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亭老街巡行记
小时候到上海去,买不到快车票或干脆为省钱,就坐站站停的慢车。列车东去,第一个小站是官渎里,第二个小站是跨塘,老三就是唯亭了。那简陋的站台是“赤膊”的,没有雨棚,候车的人也总是稀零晃朗。而列车行在唯亭地界上时的景色则是不错的,车窗南边,平行着一条路。同方向行驶的汽车:轮子是向前滾的,车身却是朝后退的……
那时的交通的网还很疏,自行车都不是家家有的,所以别说唯亭,便是跨塘,都觉得是好远的了。后来工作了,偶尔跟着小车,路过唯亭,印象中便不只是铁道边竖立着的那块醒目的、白底黑字的地名牌了:公路两侧,房屋密集些,有修车补胎、停车吃饭的店,有卖水果小吃的摊,还有的就是操着方言基本相近的“乡下人”。
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合作成立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后,唯亭镇成了园区所辖的又一个街道。现在成了古城东北部的一个城市副中心。因为唯亭北拥阳澄湖,又位居沪宁铁路(含高铁)、沪宁高速、312国道、苏沪间水上航道之娄江的必经之途上,故注定就是一个不会不应运而变的老镇。
老苏州常把唯亭叫做夷亭。我也特地为此作过小考。有一说,夷字与唯字,在方言中的读音是一样的,好像没太大的说服力。《吴地记》中说:“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逼吴境,吴王带兵抵御。击退夷兵,遂扎营建亭于此……”我更认同这一说法。
说起唯亭的“老”,在其东边有个“草鞋山遗址”,是从良渚文化上溯到马王山文化时期的,一直想去看看,但去过的同城博友说,只有些草与土墩墩了,便作罢。还有一个是与寒山寺、保圣寺同时代的古刹重元寺,但早就荒废,自从重建的重元寺问世后,老址似乎更无人问津了。但我心有不甘,没深入去寻过的地方,总抱着一丝侥幸心,想去“榨榨看”,哪怕老街残貌也行。
说干就干。摸到了老街,在娄江边。破旧的样子,加上南边是河,很有点像是早年走在群力大队黄天荡边的感觉。老街东西向,分东街、中街与西街三段。街上的老人告诉我,原来街两边都是店市或民居,在娄江拓宽时,东街与中街靠河一侧均被拆除了。而现在,这些残存的房屋上,也都写上了大大的“拆”字,又一轮“伤筋动骨”的改造已经开始……
没看到老街想看到的风貌。但平心讲,也有收获。东街上,看到了一处“乙未亭”的遗址,里边有道光十五年间的一块碑。原来此寺有三进,现在只剩了一个山门与一个亭了。西街上,有一座石拱桥,桥身是老的,桥面都经修缮,成了水泥的步阶了。拍照时无人可问,也看不名字来;事后,也问不出名字来。发于博上,希望知道的朋友不吝指教。
非常感谢好友西馆採莲指教补正: 【唯亭志】:仁寿桥,在唯亭镇老街西部稍,俗名王店桥。创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桥东西走向,南临娄江,为古石拱桥。现今尚存。
从镇区南行,过312国道再南,穿过一些小弄堂,便来到河边的老街,这段是中街
唯亭老街上的房子进深都比较浅,这一处是有三进,但建筑的档次很一般
东街中有一座只能过行人与自行车的高桥向南,地图上看能通向园区苏虹路。图中右边有蓝白相间栏杆的便是这座桥的引桥
在高桥上东拍,红色栏杆的桥是唯胜路上跨娄江的桥,也是东街的最东部了
高桥北堍东侧有一老建筑,门口立着一块碑,是原吴县地方政府86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名乙未亭。初到时门关着,便在南、西、北三个方向及引桥上各拍了一张
巧的是后来有一位女士正好开门进去,我便尾随进入。迎面便是一亭。亭柱裸,无题刻,亭中堆着杂物
我把纸箱等搬开,拍得一“皇碑”,落款中有“道光十五年十月廿七日示”字样。回来比照资料得知:此亭初建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乙未年),以纪念昆山县主薄宋与权率民众修筑河塘,兴利除弊的功绩。后“土石颓圮,日久崩缺”,遂于道光十五年重修堤与亭
亭之左还有一块老碑,内容大略是康熙六十年十二月颁发的“禁示恶棍衅事”的诏告书之类
主人把电瓶车歇在门口催我良久了,我也不好意思再在里边耽搁更多的时光
左图,中街通往农贸市场的一条小路。右图,西街一条通向国道的小路
实地看不如在东街那高桥上远望的漂亮,虽有些雾霾,朦胧中却有些诗意
西街那边,还有老街上尚存的唯一的一座古桥,但看不到桥名,两侧有桥联,同样也看不清
老街上的小店
(还是没有更多的时间上网。颈椎也不太好。对前一文留评的朋友们,将分批完成回访,但一般礼节性的留评就不一一回复了,谨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