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如何与真武汤鉴别运用呢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49天。
昨天写的日记,在临床中,苓桂术甘汤与吴茱萸汤如何鉴别运用呢?
很多师兄,师姐,提出了很多的疑问,那么苓桂术甘汤如何与真武汤鉴别运用呢?
一、苓桂术甘汤从六经层面来说属于太阳太阴合病,而真武汤呢,是少阴太阴合病。
六经层面角度来解读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从太阳陷入少阴,桂枝,生姜解太阳之表,同时桂枝降冲逆,真武汤也是有生姜解表,而加了强壮机能沉衰的附子,就是表阴证了,加之有水饮,都是加了茯苓,白术,是从太阴考虑的。
二、从经典来看解读这首方的不同: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第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主要治疗水饮上冲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振振欲擗地,是说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比身振振摇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汗出伤津液虚其表,使阳证变为阴证,并激动里饮,饮郁于表,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少阴太阴合病证,宜真武汤主之。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摇而已,而本方证虚极入阴,不但身动而且呈现振振欲擗地。

本方证当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本方为少阴太阴合病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下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都是应用本方的重要依据。参照以上证候,可适用于痿躄、麻痹、浮肿、心力衰竭等病有效。

而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主要治疗水饮上冲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林佳明,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用纯中医疗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中药内服、外用、针刺、艾灸、刺络放血、火针等纯中医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杂病、急危重症特色突出。

善于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风,眩晕,失眠,焦虑症,抑郁证,头痛,咳嗽,发热,哮喘,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肿瘤术后,放疗后,糖尿病,高血压,调整亚健康的体质状态。欢迎加作者微信交流,jiam922。

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亲传弟子广东省名中医阮永队教授,跟随冯世纶老师学习经方,致力于通过互动、帮助更多人学习中医,帮助更多人学习中医,运帮助到更多身边人,造福一方百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