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农产品为什么感觉贵?读《江小涓学术自传》的一点体会

时不时总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为什么在农民地头的水果才卖两三块钱,而到了城里却要卖到成十块,“太贵了,太不合理了”,再加上几个大嘴的所谓“专家”吆喝是“太黑心了”,顿时一个经济问题又演化为道德问题,让农产品经销者百口莫辩。
作为经济学家的江小涓,在其学术自传中以海南辣椒为例,全程追踪进行研究,结论是从产地到销区的各个环节均无暴利产生,而且因为这个行业的收入相对较低,加价倍数才相对较小,如若各环节的劳动者达到基本均等的收入水平,则零售环节单位商品的加价就应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批发环节。其实,若是把农产品与服装行业比较,那心理就会平衡许多。服装行业的终端零售价格加价一般在8-12倍,然而奇怪的是,高喊服装太贵、大加道德批判的人似乎并不多。
江小涓跟踪调查的这一批海南杭椒,在澄迈县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3.8元,经24小时预冷和三天运输后抵达北京新发地,批发价涨到16元,经过二级批发和小件批发等环节后,涨到20元左右,加价6.2元,加价幅度45%;最终的零售价格一般在30元,加价幅度达到117%。表面看,产地13.8元,终端零售30元,流通环节竟得16.2元,很不合理。
但仔细看,在中间流通环节经历了包装、预冷、运输、批发代销等几项,光3天2夜的运费就高达11500元,收购商每公斤才挣0.28元,一车净挣3000元左右,实在不能算多。表面看起来挣钱最多的终端零售环节,也就瓜果菜摊,名义一公斤加价10元,但一天下来就卖个二三百公斤,扣除两三千元的摊位费、比例不小的损耗,起早摸黑(早上四点起床,干到晚上七八点),一个月摊主夫妇毛收入1.2万元左右,收入水平不能算高。研究给出的结论只能是,零售环节劳动生产率最低,加价最多,各个环节获得的劳动收入大抵合理。
当然,农产品关系国计民生,老百姓一日三餐都要购买,如此高频消费,必须想办法降低流通成本。那怎样才能让表面看起来太贵的农产品把终端零售价格降下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想法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还需要付出相当努力。
由于每个人每天消费的农产品种类繁多,要让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生产者精准对接到每一个消费者,目前还是不太现实的。生鲜电商曾信誓旦旦,要革除传统菜市场的种种弊端,但结局却是头破血流,在资本的持续投入下亏损前行。表面上,生鲜电商能减少一些中间流通环节,如多级的批发环节,但却相应增加了仓储、分拣、包装、冷链、快递等费用,更不说昂贵的流量费、推广费等,当供应链体系还不成熟的时候,终端价格甚至比传统市场更高。像前几年网上卖的樱桃,普遍价格在上百元(三斤包邮),比传统零售还贵,消费者大喊吃不起,而电商却说不挣钱,因为大部分费用是新增的中间成本。这几年,随着供应链体系整体的改进和效率提升,生鲜农产品电商的价格水位才降了下来,但相对于传统市场,价格优势依然不明显,购物体验感、新鲜程度和时效却明显提升,因此仍能不断发展。
不过,整体情况正在逐步向好,像不断出台的优惠政策在减轻农产品流通成本,如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税收减免政策、冷链环节的补贴政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各类项目持续实施等,为更多的农产品生产主体直接销售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减少了中间环节。比如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的逐渐多了起来,终端价格下降了,农民的销售收入还增加了。社区团购虽然恶性竞争需要治理,但集合采购、集中配送的方式也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生鲜电商不断改进模式,前置仓、社区配送、仓配一体等不同路径也不断在提升效率。但无论如何,流通的环节可以减少,而过程少不了。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一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