒的普及都超越了前代.不仅原有的酒类更趋精醇,还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酿酒.饮酒之风的盛行,促使文学作品更多地记叙与酒有关的人和事. ...

  • 酒友酒事

    乡下有句话说"喝到雨来",就是说喝酒的快意,也可以说是下酒菜的丰盛. 看抖音,刷到一个视频.四个朋友在雨中撑着纸板喝了两个多小时的酒. 他们说,两年没见了,有时候想聚一起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