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英谈村
英谈村位于邢台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深山腹地,距邢台市区70千米,东距邢台县路罗镇政府驻地8千米处。村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5亩,山场面积1万余亩。村子坐落在龙门川的英谈沟,由后英谈、前英谈、东庄3个自然村庄组成,全村200户,村民620余人,均为汉族,全村99%的人口为路姓,是典型的血缘村落。
英谈村周边有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岩石大多是红色,地质学上称作石英砂岩。认为14亿年前这里曾是一个浅海环境,红色石英砂沉积后,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红石岩层,后经燕山造山运动山体形成褶皱,又经千万年的流水切割和侵蚀,形成了奇特的地势地貌,现为中国国家级地质公园。
村域内有“一川、三山、六崦、九沟、十八垴”之说。村南有南山,南山后为太平沟;西南有后长沟,梯子沟和风景峻秀的雾子垴,其北有北乜(岭),东有骄驾山,南西北有三道粱将村庄围住,形成一个簸箕形。三个自然村庄面对蹲财垴,南有英谈沟环绕,村中有座后沟穿过,东约1.5千米处为龙门川河。这里春夏秋三季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周边山坡上有万亩原始次生林,古栗树、核桃木、橡树、漆树等树木遍布山岗。
英谈村藏匿于深山中,游人称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是华北最后一座古堡,随山势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居风貌,是典型的太行冀南山居建筑风格。现为河北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等
一、村庄历史
英谈村的历史可追溯唐代黄巢起义,《邢台县地名志》记载,黄巢龙门川的一条山沟里建立营盘,后有人居住占田为庄,以营盘为村名,这即是今天的英谈村。关于英谈的路姓,有专家说,当年黄巢义军失败后,将士以营盘为庄,为避追杀,商议取“义军同道,义路结盟”之意改姓为路。关于英谈村路姓的来源,还有一个说法,在明代初期,路氏由山西迁徙至此落户,并将营盘村更名为英谈村。
英谈村现为一个血缘村,路姓分为三股,即前股、南股、后股。鼎盛时期最富裕的是前股,路姓前股从法字辈分为三支三堂,即贵和堂、汝霖堂、德和堂,后来德和堂又分出中和堂,形成了路氏家族的“三支四堂”。明清时期,英谈路姓家族是冀晋交界处有名的财主。
抗日战争时期,因特色的地理环境,这里是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后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冀南银行所在地。在汝霖堂大院的东厢房二楼保存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抗战必胜、建国必胜、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党员守则”“智、仁、勇”、“鹿主(席)”等抗战时期标语。英谈村路纪秀等中共党员为抗日战争和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现保留民国三十六年(1947)《为民服务》、《为民立功》、《为民建国》三块大匾。
英谈村靠山而居,有限的环境使村庄发展缓慢。早期房屋多建在村内冲积北侧,后逐渐发展到沟的南侧。民国前后,随着人口和户数的增加,一些建筑扩展到了寨墙的外侧。
2007年,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授予英谈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经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评审授予“中国景观村落”称号。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英谈特色的建筑和丰富的人文文化引来了大批游人。近十年间,英谈村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季节村中游人如织,被这里红石山寨所吸引,说英谈古寨是华北地区最完整的古堡;称赞这里有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沟谷幽深,山路弯曲,“不到村口不见村”,令人遐想“此中是有桃源洞”,评说是藏在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
2009年,刘顺超编著《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央视四套《走遍中国》在英谈拍摄《英谈秘事》。2010年10月25日《英谈女人》在英谈村开机拍摄。2011年5月,央视七套《乡土》在英谈拍摄《走进邢台之英谈村》。2015年央视四套《远方的家》在英谈拍摄。201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选定英谈村为《有家》故事片的拍摄基地。
二、红石山居
英谈村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山居特色,村子以蹲财垴为中心,东面建有东庄,西北建有前英谈,西南建有后英谈。3个自然村庄占地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为6.2公顷。东庄房屋最少,前英谈的建筑多于东庄,共14座院落。后英谈的建筑最多,当前保护完好的共有67座院落,是英谈村的主体建筑群。
村落以山水为自然环境,由一条山路和英谈沟将3个自然村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后英谈村民居被高大的红石寨墙所包围,村内的房屋沿石板路和座后沟两侧进行建设。
前英谈选址在英谈沟冲积形成的高坡台地上,在东面修有寨墙并辟开寨门,寨门上有阁楼,阁门一侧立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修前英谈寨门碑》碑记,阁门前有一棵三人合围的古橡树。
后英谈村在北乜(岭)下依坡而建,选址在坡地中段,这里地势较为平缓,有丰富的水源。村庄建筑布局自然并与山势环境融为一体,从聚落到街巷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着原有的尺度,村落整体形态随地形高低错落,建筑空间变化丰富。民居依自然冲积沟(座后沟)形成建筑轴线,沿沟北侧铺砌石板路。早期建筑多建于沟北,后来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多,在南侧的座后沟上垒石建桥形成平地后营建院落。
英谈村寨墙是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寨墙。寨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寨墙宽3米,高低不等,最高达8米许。寨墙的四向置有四门,以南寨门为正门,寨门外为英谈沟,隔河而望是英谈南山。南寨门修建在断崖上,地势甚为险胜,寨门东西两侧依山修筑石板阶梯,与村外建筑和道路相连。西寨门地形较为平缓,门外石板路与南寨门的石板路相交汇。自东寨墙依山势向北折辟北寨门,北寨门建在高坡上,辟石板路通往北乜(岭)。为保障泄洪,建设时在东寨墙开辟水关,出于安全考虑在东寨墙的北端开辟了一个凸出的平台,如古代城墙设置中的马面。平台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水关,还能够观察到东寨门外每一处死角,对盗匪进行了防御。
东寨墙辟门修建石板路与前英谈相连。在寨墙上筑建有阁楼,阁楼的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装饰风格朴素大方,现寨门梁上还有“大清咸丰柒年(1857)九月吉日立”十一个楷书墨字。
英谈村建筑以村内小石楼为最早,时代大约在明代早期或更早,其次以贵和堂老院建筑群为最早。
建筑以堂口分组,有贵和堂建筑群、汝霖堂建筑群、德和堂建筑群、中和堂建筑群。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互有联系呈带状发展。贵和、汝霖、德和三堂建筑位于沟的北岸,中和堂建筑群组在沟上起拱桥建设了桥上房,这样使座后沟南北两侧的建筑逐渐增多并形成规模。
以贵和堂老院的建筑群,是“四堂”的祖产。贵和堂老院坐北朝南,老院有两个入口,分别设在正南和东南向。正南是贵和堂的正门,入口建有门楼,门楼檐下有精致的花罩木雕,上面刻着荷叶、葡萄等图案,象征着子子孙孙和和美美,下面有两个下垂的白菜头寓意百财。在院子的东南侧留有万字拐头门,当地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缺角建筑富贵多,多角建筑实难得,古石栏杆石柱灯,有钱难买东南缺。
正房为二层建筑,局部为三层,由40间房屋组成。院子依山体台地营建,使同样的二层正房高于两侧的配房。在一楼的廓檐下面还有十一组花拱,花拱尤如龙形,这也应和了风水中“龙头向出,以增旺势”的说法。
正房内设有木梯可登上二楼,楼上五间,堂前设十二扇格子门,窗棂形式变化多样。格子门前有通廊,站在廊下视野开阔,可以俯看南山全景。
汝霖堂有八处院落140余间。正房大院位于贵和堂东门的对面,院落座北朝南,轴线上建有上下院。下院的建筑时间较早,为四合院式,设有东西个大门。院内正房以巨大的山石为基础,当地俗称半壁石院。在正房东侧辟有石步梯,可通往二层和上院。
汝霖堂的东侧为德和堂,入口是在自然山体上修建红石栏板路,路的东向北折可以看到一个高台阶门楼,即德和堂大院的入口。
德和堂的红石栏板古朴大方很有特色,用红石岩作立柱两侧开槽,并将红石板牢牢固定在中间,每个立柱的上面均凿有一个圆窝坑,在夜晚时点燃麻油用于照明。德和堂建筑群共有五个院落,90多间房屋,正房为二层式四合院,上下各有五间,为东西厢房且都是楼房。
中和堂位于村内石板路的南侧,汝霖堂大院的对面,有五座院落计房屋97间。
中和堂是从德和堂分出的一个堂口,建筑时间晚于其他三堂建筑。中和堂大院营建在座后沟的上面,沟上用石料起券成桥,桥下可以过水,桥上用于建房,为此中和堂的正房大院又称为桥院。大院为一个两进式院落,临街所建的房子中间有一间用作通道,进入后有大木构筑的门厅,中间有门板,平时关闭为轴线上的影壁。院内有一棵上粗下细的大梨树,梨树的样子颇为奇怪,树身如瓶口,枝干如从瓶中长出,非常茂盛,树枝覆盖了整个院子,十分清新凉爽。正房为两层建筑,内置木梯可登二楼。
在正房大院东侧,过桥还有一所院落,入内可以通往堂后。在院后有一窄石巷,与寨墙外的中和堂建筑连在一起。
在四堂的每一组建筑群前面,都有宽大的广场和公共场所。
英谈村还保存有大量文物。其中有碑刻、生活器具、牌匾、家案与地契文书等。
碑刻有明代《后土碑》、清皇明顺治七年(1650)《重修兴龙寺碑记》、道光二十七年(1847)《英谈山神庙碑记》、道光十四年(1834)《修前英谈寨门碑》、光绪三年(1877)《重修白云寺碑记》、清光绪□□年《重修社楼碑记》、民国时《修路碑记》。
村内有很多古井,井上建井棚以保持井水的卫生。尤其是汝霖堂房基内的古井,相传为黄巢义军时所遗留,称为千年古井。
贵和堂东院有两个泉眼。门前泉眼因为泉水如线,常年不断,大家称此泉为“一线泉”;院内正房下还有一泉眼,常年一滴一滴的向下滴,滴速不紧不慢,因此得名“一滴泉”。村民说“门里一滴泉,门外一线泉,生活多美满,赛似活神仙”。传说一滴泉的水可以治病,所以一滴泉又多了个“神”字,成了“一滴神泉”。
在村外西南有路家墓地,保存有自始祖以来的路氏先人。
三、山村生活
英谈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谷、黍等粮食作物,林果业有板栗、核桃、苹果、柿子、桃、李、杏等果品。
生产景观是英谈村的特色。因村子周边地势起伏较大,在这里可以看见层层的梯田,梯田的外围用红色石块砌成,自然而古朴。梯田与农作物、山路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农业景观,在山坡地上还生长着大面积的古栗树、核桃树及柿树。
生活中至今还使用着传统的生活工具,如石拐磨、石臼、石杵等。特定的生活工具使英谈豆沫饭成为的传统饮食,与英谈路家有密切关系的饮食还有羊肉疙瘩汤。
传说,路家立祖时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先生说那是万年的吉地,能够令祖孙兴旺发财,还能五子登科。因该地归为村中族外一位老人所有。当时路家有美食“羊肉疙瘩汤”,味道鲜美。恰好这位老人爱好这一口,于是就三天两头请他来吃,最后老人感觉到十分不好意思,便说,这样请我吃饭一定是有什么事,只要我可以办到的,我都答应。结果路家以三倍的价钱将地买下。这就是路家“羊肉疙瘩汤”美食的来历。
四、英谈文化
英谈民间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风貌完整的太行山古村落建筑文化,二是具有宗族色彩的路家四堂文化,三是具有民族精神的太行山红色文化,四是丰富多彩的传说文化。
英谈村建筑以红色石头为主要建材,形成了以石头为主体的物质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石寨墙、石寨门、石板路、石桥、石屋顶、石雕刻等,在建筑风格和式样上都体现了河北太行山冀南民居建筑群的特色。
英谈民居建筑窗棂多种多样,从形状上有方窗、圆窗、半圆窗、长窗、长窗门和尖形窗六种。使用了传统吉祥纹样,有的繁华,有的简洁,有的小巧,有的庄重,有的粗犷,有的圆韵。建筑窗棂装饰十分规矩,既没有山西窗棂装饰的花巧,也没有南方窗棂上的花花草草,装饰手法较为大气,更具有传统性。这些窗棂装饰通常以传统的方格窗和直棂为基础,用菱花和牡丹花作点缀并进行变化,窗棂样式有海棠锦纹、菱格锦纹、绣球锦纹、龟棂纹、直棂纹、直棂拐子纹、福寿锦纹、拐子锦纹、灯景窗纹、灯笼锦纹、梅花纹等。
英谈村路氏家族德和堂、汝霖堂、贵和堂、中和堂的四堂文化,是路氏家族受“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后人“以德为重”,“中庸”行道,贵在以“和”,恪守道德规范“操守”和“品行”。再如汝霖堂的立意,以《书·说命上》:“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为旨,教导子孙要学会付出,关键时候要如甘雨一样济世泽民。清代咸丰年间(1831-1861),河南林县一带闹饥荒,灾民涌入英谈村,汝霖堂当家人路全兴不忘祖训,毅然救助灾民,在贵和堂老院前支锅施粥,安排住处让灾民避风遮雨。灾情过去后,灾民为表达对路全兴的感激之情,为英谈村修筑了寨墙,顺德府知府为此还赠送了“慷慨解囊”的大匾。
太行山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英谈村一度成为太行山根据地的中心。早期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在这里办公。反磨擦斗争时,刘伯承与彭德怀为了抗战的顺利进行,在这里与鹿钟麟进行了谈判。而后八路军总部迁此,在这里进行了“百团大战”的前期准备工作,现汝霖堂依旧保存着彭德怀、左权、邓小平、刘伯承居住过的院落。除此之外英谈村还是冀南银行所在地,白求恩大夫的所率领的医疗队也在此修整。
在英谈村还保留着大量的民间传说,其中有神话类、黄巢义军类、路氏家族类和风物文化类。传说故事平辅直叙,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让人听后引人入胜,留连忘返。
英谈村有座打官司楼,是路家发展兴衰的见证物。当时路家分支很多,矛盾也就多了,山区地皮贵如金,有人建房时多占了地方却引起了一场官司,官司从顺德府一直打到了大名府,最后官司判了下来,判将房角铲成了圆角,官司结了但家道败了。从英谈的打官司楼可以说明“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成于和谐,败于不和谐。这就是英谈村的文化。
英谈村地处路罗川,是山西进入河北的重要关隘。春秋时邢国在此抵御戎狄,唐代黄巢义军在此建立营盘,宋元时成为重要通道。现路罗川至黄巢峡保留有许多寺院,如路罗镇对面小营山福延寺、禅林寺,寺子村的洪罗寺,黄巢峡的兴隆寺等。大量佛教寺院在沿线的设立,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周边的文化内涵。
抗日战争时期,英谈路家也涌现出与时俱进的人物,如抗日英雄路纪秀、革命老人路风丽等。英谈村青年踊跃参军,30多名热血男儿走向前线,其中6名在战场上光荣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