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温阳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皮肤病大多因风热血热、火毒热毒、湿热湿毒所致,治疗常用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为法,方多用消风散、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寒凉之类。对于急性阳证、热证、实证疗效确切。但是临床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顽固性皮肤病,反复不愈,常与人体阳气衰虚有关;或与患者长期吃一些清热解毒祛湿寒凉药物,损伤阳气有关。为此,我通过学习郑钦安、祝味菊、吴佩衡、李可等火神派的思想,重温《伤寒论》,对于慢性顽固性复发性皮肤病,首先考虑的是阳气,治以温阳扶正,收到很好的疗效。现不揣浅陋,仅就应用的一点经验体会笔之如下,以请教于同道。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李小莎

皮肤疾患,迁延日久,正邪相争,久不能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正气之不足,这里的 “正气”,就是指阳气。《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可见,人身之阳气,是人体生命之本。在生理情况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情况下,是人体抵抗外邪的活力。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扶正祛邪,所以温阳扶正,对于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阳扶正法的具体运用,是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擅用附子,以附子为主配伍的复方,立“温阳解表法”、“温阳散寒法”、“温阳祛湿法”、“温阳化饮法”、“温阳化瘀法”、“温阳清热法”、“温潜法”诸法。

附子是一味重要的温阳药。其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等诸多功效,倍受历代名医推崇。《本草备要》中对附子的功用说得非常透彻和全面:“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历代医家善用附子者,首推医圣张仲景,其《伤寒论》112方中,用附子者达20方之多,应用范围甚广。其创制的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真武汤、桂枝附子汤等诸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温阳解表法

温阳解表法,代表方麻黄附子细辛、附子桂枝汤,适用于阳虚之体,外感寒邪,治疗不可单纯解表发汗为能事,以戒,而应温阳解表。方用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少阴里虚,加细辛以温经散寒,加强作用。吾常用于慢性荨麻疹、痤疮、老年人带状疱疹。

温阳散寒法

温阳散寒法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当归四逆汤适应于一切内而阳气虚衰,外而寒邪侵袭,导致阳衰无力驱逐寒邪,寒邪深入肌表、经腧者,无论病程久暂,均可采用。是故积年固疾,如顽固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硬皮病、雷诺氏病、冻疮、慢性荨麻疹等,多为阳虚寒闭日久所致。除用大剂附子温阳之外,还须解表散寒,开少阴之表,给邪以出路,方能取效。余谓之曰温阳散寒法。

温阳利湿法

温阳利湿法是治疗阳气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阻遏,症见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欲饮,或水入则吐、小便不利,或水肿泄泻,或痰饮咳喘,苔白腻,脉浮等,代表方五苓散、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行湿利水。皮肤病好发于夏季,七八月份湿气当令,湿邪蕴结于皮肤,表现为红斑、水泡、流滋水。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果只祛湿而不扶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湿疹患者反复发作宜在祛湿的同时佐以温阳,标本兼治,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温阳化饮法

温阳化饮法 代表方真武汤。在皮肤病中,若见患者形寒畏冷、面晄、倦怠乏力、手足冷、舌多淡白苔滑润,甚至水滑苔,即可辨证为阳虚水饮,如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不论皮疹如何,以真武汤温肾健脾化饮。待“离照当空,阴霾四散”, 治皮疹而皮疹自消,而不是“见皮治皮”。

温阳化瘀法

温阳化瘀法 代表方温阳化瘀汤、当归四逆汤,如慢性皮肤病,皮疹可见色瘀暗、青紫,或瘀斑、肥厚,或肌肤甲错。四肢冰冷,舌淡暗、紫或有瘀点,脉沉细、涩等。治疗必须以附子温阳扶正,消其寒凝,配合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品方能奏效。

温阳清热法

温阳清热法以温阳之附子与清热解毒药合用,适用于寒热错的病证。常用方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甘草泻心汤等。皮肤病中慢性毛囊炎、慢性唇炎、痤疮、疖病、大汗腺炎、慢性丹毒、皮肤血管炎继发感染、郁滞性皮炎继发感染等,反复不愈,多因机体阳气亏虚,热毒久郁,正不胜邪所致。此时若见“炎”消炎,单用清热解毒药治疗,病必不除。若单用清热药或单用温阳药,都无法对应病机,必须寒热并用方能取效。以附子振奋阳气,配合清热解毒药逐邪外出,效如桴鼓。

温潜法

所谓温潜法,是指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温阳药如附、桂、姜、椒之属为主,从其性而伏其所主,潜镇药如三甲(牡蛎、鳖甲、龟板)、磁石之属为辅,潜其阳而制其虚亢。适用于阳浮于上、上盛下虚之类的病症。代表方潜阳汤、封髓汤、引火汤。祝味菊从《内经》中参悟到,火气潜密,即是少火,对于浮越不潜之火,则应用温潜之法。临床上,一些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痤疮、敏感性皮炎、唇炎等,若兼见烦躁、内中躁热,甚或火热、头晕耳鸣、面热如烘、面赤如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腰膝酸软、时发潮热,两足发冷、双膝独冷、疲倦畏寒、痛经、月经推迟、大汗出、口干多饮、甚则饮冷则舒。舌淡暗、紫暗,脉沉细、虚数,或洪大无力,甚或弦劲搏指等等诸多寒热错杂之症。究其病机,乃阳虚阴寒内盛,逼阳于上或逼阳于外之真寒假热,或阴阳皆虚而相格拒,浮阳不敛所致。故治必以温潜之法,温之壮之,潜之平之,引火归元,导龙入海。火气潜密,即是少火,阴平阳秘,以平为期。

小结:笔者从事皮肤科临床20余年,师从著名皮肤专家欧阳恒,欧阳老师治疗皮肤病从整体出发,首辨阴阳,在治疗阳证的同时,善于用小剂量的温药,牵制大量苦寒药之寒凉,以恐耗伤阳气。吾在老师的思想上,对于阳虚之体,大胆扶阳,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常能起到非凡的效果,只要辨证准确,尚未有不良反应。吾窥管之见,愿与大家共商讨。

(0)

相关推荐

  • 越婢汤解析“越婢”的诸种解说“越婢”的再认识

    越婢汤是<金匮要略>中医治风水的代表名方,组方简略.配伍精妙,后世医家以为其是温病辛凉解表法的开山之作.然而对越婢汤方名中"越婢"的解析各有其说,令人费解,尤其对&qu ...

  • 名老中医徐宜厚治疗皮肤病(下) 脏腑辨证...

    名老中医徐宜厚治疗皮肤病(下) 脏腑辨证中,尤重脾胃.徐宜厚这一思想来源于李杲"治 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唯益脾胃之药为切"(<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徐宜 ...

  • 安佰海:经典经方解肌法治疗皮肤病思路探讨

    讲者介绍 安佰海,男,中医博士,曾获青岛市优秀青年中医.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能手.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岗位技术标兵称号.从师于经典经方体系学术带头人许家栋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吉中强教授.尤可教授.临 ...

  • 讲述用温阳驱寒法在临床中治疗急慢性病,疑难危重病运用

    更新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晚上20:03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全文字数:4739 阅读时间:15分钟 习用经方以来,我用兴阳温阳治疗临床很多疾病,特别是急危重.及疑难病取得一些效果,总结出来以续师兄师姐 ...

  • 郭立中应用“温阳法”不用手术成功治疗宫颈癌案赏析

    研究生:邵金博整理 摘要:宫颈癌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目前中医多从肝郁气滞.湿热瘀毒等角度辨证,用药多以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类伤阳.败阳之药.郭立中教授认为阳气虚衰.寒湿凝滞是当代肿瘤形成的根 ...

  • 附子温阳十法

    [cp]转:火神派以温阳为中心,以附子为主药,其治法归纳为温阳十法: 1.温阳法--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 2.温中法--理中丸.吴茱萸汤等, 3.温补法--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等, 4.温潜法- ...

  • 赵炳南治疗皮肤病 中医理法方药

    ●赵炳南先生治疗皮肤病的大致思路有两套:其一是气血辨证体系,这一思路来自外科:而另一体系就是津液辨证,这是皮肤科的特点. ●确实有很多人在学习赵炳南先生方剂使用经验的时候就是原方照抄,一丝不变,把它当 ...

  • 古法:古中医治肾炎,水肿,尿毒症!

    抱朴堂丹道 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6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尿毒症是一个西医学的名词,是一个大得吓人的病名.其实在中医上,它属于水肿,臌胀范围,古代就有不少成功治愈这种病 ...

  • 趋势拐点法在实战中的运用

    趋势拐点法在实战中的运用

  • 温阳法治疗下肢发冷案

    编者按: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原院长李恩宽教授,对郑钦安的扶阳思想多有研究阐发,临证之时,辨证准确,治法精当,大剂量运用附子.肉桂等辛温之品,屡起沉疴.其学生总结 ...

  • 一季度营收增长80%,法士特中轻卡AMT“易行”将扛起自主品牌大旗

    简化人力,发明工具替代繁复的体力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以此角度来理解自动挡之于商用车行业的影响,不难理解其最终会实现普及. 只是,当法士特所力推的AMT变速箱的发展路径与国家提出的"双 ...

  • 中药外洗九法治疗皮肤病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药外洗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处淋洗.浸泡.湿敷或坐浴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溻洗".早在公元前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