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王水松论“蒙混过关”的“蒙”与“关”

“蒙混过关”的“蒙”与“关”

福建福安 王水松

有这样一条三国谜:吕子明白衣渡江(四字口语)蒙混过关。也许谜友们不会否认:此谜流传广﹑“知名度”高,似已成为一条“经典”的三国谜。就本人而言,虽不知此谜何时何人所作,但长期以来都是印象深刻。

这条谜,很值得细细品读,而且恐怕越品越读越有味道。

我们可以说,这谜不存在别解。吕子明白衣渡江,意味着吕蒙“蒙混”“过关”。可见,当时不管是谁白衣渡江,都可以说是“蒙混”“过关”,这就看不出别解存在。犹如,张三考试作弊,蒙混过关,而这里是吕蒙白衣渡江,蒙混过关。这时的“蒙”,与后面的“混”共同构成一个词语:蒙混。

然而,我们同样可以说:若仅仅停留在这个“无别解”层面来认识这条谜,那未免太肤浅了,太“不识货”了。那么,这条谜哪里别解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毫无疑问是谜底的“蒙”字别解了,踏实吕蒙其人。此时“蒙混过关”别解为“吕蒙”“混过”了这一“关卡”。凭借这个“蒙”字别解到位,这条谜无疑也就成立了成功了。

其次要谈的,笔者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或许会有人赞同此谜有两处别解:“蒙混过关”中,“蒙”别解为“吕蒙”,“关”别解为“关羽”。

早年我读此谜就是认定此谜是这么两处别解的。但后来重读《三国演义》,对“关”别解为“关羽”产生了一点点疑问,不敢过于乐观。现在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该书第60回:刘备与庞统﹑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孔明总守荆州;

——该书第63回:庞统于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之后,刘备叫孔明前往。这样,保守荆州的重任便交给了关羽;

——该书第73回:云长奉命攻取樊城;

——该书第75回:蒙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此后吕蒙诈病,陆逊代替之。关羽不再担忧江东,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吕子明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之事;

——该书第76回:当关公听说荆州已被吕蒙袭了,喝曰:“此敌人讹言,以乱我心耳!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

由以上可见: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混过关羽之说,似有不妥。我们要明白:当时关羽不在荆州,而是去攻打樊城了。就连吕蒙本人也是亲口说道“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

可见,“蒙混过关”中的“蒙”指“吕蒙”,他本人亲身经历此事;“关”若本意指“关羽”,但实际上却是“关羽的守军”,关羽本人并不在现场【江边岗楼,荆州】。在这种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关羽本人不在的情况下的关羽的守军”能否用“关”来替代,值得思考。是不是会产生争议?有待观察。根据吕蒙所言,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关羽本人若在那里,吕蒙将不会有白衣渡江的事情。可见,这个“关”字,此时只具有象征意义,而无实际意义。和前面真实的吕“蒙”相比,显得有点“弱势”甚至有点“牵强”了。借此请问:如果您是关羽或吕蒙,您会认可赞同这么扣合的吗?

如此,谜底有实有虚,首尾呼应,相映成趣。或许,这是此谜一大特色,难免令人暗暗称奇。赏析此谜,若没有这个“美的发现”,无论如何是种缺憾吧?

我认为:“关羽的守军”若简为“关部【之类】”,此为优;简为“军【或兵之类】”,此为良;简为“关或羽【关羽在时】”,此为及格;简为“关或羽【关羽不在时】”,此为不及格。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因此,我对此谜“关”别解为“关羽”保持谨慎的乐观。

若有人问:要让这个“蒙混过关”的“关”来坐实“关羽”,有办法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窃以为不妨用“子明诈病赚云长”做谜面——这是应该是非常确切的,因为关羽对所谓的“吕蒙病危”一直是深信不疑的,毫无察觉,也就放松了防范,由此才有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原文发表于2021年7月总第148期《鹿衔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