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说我听:孔子施政原则与理想国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被聘为国家顾间,相当于国家的“大佬”。
此时执政的是季桓子的儿子季康子,他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说:“如果杀掉为非作歹的人,亲近修德行善的人,这样做如何?”
季康子年纪轻轻就掌握生杀大权,动不动就要杀人,实在可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为政治领袖,首先要以身作则。自身端正,自然上行下效;自身不正,又怎能要求百姓行为端正呢?孔子在另一次季康子问政时即如此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
所以,遵循正道、上行下效是儒家的施政原则。
在此基础了,孔子对他的理想国,也有描述。
他说:“依循夏朝的历法,乘坐商朝的车子,戴着周朝的礼帽,音乐就采用《韶》与《武》。排除郑国的乐曲,远离阿谀的小人。郑国的乐曲是靡靡之音,阿谀的小人会带来危险。”(《论语·卫灵公篇》)
夏朝历法以农历正月为一月,合乎古代农业社会的农耕需要;商朝的车子既实用又简朴;周朝举行宗教活动时佩戴的冠冕非常庄重且华美;《韶》是舜时的音乐,《武》是周武王时的音乐,属于音乐中的上乘之作;要排除郑国的靡靡之音,远离奸佞小人。可见,孔子对政治有全盘的完整构想。他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精华熟稔于心,再酌情损益以适应当时的情况。
孔子的治国原则与治国理想,以德为正,集夏商周三代精华,格局开阔,令人爬越。
李老师喜马拉雅FM专辑
共10节课丨每日更新丨600+分钟时长
深度分析中小企业薪酬绩效管理实际问题
帮助大家解决绩效与薪酬管理困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