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刊]何滔的随笔《妈妈的诗文》

妈妈的诗文

“与你配夫妻,  
世上很少稀;  
打了多少巧主意,  
经常在一起……” 
昏迷了20多个小时的妈妈,在膝下儿孙的呼唤下艰难地撑开双眼,或许是爱的气场唤醒了妈妈的沉睡。很显然,妈妈的眼珠呆滞,移动缓慢,但依然不停,偶尔下意识地紧闭良久又吃力地慢慢张开,如此反复多次之后方使睁开的时间稍久一点。此时已近傍晚,天上晴空无云,还未落山的太阳忽隐忽现。近乎绝望的儿孙被妈妈兴奋的状态瞬间点燃,围绕在身边,专注于妈妈的询问对话和交流之中。约莫十分钟之后,妈妈的眼睛全然睁开,眼球在渴望的移动中搜寻,神态自然,听觉清晰,谈笑自如,抑扬顿挫,若不是鼻腔里插着输氧管,与常人无异。当说到妹妹和妹夫当年恋爱的情形时,妈妈兴奋有加,随即口诵本文开头的那段诗文。我赶紧找来纸笔,在要求妈妈重复之后记下了这段珍贵的文字。
这是生命行将结束的妈妈的诗文,是生命的乐章,也是妈妈人生的传奇!
21个半小时之后,妈妈带着她的依恋离开了我们,留下了慈祥的笑脸和无私的爱,还有那充满着诙谐和浪漫的诗文。
这首诗,是妈妈与爸爸60年爱情与婚姻的写意,是爸爸妈妈生死相许到相濡以沫的大半个世纪的回放!
妈妈读书不多,但妈妈懂得诗文,她将诗文的情怀全部倾注在爸爸对诗文的执著上,潜心地照顾着爸爸的生活。每每爸爸的吟诗和联,她必是第一个读者,还不时地提提意见。爸爸去向了人生的归途,没有了诗,妈妈就追随而去,毫不停留,前后相隔才一年多时间,似乎在冥冥之中,妈妈是为爸爸而生为爸爸而死。正如妈妈在爸爸走后所言:“大厦塌了,还有什么呢?!”
妈妈留下的诗文除了这首外,只有上世纪60年代初的那首了,爸爸将它收录在自己的《谷贻诗词》里,取名为《爱卿在乡村携儿求乞中留语》。
那是上世纪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后期。冬日,天下着大雪,北风刺骨,路上人稀,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女子,一手抱着周岁左右的婴儿,一手牵着三岁左右的男童;男童手提一个竹篮,篮里放着一双碗筷。她很凝重,如同季候肃穆的神情写在脸上,眼神坚定,但没有丝毫的妥协和悲切,双眸凝望着前方,一直到天地相连的交汇处;嘴里哼着一首诗,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是呐喊,是咆哮,盖过了凌冽的风啸——
“人生不奈命如何?  
坐在金山变土坡。  
穿破绫罗毁坏了,  
于今留我受折磨。” 
这位女子就是我的妈妈,正值二十七八岁的青春年华,两年前还在古城黄州,受丈夫牵连被遣送回家,以无家可归的境状守候狱中丈夫的归来。婆家无房可住无地可耕,只能回到娘家;身处大别山地区的娘家山高地少,粮食短缺。到娘家后,大集体的食堂里没有一家几口的饭菜,生产队的粮仓里没有一家大小的份额。孩子饥饿哭闹,全靠小舅在放牛的间隙从湖里挖点莲藕,从田里翻点荸荠来充饥,还要避开众人的目光。莲藕刨细成片,放一点米煮成稀饭;荸荠弄碎成饼,然后蒸熟可餐。但这也就只能抵挡一阵子。饱受饥饿之苦不算,还要遭受人言歧视。大队干部以群众大会的方式,逼迫妈妈改嫁远走他家。无可奈何之下,妈妈毅然决定离开娘家,到几里外的熊家墩借住度日。到达熊家墩已近年关,生产队仍不供粮,眼看孩子饥饿难熬,只有再三央求,终于在大年三十给了3.5斤稻谷;正舂米时,淘气的我滚到火坑旁把手烫伤。抱起我,妈妈对天长嚎。过完年,妈妈抱着我牵着二哥走上了乞讨的路……
妈妈在病床上重复了这个故事,在多次的家史中聆听过这个故事,爸爸的“血泪史”上记载着这个故事。每每聆听这段故事,心头的刺痛如同针扎,继而是一次坚韧的生长,一次精神阶梯的进位!
带着这首诗,妈妈还在以后的两次乞讨中走过。1969年春,家里好多天没有米了,除了红薯还是红薯,整日胃里咕咕叫,总有一股酸气往上涌。妈妈要我去借粮,这种事一般都是我做。三舅家已经借过两次了,再也借不出来;外婆家也去了,没有可以拿的;只要能借的地方都过了一遍,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妈妈,我想吃稀饭,我怕苕。”想吃米饭不可能,只能提稀饭的要求了。望着五弟的乞求,妈妈心酸地说:“儿啊,红苕也吃不了几餐了。”第二天,妈抱着妹妹带着二哥、五弟和我走上了乞讨的路。陆家畈,仓下湾,刘家岗,程家榨,胡家独,张家湾……兄弟中,除大哥在“三线”,四弟给了三伯,我们全在妈妈的庇荫下沿村乞讨,有米饭,稀饭,腌菜,青菜,吃饱没有问题,多余的饭菜装在一起背回家,家里还有劳动中的爸爸。在朴术店张家湾的一棵大树下,我蹲在那里,任凭妈妈和二哥怎么叫唤就是不肯挪动。时值中午学生放学,看到胸佩红领巾、手握少先队队旗的同龄朋友好生慕羡,还有几份委屈,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有吃有穿还有学上。突然,一条黄狗呼哧着冲了过来,逼得我撒腿就跑,一刹间爬到了大树丫上;随即二哥飞跑过来,赶走了黄狗,拉着我走到妈妈的身边。妈递上二哥乞讨的半碗米饭给我,有些生气地说:“叫你去讨你不去,还被狗追上了树,你是真有本事!”
妈妈一路无语,在返家的路上我一直跟随其后。快到家的山岗时,突然,妈妈大声吟诵起来——“人生不奈命如何,坐在金山变土坡……”高亢、清越、坚定的嗓音在山谷里回响,越来越远,越来越悠长,使林中的鸟儿阵阵泛起。良久,我追上前去问妈妈念的是什么,妈妈俯下身子摸着我的头,深情地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
这是我记忆里唯一的一次陪妈妈乞讨。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刻度愈发清晰,愈发深邃,每当忆起,身体的柔软部分就会颤抖,常常不能自已!
妈妈的诗意跟着妈妈的时代行走,跟着妈妈的苦难行走,跟着妈妈的执念行走,一直向前,最后,走到了爸爸平反昭雪,走到了子女成家立业,走到了膝下几世同堂。当慈荫成就了儿孙的幸福,妈妈却撒手而去,把思念留给了子孙,把诗意留在了人间。
诗是人的心智的抒发。从妈妈的诗意里,我领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虔诚,也感受到了妈妈生命的豪放和浪漫!
(2021年5月8日,母亲节前夕)

何滔,湖北黄冈人,从革命老区阳新县走出来的公务员,当过老师,干过乡丁,做过县官,跑过记者;热爱文学,挚爱书法,喜欢摄影;先后在阳新县委、黄石日报、黄石市广电局、黄石市文化新闻广电局工作,现供职于黄石市人民政协;高级编辑,中国报业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这几种辅食已经被医生拉黑,千万别再给宝宝吃了,爸妈别不当回事

    我们都知道宝宝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单纯地靠吃奶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需要给宝宝开始添加一些辅食,添加辅食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许多新手妈妈可能并不会给宝宝添加最适合的辅食 ...

  • 清明节祭祀

    出嫁女儿清明节那天不能回家祭祖的.但是可以祭拜自己的父母.因为爸爸在,所以要拜祖先.如果爸爸不在就不用祭祖了.那时候改葬,换一个地方,爸爸妈妈合葬在一起.找一个更广阔的地方. 祭品:50元烧的东西,衣 ...

  • 我只想吃妈妈做的饭

    封面题词:林赤莹 我只想吃妈妈做的饭 昨天傍晚从学校带悠悠回家的路上,我问小家伙晚上想吃点什么,我顺路买回家.可以是套餐,也可以是她周末最喜欢吃的黑椒小牛排煲仔饭,或是像昨天晚上一样全家人一起到大排档 ...

  • [母亲节特刊]段梦婷的随笔《妈妈的泪》

    妈妈的泪 当我第一次睁开眼睛来到这个世上时,迎接我的是妈妈的眼泪.滚烫滚烫的泪珠像水晶一样闪亮,带着微笑,带着甜蜜,带着期望,更带着幸福.   当我第一次开口喊妈妈时,妈妈笑了,笑得泪花满天飞.因为我 ...

  • [母亲节特刊]张兰花的随笔《我的思念只为母亲激扬文字》

    我的思念只为母亲激扬文字  小时候,"不兴"过母亲节:长大后,流行过母亲节时,我也成为了母亲.在母亲节里,孩子先是给我送过卡片,送过康乃馨:后来买衣服,买香水--并且大声地说道:& ...

  • 【母亲节特刊】《写给妈妈》作者:钟爱一生 朗诵:领航

    写给妈妈 作者:钟爱一生 朗诵:领航 小时候 妈妈是我的守护神 渴了,有温度适中的水 饿了,有不凉不烫的饭 冷了,有干净整洁的衣衫 热了,有不舍离手的蒲扇 累了,有暖暖的角落依靠 困了,有柔柔的拍打助 ...

  • 母亲节特刊/知行雨(献给妈妈的诗)

    "母亲节"征文比赛       "妈妈",这个全人类共同的音节,饱含母爱的光辉,见证了母爱多么圣洁!当我们还是一棵幼苗时,被母亲用温暖的浇灌,都昂起青春的头;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索成安:妈妈,万岁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2] 妈妈,万岁   河南洛阳       索成安 睁开眼时 你在眼前 闭上眼时 你在心间 抬头望天 你在天上 低头看水 你在水间 就连睡眠 你都常常在我的梦中出 ...

  • [母亲节特刊]​汪卫红的随笔《美丽的谎言》

    美丽的谎言   女儿小时候,我曾经带她参加过一次亲子活动.活动中有一环节是"心心相印".母亲和孩子背对背分开坐着,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看看妈妈和孩子的答案是否一样.   我和女儿 ...

  • [母亲节特刊] 冷月的随笔《最想对母亲说的话》

    最想对母亲说的话 我的母亲,今年70多岁了,拄着个拐仗,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从不闲着.她在屋院一角,养了鸡:在屋前屋后,辟了地,种菜种瓜种果树:在屋周的沟边,种水芹.高苞.鱼腥草,还种菖蒲和荷花,把 ...

  • [母亲节特刊] 乐歌的随笔《扁担挑起的母爱》

    扁担挑起的母爱  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与一条扁担出现在同一个画框里,时间逾久印象逾深刻.扁担长不过一人高,宽不过四指,楠竹削制而成,两头被一指粗的绳索勒出深深的凹槽,中部表层的竹皮已磨得差不多了,在 ...

  • [母亲节特刊] 邢福林的随笔《我的戏迷母亲》

    我的戏迷母亲   我母亲从小就喜欢唱黄梅戏,是一位超级戏迷.因孩子多,生活贫困,她不能跟其他的戏曲爱好者一起去玩票,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戏曲的痴迷.   六十年代,人们主要是通过广播来接受外界的消息.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