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为太平洋,残渣为月球,忒伊亚大撞击为什么这么猛?
在经过各国科学家的多次验证和推理后,发现最开始的地球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而是经过一次次不断刷新地球生物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世界。
什么,地球生物已经被灭绝好几次了?

没错,地球已经经历过数次生物“清洗”了!不过在这45亿年里发生的多次清洗中,有一个却与众不同,那就是忒伊亚行星大撞击,这一次撞击直接改变了地球的面貌,甚至产生了我们晴天每天晚上都会看到的月球。

蔚蓝的大海、皎洁的月亮,每当我们展望他们时,心中都会充满宁静与安详,他们就像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即使在夜晚也能带着另一种特殊的白光安全出行,蔚蓝的太平洋更是我们心中永远不会排斥的浪漫胜地,时刻展示着自然的博大与雄伟。然而这些最美好的事物,却都是在一次相当于数万万亿吨TNT炸药爆炸能量的大撞击中产生的。
早在恐龙灭绝前的某个地球形成初期,在太阳系拉格朗日L4和L5点,漫长的岁月里漂浮的零碎物质由于万有引力凝结在一起,它就像地球带上太空的水一样,碰到就会牢牢凝固在一起并形成标准的球体。

但同一时期,临近的金星体积和质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引力也慢慢变得更大了,受金星影响最终忒伊亚的平衡遭到破坏,不得不离开原来位置。
离开平衡点的忒伊亚由于受到多个天体的引力影响,其航行轨道不断变化着,最终走上了全力撞击地球的轨道上。这一次与灭亡地球的小行星不同,忒伊亚质量相当于地球的八分之一,它的撞击释放的能量比灭亡地球的小行星撞击释放的能量还要大上一亿倍。

忒伊亚庞大的冲击将地球撞出了一个几乎覆盖地球一整面的超级大坑,这个大坑形成了后来地球上的太平洋。巨大的撞击力让地球上空尘土飞扬,碎石笼罩着地球上空,距离地球近的碎石会重新落回地球,距离较远且弹出速度较快的则永久地离开了地球,成为了太空飘荡的陨石。

地球没有水的样子
但是有一部分碎石和尘土的位置则刚好达到了脱离地球与落回地球的平衡点,其常年在地球上空漂浮着,随着万有引力的作用,他们最终慢慢地聚集在一起,成了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当然月球的形成很可能是经历了数亿年之久。

为什么说月球是被撞击产生的呢?因为现在科学家们在对忒伊亚残骸进行不断跟踪与检测后发现,月球与地球的物质成分与构成几乎一模一样,证明月球与地球最初是一个共同体,或者与后来质量有地球八分之一的忒伊亚是共同体,也或者两者成分都有,强大的撞击力早已让两者融合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