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几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头诗,柳宗元: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藏头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
整首诗不但要符合格律要求,要讲求诗歌的意境和美,还要将所说之事或所表之情藏于诗句之首。
当读者将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的时候,那种发现谜底般的感觉正是藏头诗的趣味所在。
宋代《朱子语类》里有这样的说法:“一身之中,凡所思虑运动,无非是天。一身在天里行,如鱼在水里,满肚子里都是水。”
喜欢这样的意境,物我皆忘,舍舍弃弃之间,唯独存留内心里对世事的一点儿念想。
而这个世事又是清净的,不染不杂,不蔓不枝,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领会其中的无限韵味。
背了几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头诗,柳宗元: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就有一首诗,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面对的其实就是一处下雪的小山,山间有水,有人,人还在钓鱼,原本就是这样一个不足道的呆立的片段。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不得了,心情渐渐被感化了,什么样的感化呢?
就说雪吧,雪一下,山就成了千山,表面的素白加上绵延的空间。
雪使自足的心境扩大到无穷无尽的境地,眼前的一切都扩大了,顿时就有一幅逼真的山水画映现在了眼际,画里面的山险而不奇,峻而不透,美而不媚,完全是自然的流动。
路是找不到了,绵绵延延的雪野,到哪里去寻得一条归去的坦途?平平的水面,掩映着几片稀稀疏疏的风影。
柳宗元的《江雪》可算是藏头诗中的经典。
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向读者展示了渔翁生活的清高,性格的孤傲,诗就是一个人所表达的情感,而这首诗也展示了柳宗元是孤独的。
实际上这是一首藏头藏尾诗:千万孤独,雪翁灭绝。诗人借此表达了贬谪后孤独绝望的心境。
很多网友是不是觉得诗词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诗词作为中国的经典文化,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让它继续传承下去。
其实在历史上,诗人不仅仅是苏轼,李清照,李白等等,还有许多那些人不为人知,诗词却流传千古的诗人。
而我们透过这些诗词,不难发现,不管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是在诗词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这个人定是非同凡响之辈。
古往今来,古诗词对国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们从小就饱读诗书,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在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从中找寻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人生的标杆。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好诗歌,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敦厚,有涵养,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嘛!
别的孩子看到高山,只会说:“山真高”。而会读诗的孩子却会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别的孩子看到大海,只会说:“海真蓝”。而会读诗的孩子却会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这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练字”。“练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