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的介绍与防治
黄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
北方温室和大棚内最易发生此病,其次是春播露地黄瓜,而秋黄瓜发病较轻。因白粉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生长后期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
症状
病原Erysiphe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fuliginea
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
发病规律
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浙江地区黄瓜白粉病发生盛期主要4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发生危害。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防治关键时期: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温室或塑料大棚则多见于3—6月或10—11月。主要发生于作物生长中后期,以果实膨大期发病较重。预防方案:在病害常发期,按500倍液稀释喷洒。治疗方案:1.发病初期,按300倍液稀释,3天2次,即可有效控制病情,若打药时添加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等,效果更佳。注意事项:白粉病的防治,最佳打药时间为11点半—12点(高温杀菌)。2.病情严重时,可使用方案一:《速净》30~50ml+金贝或沃丰素1包+有机硅1包兑水15公斤,3天2次,连打2-3次;方案二:中西医结合:使用《速净》30~50ml+适量的化学药剂如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等,3~5天1次,连打2-3次。注意事项:打药时要彻底,叶面叶背一起喷。
化学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种对于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新品种。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l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等新品种。2.加强管理:经验表明,白粉病发生时,可在黄瓜行间浇小水,提高空气湿度,同时结合喷药,能一举控制病害。辅助措施还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拉秧后清除病残组织等。3.设施消毒:在棚室内栽培时,种植前,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250克、锯末5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1夜,以杀灭整个棚室内的病菌。4.药剂防治:发病前喷27%高脂膜100倍液保护叶片。发病期间,用控白可湿性粉剂50克每亩,或控白水乳剂600~8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粉锈宁、百里通)可湿性粉剂2000倍波,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l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0%抗霉菌素2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另外,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升华硫磺粉喷粉。特别应提及的是用0.1%~0.2%的小苏打溶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小苏打为弱碱性物质,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蔓延。喷洒后可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尚有促进光合作用之效,而且价廉,安全,无污染。
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是早预防,减少病源。喷雾要周到,这样既能将药喷匀、喷到,使白粉菌孢子胀裂,又不至于因过分提高空气湿度而引起霜霉病。各种药剂交替使用,防止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微公害、无公害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在白粉病防治中,选用抗病品种是和抗霜霉病品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其主要目标是选择叶片厚实,表皮细胞壁较厚的品种。2.创造抗病条件包括适当加宽行距、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料,控制植株徒长等。3.环境熏蒸白粉菌孢子飘散并沾附在病株周围的空间,在秋冬大棚及温室中很易发病,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所以,可按每1000平方尺(近一分半地)用硫磺粉0.3-5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有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