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轩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荀子漫议之十一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作者:刘志轩

人要想正确认识一件事物,从认识的第一阶段“天官意物”,到认识的第二阶段“心有征知”,得出一个理性认识的结论。同时,还要警惕被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蒙蔽。在两千多年以前,荀子能够对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有这样深刻的理论总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荀子认为,人认识事物的过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人正确地认识事物,还有更重要的一步,就是“行”。

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儒效》)人要正确地认识一件事物,听说了不如见到了,见到了不如了解了,了解了不如实行了。只有通过实行,才算对这件事物真正明白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可以说是正确的认识。

我们还拿前面说的那个大学生做例子。大学生寻找工作,新应聘到一家公司,初看还不错,就决定在这里工作。这是他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产生的决定。这个决定究竟对不对呢?经过一段工作以后,也就是他经过实践以后,看到这个公司经常以次充好,用假冒产品欺骗顾客,而且还偷税漏税。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这个公司是一个骗子公司。他认为自己过去的看法是片面的,表面的,不正确的,是受了蒙蔽的。

他通过“行”,修正了前一个认识阶段的认识,得出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新的认识,也就是荀子所说的“明”。这个大学生“明”的是什么?明白这是一个骗子公司,纠正了过去他认为这个公司还不错的认识。这个新认识才是真正正确地认识。于是,大学生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离开这个公司,到别处去。

通过大学生选择工作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荀子所讲的确立正确认识的完整过程。

第一步,“天官意物”。通过眼睛的查看,初步的了解,有了一个好的印象,产生感性认识。

第二步,“心有征知”,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决定在这里工作。

第三步,“行”,实践自己的结论,从实践当中,对所在的公司有了深入地了解,感到自己被假象蒙蔽,否定了前面的判断,产生了一个新认识,这个公司不是一个好公司。

第四步,进入“明”的阶段,得出了这个公司是骗子公司的新结论,从而产生了离开这个公司的新决定。

荀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从“知”到“行”的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过程。而且明确指出“行高于知”,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知”的阶段,只有到了“行”,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个认识的过程才算最后完成。

不过,有写文章人批评荀子,说荀子的认识论有缺陷。荀子说过,“明之为圣人。”(《荀子·儒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到“明”的阶段之后,人的认识就进入最高和最后的阶段。因为“圣人”是“至人”, 也就是思想或道德修养都达到最高点的人。到了顶点,不能再超越了,这是一种认识的顶峰轮。

我认为,这种批评并不恰当。因为,荀子说过,“学不可以已。”荀子认为人的学习永远不能停止,那人的认识也就没有止境。荀子还说,“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在荀子的眼里,“圣人”是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并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是谁也不能超越的。

荀子还说,“始为蔽,终为蔽”。对一种事物认识的开始和结果,都可能成为蒙蔽,旧的认识可能成为新的认识的蒙蔽。所以,在荀子的认识论中,人的认识是一个新陈代谢的不断前进和提高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所以,荀子并不是一个认识的顶峰论者,而是一个认识的阶段论者,无终止论者。

还要强调说明的是,荀子不但是一个认识的无终止论者,还是一个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论者。荀子讲人对于天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明于天人之分”,还应该"制天命而用之",即具有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这就把人的认识从简单的反映论提高到能动的认识论。

在荀子之前,关于人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许多哲人有过各自不同的见解。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认为"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主张用神秘直觉的方法,去体验"无形"、"无名"的"道"。这是一条神秘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孔子认为,人的认识来源有两种,一个是“生而知之”,一个是“学而知之”。而且认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孔子把一生下来就知道的人,列为上等的人。学了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

“生而知之”是唯心主义;“学而知之”是唯物主义。所以,孔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有一半。他把“生而知之”的层次列在高一等,所以,孔子认识论的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

孟子把孔子的“生而知之”进一步发挥,认为人有一种先天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所以,孟子的认识论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荀子反对孟子讲的“不学而能” “不虑而知”。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学习中得来的,谁也不是从娘肚子里生出来就什么都知道。荀子肯定了人的认识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学习当中得来的。所以,荀子的认识论是系统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荀子的认识论,不仅在荀子时代的中国可以称最,也可以和同时代的世界其他哲人比肩。

荀子正因为有一条正确的对事物的认识路线,所以才有了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一系列的多方面的理论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宝藏。

(转自中国荀子网)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三:如何改变人恶的本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四:走近圣人的阶梯(一)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第 一 章   路漫漫兮归齐

第 二 章   阴谋与阳谋

第 三 章   三为祭酒

第 四 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 五 章   太庙前的较量

第 六 章   年终上计的对决

第 七 章   济水平叛

第 八 章   人与禽兽

第 九 章   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第 十 章   智者的悲哀

第十一章   春申君请贤

第十二章   一曲唱别离

-----------------------------------

荀卿庠  >>>

1.《荀子》-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劝学篇  修身篇   不苟篇  荣辱篇

非相篇  仲尼篇   儒效篇  王制上

王制下  富国篇   王霸篇  君道篇

臣道篇  致士篇   议兵篇  强国篇

天论篇  正论篇   礼论篇  乐论篇

解蔽篇  正名篇   性恶篇  君子篇

成相篇  大略篇   宥坐篇  子道篇

法行篇  哀公篇   尧问篇

赋篇  非十二子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已经整理发布的中华姓氏拼音排序查询:

a  

b                

c                  

d          

f                  

g    芶  勾  句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萧  肖      

y        喻  谕  渝 云 陨 妘  芸  贠  员

                

z               俎(且)    中行         

(0)

相关推荐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的认识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 ...

  •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与讲解)

    长得提神2018-09-10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著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拉萨尔所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第三篇(<论认识>) ...

  • 辩证唯物主义(第三题)②

    目 录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为什么出现在德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批判改造的情况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去以往哲学的两点区别 五.辩证唯物主义不是&q ...

  • 辩证唯物主义(前言)

    一.学习哲学的目的 学习哲学的目的不是要死记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为了要解决认识方法或思想方法的问题,是为了要做到真正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各项原理,善于应用这些原理来作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科 ...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作者:刘志轩 有人批评中国的传统哲学没有认识论.事实上,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正确回答了认识论的一系列问题. 荀子说,人认识一件事物,第一个阶段, ...

  •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作者:刘志轩 家庭最为关心的是孩子的成长,社会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升人的素质.此两者集结于一点,就是教育. 荀子所处的时代,战争不断,思想混乱,社会如何和谐太平,成为人们的 ...

  •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作者:刘志轩 上一篇<独尊儒术,谁之儒?>,答案是汉代"独尊儒术"所尊崇的是荀子儒术,而不是孔孟儒术.荀子儒术在汉唐一千一百年间 ...

  •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作者:刘志轩 传统文化儒为大, 孔子之后分为八. 独尊儒术两千载, 可知所尊为谁家? 这个问题如何回答?我感觉,我们许多人都还蒙在鼓里.正确答案究竟如何?且让历史事实说 ...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作者:刘志轩 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天论>. 在战国时代,"天"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个谜.老子.孔子.孟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哲人对于天是什么都说不清楚,他们 ...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作者:刘志轩 面对荀子的"另类思维"<天论>,我思考一个问题:在众人都对天迷惑不解的时候,荀子为什么能够很清晰地告诉人,"天行有常 ...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作者:刘志轩 荀子讲,走近圣人的第三个层次,是"笃厚君子". 所谓"笃厚",就是忠实厚道."笃厚君子&quo ...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荀子漫议之七 李斯的悲剧 作者:刘志轩 荀子有个学生叫李斯,论才华,堪称杰出.一篇<谏逐客书>,有理有据又有情,让秦王政茅塞顿开,改变国策,立即下令废除已经颁发的逐客令,召回所有被驱赶的客 ...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作者:刘志轩 荀子,人类轴心时代的伟人.大约在公元前311年生于邯郸,公元前213年卒于兰陵.是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位伟人. 荀子伟大于何处,于今又有何用呢? 啊,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