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塔的海洋”之---金洞寺
【金洞寺(1)】
--- 怎一个乱字了得 ---
金洞寺,也叫金门寺,位于晋国忻州城西北约20千米的合索乡西呼延村西约一千米的山脚下,依山势层层起伏而建,现存的庙院座北向南为二进院落。从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上说,这里距离我们头脑中理解的“五台山”已经很远了,但是金洞寺的主殿并非常见的大雄宝殿(以供奉释迦摩尼),而是明显属于“五台山性质”--- 主殿供奉文殊菩萨,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因此,研究五台山佛教文化时,都把金洞寺归入到五台山寺庙群中。主要地因金洞寺中保存的宋代木结构建筑“转角殿”至为珍贵,公元2006年6月7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洞寺的殿宇朝向及其布局很不普通:主要殿宇都随正殿一字向前看,而不管前后顺序,左右次第;完全不似我们常见的寺院布局那样,配殿(或厢房)是面对面地恭维主殿,这种奇特的样子至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如果仅仅是殿宇的朝向不普通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金洞寺殿宇的布局也是一塌糊涂--- 正殿左右两边不是跺殿,正殿左边附近是两眼窑洞;远处是一座朝向正殿的偏殿,其他房子都随主殿“向前看”,唯独这个房子她的朝向又改“正常”了。
而正殿的右侧却是一座三教殿,与正殿不分“主次”地位于同一起跑线上,这也就算了;问题是这两个殿还不是一条直线--- 三教殿是偏离正殿的横向延长中线的(为了图片美观,我的草图没有表现这个错位)。
正殿前方的左右,又分别建有两座殿宇:左边的就是著名的“转角殿”,右边是普贤殿。不管怎么说,以正殿来说,这两座房子倒是对称的。但是这两座的房子不仅外观相差悬殊(转角殿是方形单檐歇山顶,普贤殿则是矩形单檐悬山顶),而且她们相距中轴线的距离不一样。
金洞寺把我们习惯中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纯粹藐视,把我们的整齐有序的传统布局搞的一片混乱--- 所有这些殿宇乱七八糟,不仅外观上五花八门,而且其位置自由散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当初创建时就是如此混乱呢?还是历代添建、改建时随心所欲呢?不得而知。总之,这破庙完全颠覆了我们所能接受的“正常思维”。
【(山门内)观音阁壁画·清】
金洞寺山门也是一座不算普通的建筑,外观看上去是一座高层的、单檐悬山顶的拱券门洞,面阔尺寸很小,孤零零地驻守在整个阵地的最前沿。但是当你穿过门洞后看她的内观,她又变了--- 成了一座底层通行的二层楼阁,类似于晋中或晋东南常见的山门兼倒座舞楼。不过金洞寺这个不是倒座舞楼,是倒座观音阁。这种在门洞上方,与门洞联体建造殿阁的形制本身不算稀奇,比如晋中一带常见的堡(寨)门就是这样,问题是金洞寺是山门(当然,这不是孤例)。
在山门内的第一座建筑,我叫她“二道山门”,因为钟鼓楼位于其两旁(当然这不是“绝对理由”,因为钟鼓楼的位置本身就很乱。正常来说,钟鼓楼是位于山门左右两侧的;但是也有位于山门两侧而靠后的;还有的是位于院子正中间的左右两侧;甚至更有位于大殿左右的。)所以我不知道这座建筑究竟是“殿”还是“门”。不过现存的这座建筑是“门殿混合物”--- 左边是娘娘殿,右边是关帝殿,中间是过道门。
总而言之,金洞寺把这众多稀奇古怪(尽管不是绝无仅有的孤例)的形制布局集于一身,使她显得很别出心裁,甚至在晋国数以千计的寺庙中鹤立鸡群,确实让人惊诧不已又耳目一新。
【“二道山门”及钟楼(及鼓楼遗址)·清】
【文殊殿后檐枓栱及里转】
金洞寺文殊殿是其主体建筑,位置也在整个庙院的最高处,俯瞰着整个庙院。现存文殊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大眼看上去可能也是一座进深大于面阔的异型殿宇。从木结构看上去,确是一座明代建筑,清代维修过。前后檐均有枓栱且形制不一,后檐枓栱看上去比较古老,明显早于前檐,假枊甚有早期遗韵;前后檐枓栱里转均设“挑斡”。
文殊殿的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劄牵用四柱,四椽栿和下平槫为柱梁造,而上平槫和脊槫下均装令栱。殿内空间宽绰。左右山墙的正中间底部,各遗留壁画一幅,均为单人绣像,看上去笔法流畅、构图粗狂,颇有些韵味,可能是明代所作。
殿内左侧山墙上紧贴壁画的左侧,有一大段道家的“劝善文”,字迹清晰、篇幅完整,可以流畅识读;该文为一个叫做“张瑞春”的道士所题,落款日期只写着“己巳秋月”。文章没有题目,以一首七律开篇,内容冗长,虽稍兼韵文和骈文的意味,但是语言浅显,可能是民国遗作。
【文殊殿“道士《劝善文》”·民国?】
金洞寺除正殿以外,三教殿也是明代所建,形制普通,不过建筑还算精良,三开间四架椽;普贤殿看上去是新建的,或者是落架大修了;与普贤殿隔中轴线相望的就是转角殿,此殿为方形,木构奇特,不仅宋代作派悠扬,而且殿内保存了一座完整的同代小木作,梁栿下满是历代题识。转角殿是整个金洞寺的核心价值所在(另外发文)。
文殊殿左侧有两间窑洞,题额为“无所住”,可能是禅房。如今西呼延村看庙的大姐曾经住在这个窑洞中,大姐的父母就是看庙的,如今传了辈数,她也接着看庙。不过现在“正规”了,她领取文物局的补贴,属于临时文保员的角色,不是义务性的了。大姐的姑姑(抑或是她母亲)曾是金洞寺的出家尼姑,“文革”中舍身保庙,使得金洞寺转角殿得以残留下来,后来她被迫还俗。
在众多的资料中都提到金洞寺有一座经幢,上面记载了转角殿的建造年代,但是我们没看到这截经幢,也许是我们看的不仔细(好几个殿都没进去),也许这经幢已经不在了。以石头佐证木头,本来也不算什么高明,但是宋代的经幢本身还是有价值的,因此如果是我们大意了,那真的有些遗憾。
不过在金洞寺的右侧墙外,我们意外地看到一座石塔。这个塔就在距离金洞寺围墙不过30米的路边,毫不隐蔽却从未有人提起过,所以我压根就不知这个石塔的存在,这属于我的一个意外发现。该塔高约2米,基座被掩埋只留塔身,石塔雕凿朴素,构造简洁,特征不太明显,塔身也没有文字,从造型上看,与晋中的同类型石塔比较,大致不会早于明代。可能是金洞寺的和尚墓塔。
【金洞寺院内】
金洞寺可算是我们此行“顺便捡到的”最惊奇的“国保”,因为我们事前压根就没想到过她,纯粹是因为我们的计划进行的顺利节约了时间,才开始关注她的。事实上我们当时甚至连她在哪儿都不知道,是“旅行者”进网吧花了一块钱才得知她的准确地点的。随后我们从忻州市内打车前来,苛刻的“的哥”除了行车之外,只给我们半小时的时间游览金洞寺。所以我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转角殿上了,其他殿宇甚至根本就没进到屋里去看。当然,我们不是遵守的哥的时间,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一句话就打发他回家了。只是由于转角殿实在太精美了,大树底下的小草,谁顾得上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