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梁君昭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梁君昭主任医师系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1正气不足。痰瘀阻络为致病之本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关于其病因病机,古人亦有论述。《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金匮要略》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梁师遵循古训,认为胸痹病机虽多,总以正气不足,痰瘀阻络为主。正气不足,可表现为心、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心气不足推动血行无力。心脉瘀阻;脾气不足,健运失职,痰浊内生、痰瘀结聚,以致胸阳不展:肾气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肾阴亏乏,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亏虚。心阳不振、心阴不足则气血运行滞缓、瘀血内阻、故出现胸中闷痛不适等症状。痰瘀之邪日久不去而逐渐深入心之络脉,滞于经脉,瘀血痹阻,心脉失养而发胸痹。即所谓“久痛人络”、“久痛多瘀”。心、脾、肾失却气血濡养.气血运行失畅,久则其亏虚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冠心病病情。因此,正气不足,痰瘀阻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致病之本。
2治疗扶正祛邪。活血化浊通络并施
根据上述胸痹的病因病机.梁师认为,胸痹在治疗上应以扶正通络、祛瘀化浊为法,扶正与祛邪并用。扶正补虚,注重心脾肾的基础上,突出温养心经、疏通心络、祛瘀化浊。扶正其意有二:一是培补心脾肾,固护正气;二是养心荣络,畅达心络。通络,一是活血祛瘀,二是疏通心络瘀塞。化浊。一是祛除脾虚痰浊,二是祛除心络瘀浊互结之毒。梁师临证治疗冠心病患者.根据其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痰瘀阻络为特点,临证多以扶正祛邪,活血化浊通络之剂为治法,梁老师擅用党参、桂枝、茯苓、白术、淫羊藿等以益气扶正,培补心脾肾,葛根、川芎、郁金以活血化瘀,瓜蒌、石菖蒲、苍术以蠲除痰浊,地龙、鸡血藤、桑枝、红花以舒经通络。扶正与祛邪相互为用,达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攻补兼施,效验颇多。梁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既重视心主血,又重视心主气的功能,对伴睡眠差、心胆气虚易惊等症者,处方中适当加用栀子、灵芝、合欢皮、柏子仁、珍珠母、夜交藤、酸枣仁等清心、养心安神之品,以提高疗效。
3因人制宜,同病异治。活法圆机
胸痹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观察发现。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中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气血渐亏,阴阳失衡,多伴有肝气郁滞的情况,梁师认为临床用药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兼顾从肝论治。压力过甚,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血脉瘀滞,加重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而发胸痹。正如《玉机微义》所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治疗上应滋养心肾、柔肝理气,常选制何首乌、淫羊藿、墨旱莲、当归、白芍、柴胡以正本清源,清半夏、川芎、降香、桃仁、三七以祛痰降浊、理气化瘀。对于老年患者,梁师多从腑论治。从腑论治即缓下通腑,以通为补,使得肠中常清,肠中无滓。老年人气血渐亏,肝肾不足,应注重温补肝肾、祛瘀化浊,常选用淫羊藿、酒山茱萸肉、熟地黄、人参、黄芪以顾护其本,瓜蒌、肉苁蓉、麻子仁等润肠通便之品治其痰瘀之标。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发病过程中的心理、精神因素正被人们逐渐重视,因此梁师结合现代人心理、生理学特点,训古而不泥于古,因人制宜,同病异治,见解独到。
4验案举例
贾某,女性,49岁,银行职员,平素工作压力较大,2012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因反复胸闷痛3年,加重1月就诊。2009年3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痛,持续时间约l h,伴汗出、气短、背痛。遂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于3月12日做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于冠状动脉l段、6段、ll段各植入支架1个),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琥珀酸美托洛尔、氟伐他汀及硝酸酯类等药物.胸闷痛消失。2012年6月再次出现发作性胸闷痛不适,气短、畏寒乏力,曾住院治疗,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冠状动脉、营养心肌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故来求治。查体:血压:100/60 mmHg,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双肺(一),心率72次/min,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杂音不明显,腹部(一)。双下肢不肿;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患者停经1年,平素血压80-90mmHg/50~60 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55%。颈部血管彩超: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症伴软斑、混合斑形成。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加快。四诊合参,中医辨证诊断为胸痹心痛,心脾肾虚。痰瘀互阻型。治以益气扶正、化痰祛瘀,辅以通络安神为法,处方:党参15 g,淫羊藿20 g,清半夏10 g,薤白10 g,丹参10 g,红花10 g,连翘10 g,郁金10 g,白芍10 g,远志15 g,煅龙齿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7日后复诊,自诉症状明显减轻,现活动后气短心悸。上方去远志、煅龙齿,加炙甘草12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养心定悸,肉桂6 g,肉苁蓉20 g温补脾肾。服1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畏寒乏力较前好转。复查心电图:T波较初诊时平均抬高0.1 mV。为巩固疗效,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服10剂后,病情基本控制。嘱避风寒、畅情志、勿过劳。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