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父不进子房”,下半句才是精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塞西尔

俗语,往往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俗语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经历总结,是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经历过岁月的沉淀,这些俗语对现在依旧适用。就如常常被提起的“父不进子房”。其实“父不进子房”还有下一句——“官不入民宅”,这句话更是这两句之中的精华,是上一句的衍生和升华。俗语“父不进子房”,下一句才是精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这“父不进子房”,字面上看是父母不应该走进子女的房间,但实际意义表达的要表面的深刻。这不仅是字面上父母不走近子女的房间,还表明:为人父母者,要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这句话对于今天仍然使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管关系再好,也要留有隐私和尊重,不能总想窥探子女的隐私,总想将他们紧紧的抓在手中。和谐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相互留有尊重与信任,尊重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并不是孩子年纪小,就可以随意窥视孩子的隐私。适当的给自己和子女留下适当的空间,适当的保持距离,才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特别是已经结婚了的子女,父母与子女更要注意保持距离。子女已经长大,总要离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各自的难关要闯,不能以爱为名,将他们永远的束缚在小小的天地里,一味地干涉,一味地反对。有赞成有反对,适当的提意见。当然肯定有人说,父母与孩子之间保持距离,就不会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越来越疏离吗。我认为是不会的,反而心会离的更近,试想当你有一个尊重自己隐私的父母,让你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以为你好而“绑架”你,你还会和父母闹掰吗?不会吧。尊重是相互的,爱也是。你的父母对你的爱,你不会因为一时的不理解而感受不到,为什么还会和父母疏离呢?

接下来要说的“官不入民宅”也是这个道理,“官不入名宅”表面上是当官的人不要随意的跑到老百姓的家中,实际上暗示着:官和民走太近,对自己和那户百姓都不会有好处。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当官的来自己家总是坏处比好处多。来的若是贪官污吏,那官入民宅就是来讨要银钱,或者巧取豪夺。若是两袖清风的好官来自己家里例行公事,那要么是家里得人有出事了,要么就是犯事了。总之,对于官员百姓总是惧怕的,自然是不希望官员随意来到自己家里。

而对于官员来说,为官者总是到百姓家跑,哪怕真的是去体恤民情,也会被人传闲话,扣上受贿的名头。并且也会给那些心怀不轨,想走黑路的百姓机会,让他们铤而走险通过巴结当官的人,来得到他们所想要的。因此,为官者若是常常光顾百姓的家里,哪怕是真心为人民服务,两袖清风,也会有不知实情的百姓被有心之人误导,认为这当官的已经失去了道德底线,不再公正廉洁。从而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将事情愈演愈烈,越来越糟。

“官不入民宅”还暗示了官与民之间那紧张的关系,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种遗憾。这种距离感,随着时间的增长,在渐渐的缩短。在当今这为官者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里,真正为民服务的人不是多跑几次普通百姓家就能体现的,而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和百姓一起解决问题,从百姓的角度考虑,解决百姓最担忧最急切的问题。是心系百姓,急百姓之急,忧百姓之忧。总的来说,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将它领会到心里的人,总是受益匪浅。“父不进子房,官不入民宅”这简简单单的俗语,却是话糙理不糙,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浓缩在这十个字之中。这道理浅显易懂,但影响深远至今仍然适用,甚至还能与现在的一些事情相联系。

俗语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智慧。即使这些话语产生的年代离我们远去,甚至还不知道它们流传的源头,但它们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提点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在广大群众中口口相传至今,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教会我们福祸相依,教会我们人性本质。它们虽简单,但蕴含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看清些人性。

因此,我们也应该如前人一般将这些俗语传承下去,启迪后世,不应该让这些文化结晶都消失在茫茫的时间成河之中。俗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当然若是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俗语自然要被淘汰。面对这些俗语我们也要批判继承,不盲目的相信,不盲目的不信。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秀儿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