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私募帝国:全球PE巨头统治世界的真相

书名:私募帝国:全球PE巨头统治世界的真相

作者:【美国】贾森·凯利

预警:这篇评论不是严肃的关于本书的书评,是真正的读后感——读后发散性感觉,所以看来可能没什么逻辑性可言

私募股权收购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初也叫杠杆收购,迄今为止不过三四十年的历史,却已成为燎原之势。本书作者在序言里说,当他某天和家人一起游玩时,发现身私募无处不在,所有他的日常行为吃喝玩乐所接触的对象里面都有私募影子,这就是他写作本书的由来。

这本书可以对初窥这个行业有个笼统认识,穿插介绍了几个该行业巨头:黑石、贝恩资本、KKR、凯雷集团、TPG等。它们的业务,架构,创始人,等等。

私募股权的流程用大白话来形容那是相当惊悚。大致是如此:某个公司底子还是很不错的,因为种种原因被狼盯上了,来自华尔街的饿狼用十倍以上的杠杆(也就是说,少量自有资金,绝大多数借款或者外来投资)买下这个公司。于是因为收购这家公司导致的巨量负债由这家公司负责,现金还利息利润偿债务,等到有一天这个公司的估值超过买入时,华尔街的私募经理们就把它卖出,完美收工。

《门口的野蛮人》里面,举了一个简明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这个行为。

1982年,以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为首的投资公司收购了辛辛那提的一家公司,8 000万美元的价格当中有7 900多万美元是从银行借来的。一年半后,西蒙将这家公司上市时,卖了2.9亿美元。西蒙33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一下子就增值到6 600万美元。

——一场不错的空手套白狼神话,不是吗?

由于其背后隐藏的不可控风险,通常这种形式下发行的募资债券,被称为“次级债券”,也叫“垃圾债券”。说到这里,不免就想起2008的次贷危机。

私募股权愈演愈烈的凶猛势头因为2008而得到了收敛,但远未结束。更多的狼到处在寻找着美味的生肉,这不但是对狼们有利可图,大概也是由于狼们背后大量的流动资金,在寻求着新的利益出口。本书里着重提到的,诸如养老基金、主权基金(以国家、地区名义成立的基金)还有家族财富。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就参股了黑石集团的10%。其他像阿拉伯地区、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的主权基金对此也颇感兴趣。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晰的嗅到西方和东方最大的不同,你是很难在欧洲找到主权基金的(大概俄罗斯除外吧),这和东西双方的历史完全一致。西方更注重家族,如今美国也陆续出现很多维时百年以上的家族。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对于他们可能不太适用。换言之,西方树立个人,罗马元老院执行力低下但是人们乐此不疲,东方的主权意识高于一切。

然而购买目标公司以后,下一步如何处理呢?

通常是有两种方案,其中更为PE们津津乐道的是通过改善目标公司的经营能力来提升公司价值,本书中提到的TPG购买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便是一例。

该公司在十年内二次濒临破产,TPG购买以后对其进行一系列改造,连飞机上的餐盒、行李箱运送方式这种细节也不放过,最终TPG令得大陆航空起死回生,获得了10倍利润(6.5亿美金投入,65亿退出)。

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私募股权们恶评如潮的一个原因。在收购目标公司以后,出于节约成本或者其他一些对于公司结构上的改造等原因,会采用一系列强硬剥夺的方式,比如将其旗下的盈利业务一份份分拆开来,分头卖出,把一个蛋糕分成好几块来卖,最终所获得的价格往往高过总公司打包出售。

《门口的野蛮人》这本畅销书记录了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美国第二大烟草公司,旗下还有极其盈利的食品公司)的经过,而在80年代末砸下了220亿这天量高价之后,雷纳兹最后的命运也是难以逃脱被分拆出售,KKR在这笔交易里全身而退但没得到多少钱。

这种行为带来的一个显著后果便是大幅度裁员,这自然得不到正面评价,工会站在私募股权公司成了对立面,非常尖刻的批评道:“……(他们)关闭了数百家工厂,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外包,他们使众多企业走向破产,并昧着良心从破产事件中赚得满堂彩。”

这种指责的背后,也凸显了作为新兴行业的私募股权,还是个杂草丛生的野蛮之地,没有相应成熟的管理规则,相比之下,天使投资行业的表现成熟得多。当然这种指责也会进一步加强对于私募股权行业的监管,使之行事更加规范。

正因私募股权有着改善目标公司以满足利润的要求,所以,满世界寻找管理人才为基金公司所特别重视,尤其2008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危机意识更强,相应的对于管理的要求更高了。

由于私募股权大多是杠杆操作,因此,巨大利润背后也暗藏着巨大的危机,只要一笔巨额投资失败,换来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一般来说,这种杠杆理应控制在1:10左右,而这条红线在实际操作中未必可以守的如此坚决。2008危机中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使用的杠杆就达到了1:13(尽管它并不在本书讨论的PE基金范畴内)。

最后,就是继承人问题。这几乎是这本书里提到每家巨头所重点关注的。

职业经理人肯定是大势所趋,家族观念尤其是在新兴行业中,一般不太重要。当然了,这只是镜子的一面,很多基金公司成立本身就是人名所组成的,他们的后辈,虽然书里没有提到,但我相信如果他们不另外创业的话,在董事会里谋得一个席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同时,即使不在董事会任职,也会有一个家族基金。其他公司也是如此,乔布斯的子女之所以似乎所得不能与他们父亲所拥有的巨大光环相匹配,那是由于他去世早结婚晚,而且乔布斯之于苹果,是退出又加入,股权经过了最大可能的稀释。

而在管理层面的继承人方面,欧美公司往往要规范的多。如何实现基业长青?如何创建一个百年老店?本质而言这里面所需要思考的内核是一样的。

桥水基金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就着重讨论了这一点。桥水是对冲基金,瑞·达利欧把公司长赢的希望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基金模型,二是确立公司文化。前者有关业务能力,后者关乎经营管理。

PE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加严峻,PE被要求解决三件大事:项目筛选(寻找投资项目也就是目标公司),交易执行(收购项目),投资组合经理(项目管理)。那么,它所需要的继承人,对此往往要求更高。

企业文化是这些公司极为重视的,与此同时还有个人的公众形象,也就是说,且不论私德如何,但你必须把良好的公众面貌展示于人前。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高超的政治天赋。

这也和美国记者的报道习惯相呼应,一般不主动使用褒贬语去维护(攻击)一个人(除非这是写作的目的)。就像《门口的野蛮人》这本书里,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掌门人罗斯·约翰逊的负面形象其实已经毫无疑问了,但记者仍只是陈述,不加评判。

换言之,尽可能维护成功人士或者成功企业的健康形象,当然,关于这个人的私德如何,是否影响到企业行为,那么自有监管和大众评价来起作用。

我最近看到一些国内的证券相关的书,发现在这方面是截然相反。不管是采访还是自负每一个人都很想表现的自己特别有个性,特立独行,都快睥睨众生或者世人皆醉了,公众道德是什么?不care。反过来,如果这个人是采访或者写作对象,现阶段成功人士,那么记者(作者)的跪舔能够到让你吃惊的地步,比如某东的霸道总裁,我好几年前草翻过他的传记,噫!红光闪闪红领巾好少年。正面形象倒是足够了,但是……怎么就能这么苏呢?——真实采访、如实记录是什么?事情的真相倒底是什么?根本没有人care啊。

你必须承认美国商界人士这是惯会一些政治手腕,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当你想要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必要的,只有当一个人有了某种公认的道德约束感,他才能带来更为积极的一面(哪怕只是表面,但这是面对并且传递给公众的一面)。

这可能也是美国公司更成熟的一个方面,更值得借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