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吃料怎么办?
2、未来的养鱼新模式——高位池
3、从流水不腐里学到的水质调节
4、花白鲢价格上涨,如何提高效益丰产增收?一线渔医为你详细解答!
5、实战派:天气骤变时,吐点口水都有可能会死鱼?原来是水温分层惹的祸!
鱼不吃料怎么办?
最近鱼价高,许多养殖户都想多喂料,可经常有养殖户发现饲料投不下去,这里我按自己在生产一线的经验总结,把我认为有效的方法,做一个总结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藻类毒素引起
加州鲈对藻毒素敏感,尤其是在小苗阶段,刚驯化后的加州鲈,稍遇倒藻,或是遇到裸藻、甲藻及蓝藻的毒素,就会影响饲料采食量。
处理方法:抑制这些藻类的生长,可以用我们公司的蓝色精典,一袋用5-8亩,当天用了,当天就能看到水色的变化,可谓立杆见影,用下去,只需一两天就能改善鱼儿的吃食。
底质酸化引起
底质酸化引起鱼类吃食不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早上一餐吃食最差,而晚上一餐吃食最好。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就是由于白天的藻类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碱性升高,下午达到最适状态,早上由于底部酸化,大量的底部有机质酸化耗氧,导致水质偏酸,且溶氧不足。这样的池塘,最大的特点就是下风口有大量的泡沫状漂浮物,平时可见料台周围不断的有气泡冒出。
处理的办法,就是把小球藻、活藻素与酵素混在一起施,开始连续施用两三次,间隔两三天一次,施后水色变成绿油油的清爽状,即可改善鱼吃料不好的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
鱼的肠道是弱碱性的,如果发现鱼的肠道胀气,用高灵敏的酸碱测试笔一测,肠道里的肠液碱性异常,即可定性为肠道菌群失调。
鱼的肠道与外环境是相通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受到各种酶类的影响,一旦鱼体的代谢、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都会影响到鱼肠道的菌群,但这种具体如何影响,对于鱼类的肠道菌群,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也尚处刚开始阶段,就更不用谈鱼体微生物组研究。
不是大家不重视,而是鱼体微生物组数量庞大,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句话,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机制难寻,肠道菌群”。
即便这样,我们水产人还是借用微生物在人体上的研究成果,试验了如鱼康肠、干酪乳杆菌在促进鱼类进食方面的应用,而且还发现,把鱼康免疫多糖混在一起用,一袋饲料拌半瓶鱼康肠、200毫升干酪乳杆菌、200克免疫多糖,既能防病,还能增强免疫,关键还能增加鱼的吃食。
像永川的龙甲伍等一大批用户,都给我们反馈,不用就发现鱼的吃食要差一点,一旦用上,鱼的吃食量就明显增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