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但天分也极高。他的书法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其实,唐寅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均注意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面貌也很多样,只是享年不永,尚未达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境界。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大体上说,其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就极似文征明。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唐寅科场被黜,妻子离异,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其时书法上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如唐寅作于弘治乙丑(1505年)36岁时的《落花诗册》。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唐寅正值壮年,居住在世外桃源的桃花庵,专心从事自由自在的诗文书画创作,生活自得,创作也达到顶峰。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并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这类风格作品甚多,如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37岁的《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0余岁的《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和《行书三绝卷》(丁念先藏)等作品,均呈赵孟頫与李邕相融合的面貌。第四时期是46岁至54岁去世,已属唐寅晚年,自45岁从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他进一步看透了世事,思想更加消沉,行为也更颓放,书法亦变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用笔迅捷而劲健,沉着而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神机流走的境地。代表作品有50岁以后作的《西洲话旧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看泉听风图轴》(南京博物院藏)上款题等。

  唐寅在绘画、诗文、书法的造诣都很深,他在诗书画有机 结合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粟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在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二是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这在唐寅传世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此外,诗与四的和谐一致,也是唐寅画的又一特色。比如,唐寅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中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如纵壬中见深沉,戏笔中寓思想。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0)

相关推荐

  • 唐寅字画赏珍

    作为明代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唐寅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可谓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尽管在周星驰的<唐寅点秋香>中,唐寅被刻画成了一个风 流好色,行事乖张的江南才子.可实际上,周星驰并没有过于夸 ...

  • 裸奔才子唐寅:风 流半世,潦倒一生

    唐寅的不 可 复 制性在于他突破了职业画家和文人绘画在社会和艺术方面的明确界限,兼取二者之长,不论以文人画家或是职业画家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作品都毫不逊色,甚至在两者之上. 唐寅功名无望,婚姻也在此时出 ...

  •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他的书法也这么漂亮

    2017-08-21 12:27·不二斋 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但天分也极高.他的书法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 ...

  • 明|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书法欣赏

    唐寅<自书联句诗>纸本行书 30.2×32.9cm 正德五年(151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系唐寅.沈寿卿.吕叔通三人所联七律诗,书于正德五年(1510年).其书笔力精湛秀美,有温文而雅之 ...

  • 超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行书随笔册《...

    超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行书随笔册<秋日游花岩>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逐真

  •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书法,谁写的更好

    2019-06-17 15:53:02·书法密码 古代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 ...

  • 江南大才子唐伯虎诗词欣赏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唐伯虎29岁时参加应天府 ...

  •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绝代书法,堪称明朝书法之冠,独领风骚数百年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不光书法绝代,绘画也是一绝, ...

  • 明代才子唐伯虎最销魂的一首《一剪梅》,结尾流传千古,深入人心

    历代诗人.词人笔下,闺怨之作,可以说多不胜数,大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笔下都有不少闺怨作品.历代传世的闺怨名篇也不在少数,比如金昌绪那首著名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

  • 江南才子唐伯虎的书法

    唐伯虎的书画水平有多高?美国的一幅书法真迹,就价值连城!故宫鉴定专家:太珍贵了,无法估值. 人们总喜欢把"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文徵明做对比: 唐伯虎与文徵明是同岁人,都是出生 ...

  • 江南才子唐伯虎绘画真迹集粹·劝君莫失 1

    唐寅 抱琴归去图 唐寅 孟蜀宫妓图 唐寅 事茗图 唐寅 秋风纨扇图 唐寅 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