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尴尬于批判意识下的虚伪
谁在尴尬于批判意识下的虚伪
一网友主动和我聊天(他是在因看了我的博客而认可并主动接触我的少数人之一)还想要我手机,加我微信,被我婉拒了,因为我还没成熟到和陌生人交往的程度,没办法。
聊天中,网友说他也是马哲的信徒,认可我的大部分观点,但对我的强烈批判精神不大认可。我将与他辩论的两个点整理出来,转录如下:
一、朋友说: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我说:这话不假,但也请不要忘了,(他所理解的那部分)人民群众同时又是最盲目的,是散沙一盘,且无组织、无纪律。我认为,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缔造者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人民需要被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组织能力的领导者有效领导的必要性,不然他们就必然被反面人物领走(而走向反面)。实际就是这样,任何人干的坏事也同样在缔造历史,所以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理解历史缔造者们是怎样缔造历史的,不可失之于偏,也不能片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就一定不包括剥削阶级。
二、针对上面的意见,朋友建议不要过多批判,意思让我谨言慎行。
我说:所谓的对与错,在世间本无定论,因判断对错必以某一特定的价值观(立场)为前提的,但立场因人而异,世上的价值观从来众说纷纭,当人以群分而把个体立场上升为群体立场的时候,莫衷一是的纷争四起,所以人类才有了频繁的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所以在一个最终习惯于妥协的环境下,人的对与错概念模糊,人类的是非观从不统一,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多于理解,这是人类文明一贯的状态,称其为文明根本局限亦无不可。
这种局限只有在人类找到全人类共同遵守的那个最大立场时才能根本突破。当下为什么暂时不能突破?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文明的概念认知的错误——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哲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来清晰,只是这样的价值观从来束缚不住那些总想着谋取不当得利的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价值观问题弄得模糊不清,然后他们好在其中浑水摸鱼。这就是文明难以彻底进步的直接阻力所在。
面对这样的阻力,热衷于主动哲学化、讲究真善美的人从来不想与之妥协,但结果又都不得不与之妥协共存,结果就把自己活成了平衡这个社会的另一极。实际坏人之所以能在层出不穷之后变得越来越坏,从来与那些自以为善良的哲人所推崇的满是思想洁癖的理论直接相关,因为一厢情愿的理论对坏人根本无效,反而只能束缚了善良之人的手脚,最终客观造成全人类为哲学的无能为力买单。
现实的哲学明明处处显示着无力感,但每个热衷于哲学的人都相信未来的哲学一定能解决一切困难。思想洁癖和道德洁癖就是这样在哲学的理想与现实差距之间广泛产生,于是人类当中总有热爱哲学的人频繁产生,但他们又能轻易不真懂哲学,原因在于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典籍中捕捉不到哲学的那个极尽抽象的整体性,于是只能在哲学的局部中卖弄自己固步自封的自以为是,最终迷失于自己的傲慢,直到在学术交流中走向善良的反面,这是一种不可控的下意识行为,是意识不能觉知更多潜意识的必然,是学人不能轻易变无知为圆融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实践转向赋予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因为它最强调实事求是,这种实事求是与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同义,所以中华文明更善于接纳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面对其他哲学营造的文明局限,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持续有效的前提批判,便无法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从而必然走向革命的反面。
显然,非与时俱进的批判不能形成新思想,便不能指引新人类干好新工作,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便不能持续开创,社会就会在思想的渐趋保守中归于停滞,然后被动等待大革命的暴发。
如此看来,人类的文明进步就是一个用哲学化人、化社会的过程,之所以在进程上从来不是直线上升,就是因为作为直线上升前提的哲学自身尚未实现理论的终极化,所以人类整体哲学化过程只能因知行合一难的主观障碍而显现渐进性和曲折性,唯有那些最坚定的修行者才能通过一丝不苟的前提批判确保自己在默默的知行合一中达到哲学的顶峰。其他人,只能迷失在对哲学的迷信中,从而不自觉地变成文明进步的阻力,因为这样的人不会谦虚。
哲学尚能诱发迷信,宗教的迷信特征就更加不足为奇了,但比较而言,绝对迷信的只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为佛教追求人人平等的本质决定,佛学的彻悟需要杜绝一切迷信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圆融,无奈这其中的辩证义理太过深奥,从而导致普通信众不得不像迷信哲学一样迷信佛教。这里必须警示佛教徒,凡迷信于佛的,根本不可能究竟涅槃。
透过宗教属性和佛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史,中华文明内涵的传统哲学的高明便可见一斑,辅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补强,这便是社会主义中国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就是因为他们的伦理道德都是建立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盲目跪拜在上帝脚下的他们害怕革命、反对革命。这样的西方文明不成熟,文明之下的人当然难以真正成熟。西方哲学一直分裂于唯心与唯物的冲突中不能自拔,西方人当然就只能是先天分裂式存在。
什么样的人才算成熟?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娴熟地运用辩证法处理事物的人才算是。反正此前的我不算成熟,因为越是亲近的人越让我难以忍受,所以我开始主动规避,因为我发现他们的行为有太多难以理解的自相矛盾,他们用无尽的自以为是来洋洋自得但狗屁不通地害人害己,视我的好心劝告如无物。话都说不明白的我,当然算不得成熟。
活了这么多年才明白,原来世俗意义上的成熟实际都是哲学意义上的不成熟,或者至少没有我成熟——因为价值取向的缘故,在我自认不够成熟的自知之明的反射下,他们只能更不成熟。
见我这样说,许多人肯定不服,我错了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为我只在我的立场上说话,我代表不了其他人的立场,没人也没有法律赋予我这样的权力,所以在与我立场相反的人看来,我的这些说法自然是胡说八道。
这样的评价,过去和现在一直听得太多,所以我早免疫了。我从小到大一直被教育成温良恭俭让的样子,可进入社会后,却总有压抑的感觉——一味迎合别人所做的那些事儿直接违背我温良恭俭让的价值观,他们的自私自利让我鄙视、厌恶,潜意识抵触之下,我自然而然被边缘化成另类、愤青、操蛋分子、坏人等等不堪的名号。现在我当然不在乎这些,因为用“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的逻辑简单一推理,他们对我的否定就变成了肯定,我骄傲还来不及呢。
上高中的闺女如我曾经一般的温良恭俭让,在班级里算得上模范生,可回家却总向我表达对同学们行为的种种不满。我感觉这似乎是自己教育的失败,但又似乎不是,怎么才能帮闺女解决问题呢?
这几天,通过对哲学化与人的批判性思想的关系的再反思,我明白了许多,于是借着三国的历史故事给她引申到中原农耕文明要受野蛮的游牧文明欺侮的必然,最后告诉闺女,在保持温良恭俭让的同时,适度的尚武精神一样要保持,也就是在与人为善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对他人保持批判与斗争姿态,因为我们单方面的推己及人并不足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当然,批判与斗争的目的只是教育对方,而不是战胜与压迫对方。
哲学化,意味着我们必须时刻通过批判保持自己的革命性,唯有常备革新精神,我们才能因不保守而时刻保持进步性和先进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落后、不受欺侮,才能更稳地站立在时代潮头。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这种革命精神是哲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应该在帮助人实现“人之为人”的家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党团教育中时刻得到灌输。“人之为人”的批判与革命是人的自我革新,是非暴力的,是进步的,是人保持自己内心平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直到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最佳手段。
实际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对哲学却多采取敬而远之甚或鄙视的态度,可见我们社会是如何的缺乏理性,那众多突破人的伦常底线的暴行能发生在号称礼仪之邦的社会主义社会,自然也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了——因为旧有的哲学教育体系被颠覆,新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哲学的理性自然全面缺失,哲学化的“真善美”就不能被推崇,非理性的人必将走向虚伪,长此以往必然是“假恶丑”现象层出不穷。
这其实也很正常,人类历史一直就是在破坏——重建——再破坏——再重建的循环中扭曲着向前发展,这也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的原因所在。我虽然相信人是文明的,但这样的文明条件下,我真的觉得人类更应该为自己的文明水平害臊,而不是自以为是地沾沾自喜,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才能通过哲学普及彻底颠覆这所有的文明尴尬呢?!可怜的人们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抛弃那些伪文明啊?!
希望大家每晚睡前都能反问一下,我今天虚伪了几次?这样一来,我们的社会想不美好都难。(2016.5.1)
魏则西事件还应该教育谁?!
魏则西作为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被虚假广告害死后,“360”网站发布消息,说在其搜索引擎中放弃医疗内容的推广,这是明智之举,不然,助长虚假广告的潜在道德危机一旦如百度网那样发生,负面影响便是得不偿失的大。
如今的中国市场发展与政府对市场的管理都已经到了转型期。所谓转型,就是相关主体都需要对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进步反思,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需要重新进行价值判断,对经营、管理理念要重新定位,有些昧心钱已经不能象以前那样想挣就挣了,因为消费者也已日趋成熟,消费者的权利需要得到更多主动尊重,消费者的尊严需要得到别人的主动重视与维护,这些都需要经营者更多践履服务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而政府更应当主动当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守夜人”,再不可纵容不择手段的谋利。
这些都是社会转型应有之义,也是成熟的经营者必须要思考并坚决执行的,切不可再抱任何侥幸心理。一旦产生如上事件,相关企业在法律制裁和道德审判面前,代价不是之前的不当得利所能抵消的,所以奉劝所有经商之人,一定要学会重义轻利,调整好自己的义利观,学会踏实、诚实、老实地做人。
这类公共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政府对市场行政监管的粗放,实际就是监管缺位,也可叫不作为,背后是重发展不重视管理与规范的错误监管理念所必然导致的恶果。
我本人就是一名执法者,这么多年看多了行政管理中太多不以法为法、权大于法现象,进而导致现在转型期的“想管却不会管”现象依然普遍——真让他们依法行使管理职能时,这些执法者又因自己不懂法而不敢管,强制其管理的结果更可能直接导致实际管理上的乱作为——现在的反腐压力下,公务员群体普遍缺乏严格执法的积极性,就是主观能动性出问题的表现。
我省近期将整治新闻媒体广告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重点,一度取得的脱胎换骨的整治效果,可最近却听说,相关媒体经过公关后,省政府有不再将此工作列入考核重点的可能。如是,真是太遗憾了,好不容易整治好的一个乱了多年的领域,再放开,再伤害社会,其社会危害只能更大,政府所背负的社会治理成本就更大。真希望我听的信息是误传。
再重申一遍,社会转型是关涉每个社会成员的,希望大家不要有与已无关的意识,要对社会转型主动认识,主动做适应性调整,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社会中享受更多的、更真实的幸福,区别于某些人盲目追求的表面化的假幸福。(2016.5.4)
与同学聊天
昨日,与多年未联系老同学在网上聊天,想向她学一学如何码字,因为过去和现在都觉得她比较有文采,可人家说我的文章深刻,她写的都是一些儿女情长的小情调。这可能是一种婉拒,我就厚脸皮这么理解吧。反正能在她的空间看她的文章就好了,毕竟咱以自学为主,呵呵。
然后我们还是比较深入地交流了与看书相关的生活。从她的文章和她自己介绍的内容看,她的现在生活很充实,与老公恩爱,孩子高中学习与做人均很优秀,自己平时有固定的读书会参加,我戏称是她是有组织的人。最让我羡慕的是她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今年参加的是全国爱慈会的红伞儿童计划,为农村儿童做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上一次课,连续十二周为一个行程。这样的生活,是我梦寐以求却又求之不得的,只能羡慕了。
我说我也动过考个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念头,并以此为社会做点贡献,可我又觉得,心理学是那么的专业和深奥,怎么可能就靠学几本应试的书就能掌握得了的呢。因为怕误人子弟,所以我一直在心理咨询师考试的门外逛悠。
生活中有亲看过心理医生,效果肯定有,但总给我治标不治本的印象——有亲曾经在心理医生那儿花了不少钱,心理问题没演化成病态,但如何做人的根本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有些问题我觉得还不如我分析得透彻,当然我也能因此感觉到,心理医生受执业规则限制,有很多话不能多说。所以我也对此有点小矛盾。我觉得,心理学也属于哲学范畴,所以我还是先研究好哲学,心理咨询师就得往后排了。
同学说:“考试和执业是两回事,我学习心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孩子、家人生活的幸福指数高一些,如果有机会帮到身边的朋友更好,不考虑从业赚钱的事”。这是我认可的,可当我们谈起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时,她的观点是“哲学是痛苦的,心理学却是快乐的”、“因为哲学触及了灵魂,心理学更多的是鸡汤”,这让我发现了她对哲学的误解。于是我表达了我对哲学与心理学的认识:“你若真那样评价哲学与心理学,我认为你是不负责任的,心理学我也不认为比哲学快乐,现在的哲学让我每天都充满幸福感与成就感,不是简单的快乐就能形容的”。
她感觉到了自己的轻率,接受了我的建议。借机我还表达了我对哲学的另一感悟:各行各业的人想成就功名,都得经过哲学思考,甚至磨练、磨难,只有在超越自我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出类拔萃。非经痛苦,无以升华。
我建议她还是应该再研究些哲学,因为心理学从属哲学,如能对哲学有了概括性掌握,当然会对她的心理学事业有更大助益。她表示接受我的观点。
和明白人聊天的感觉真好,不用费太多唇舌。(2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