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美国波特兰城市设计的三个要素研究

这是波特兰市规划局2008年完成的“波特兰中心城的城市设计评估”研究报告中提到的基础研究的部分内容。这个研究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全面解读波特兰中心城的城市设计演变过程、评估现状条件和设计潜力,学习借鉴美国及世界的同类型优秀案例,从而明晰中心城的优势及问题,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城市设计框架,为下一个20年城市发展中对保护与强化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报告的研究进度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和城市设计框架梳理。前两个阶段无论是基础还是政策研究,都分为历史和案例研究两条主线,内容涵盖设计与实施、视角贯穿纵向与横向,因此所提出的结论比较务实、全面。这也反映出了城市设计学科包括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城市设计学科是经验学科的基本特征。

2008年城市设计框架的研究思路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本次搬运的城市设计信息聚焦在影响城市空间质量的三个要素上:容积率、建筑高度、天际线景观特征。这是影响一个城市形态特色的关键问题,也是能够表达城市设计意图、引导开发活动的关键要素,因此展开对这三个要素的研究很有必要,以便于提出适应城市发展的科学应对策略。

这个研究项目没有涉及容积率奖励、开发权转让等相关的建筑密度条款,这些贯穿于开发过程的“游戏规则”属于实施过程的制度化内容。

    1、容积率

容积率(FAR)是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基地面积的比率,决定了允许的建筑功能、体量和体块,再加上建筑高度的限制、日照及步行道尺度要求,基本上确定了城市形态的原始特征、对公共领域空间的限定程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

不同性质的容积率及高度的建筑形态比较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波特兰中心城的容积率也是由基础容积率和奖励容积率两部分组成,奖励容积率可以用于本身增加建筑面积,也可以转让到其他地块。无论是基础容积率还是奖励容积率,都是在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下进行的,显然是“有条件的弹性区划”,以保证城市设计对整体形态和场所塑造导控目标的实现。

中心区基础容积率和奖励容积率分布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的最大建筑高度控制主要集中在以下地段:毗邻公共空间、滨河区、历史区、景观视廊和大众交通核心等控制区。除这些地块以外,基本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均有获得奖励的可能性。

建筑高度控制的重点地段:

——保护山体景观的三条景观视廊控制:分别是华盛顿公园、胡德山、圣海伦山。

——沿滨河带和公共空间的高度控制:要求沿滨水带的建筑高度阶梯式降低,公共空间西侧和南侧的建筑高度不能影响公共空间的日照条件。

——大众交通廊道两侧高度控制:沿第五和第六大道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度及南北向布置要求。

——历史区保护高度控制:毗邻历史区的建筑高度要阶梯式降低,以保护历史区特色。

建筑高度控制的重点地段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和容积率相似,最大建筑高度控制也是由基础建筑高度和奖励建筑高度两部分组成。建筑高度控制的弹性地段,即可能获得奖励容积率的地段集中在皮尔特区、唐人街区、劳埃德区和南部中心区,而东中心区的工业用地没有最大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区基础建筑高度和奖励建筑高度分布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对单体建筑高度的控制考虑以下因素:建设造价、投资回收率、土地成本、市场需求等等。在城市一定空间范围内,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一定范围内的“开发承载力”。

2007年对中心城土地开发承载力的研究确定了可能开发的地段范围,包括南部滨河区(1)、劳埃德区(2、4)、皮尔特区(3)和唐人街区(5),此外还有几个桥头节点。实际上可能的最大建筑高度建设范围只有南部滨河区、皮尔特区和劳埃德区。

可能开发的范围及允许高密度开发的范围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主要景观点控制有胡德山,视廊控制有滨河区、先锋广场和大众交通廊道。

主要景观点的建筑高度控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主要公共空间的建筑高度控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天际线景观特征

限于篇幅,仅以威拉米特河天际线景观中的标志景观和胡德山景观点的视廊控制线为例。

威拉米特河天际线中的标志景观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威拉米特河畔景观

图片来源:梁老师提供

威拉米特河畔景观

图片来源:梁老师提供

威拉米特河畔景观

威拉米特河畔景观

经典案例及胡德山视廊景观点控制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上述三个要素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一般情况下,美好的天际线景观特征是对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控制与引导的结果。因此采用系统方法综合考虑对三个要素的整合是必须的,各要素之间影响关系是:

容积率及其奖励制度往往使建筑外轮廓增大很多,因此需要通过建筑高度控制来调整建筑体块;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的叠加效果影响着理想的开发强度,或者说受理想开发强度的影响,如市政设施、交通运力、公共空间以及社区服务设施;建筑高度的分布也影响城市小气候环境、日照、视觉感受,以及标志性建筑、地形地貌,进而影响天际线景观特征。

基于这样的认识,2007年波特兰围绕开发承载力研究了两个问题:哪一个地块有再开发的潜力?多大开发量及变化范围是比较合适的?通过计算开发承载力,得出了未来20年有被开发的可能的总容量。

波特兰城市设计对三个要素的研究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容积率的背后是地价和造价,建筑高度控制的背后是开发承载力,对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恰如其分的控制与引导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天际线景观特征。因此对这三个要素的研究都不能限于单一的形态或景观。

另外,从波特兰大都会的空间范围审视美国城市的布局特点,很容易理解美国都会城市的三个不同设计领域:城市设计(Urban design)、城镇设计(Town design)和乡村设计(Rural design),不同的设计领域其方法不尽相同,本身就被禀赋了不同的“基因”。

1997年,DeweyThorbeck教授在明尼苏达大学成立了首个乡村设计中心(TheCenter for Rural Design),这是一个聚焦于乡村社区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心,并认为乡村设计是多学科交融的新兴学科。2010年首届乡村设计国际学术会议在明尼苏达大学召开,成立了专业的国际组织,这一动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对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方面,如果将这些可量化的元素及学科介入进来,会让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更加实实在在,而不只是停留在文化定位或感性预判。

点击了解最近五期的搬运信息

案例:美国波特兰中心城的城市设计(2)

案例:美国波特兰中心城的城市设计(1)

美国中心城的城市设计关注哪些事儿?

加拿大哈密尔顿市第七和第八码头城市设计研究

案例: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更新改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