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用药规律

结果:本文纳入文献103篇,共131位患者,271例医案。将数据录入后,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发病年龄:131位患者,年龄分布在21~48岁,高发年龄段为30-39岁;2.四诊信息:归纳出167类症状,频次较高的症状为经行腹痛、有血块、腰酸、经量中、神疲乏力、渐进性加重;31种舌象,频次较高的为苔薄白、舌红、舌暗淡、边有瘀点瘀斑、舌暗红;32种脉象,频次较高的为脉细弦、脉沉细、脉细、脉弦滑、脉弦。3.证型治则证素:271例医案,表现五类中医疾病,分别为痛经、癥瘕、不孕症、经行吐衄和崩漏。含37种证型,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肾虚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含62种治则,频次较高的为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补肾活血化瘀止痛。归纳出7种病位证素,频次较高的为胞宫、肾、肝;10种病性证素,频次较高的为血瘀、气滞、气虚、寒、热。

4.药物分析:⑴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归纳出253味中药,频次较高的为当归、赤芍、丹参、川芎、白芍、蒲黄、延胡索、香附等。此外,还有部分虽频次较低,但疗效较佳的药物,例如水蛭、鬼见羽、马鞭草、全蝎、葫芦巴、石打穿等。按功效分为19类,频次较高的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中药性能分析:四气占比依次为温、寒、平、凉、热;五味占比依次为苦、甘、辛、咸、酸、涩;归经占比较高的为肝、心、脾、肾。⑵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2组常用药对,含14味中药;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6组核心药对,18个新生处方。

结论:1.内异症表现为五类中医疾病,分别为痛经、癥瘕、不孕症、经行吐衄和崩漏。高发年龄为30-39岁,以经行腹痛、有血块、渐进性加重、腰酸等不适为主。2.内异症主要病位证素有胞宫、肾、肝;病性证素有血瘀、气滞、气虚、寒、热。3.内异症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及寒凝血瘀证。4.医家在治疗本病时常用药50味,其中

核心用药14味:

当归、赤芍、丹参、川芎、白芍、蒲黄、延胡索、香附、甘草、五灵脂、莪术、茯苓、三棱、牛膝。

5.用药特点为:多用补虚药及活血化瘀药,四气多为温性及寒性,药味多为苦甘辛,归经多为肝心脾肾,反映了医家治疗本病时以补虚化瘀为主的学术思想。

6.核心药对及新生处方,是药物之间的隐性发现。而临床上药物的使用需结合具体的临床表现,所以上述药物组合及新生处方只能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其具体效果还有待验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