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孩子按照这一套数学绘本走,以后成绩差不了
谈到数学启蒙,你也许会认为,我家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再说;又或许会这样认为,孩子会数数,会加减法运算,就是数学好的表现。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概念。
在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3-6岁年龄段是幼儿数学认知启蒙的最佳时间段。即: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及数量关系(物体大小、比较多少、点数、用数量词描述、物体厚薄、数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排列顺序位置)
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形状特征、空间位置、方位词、常见几何基本特征、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和运动)
由此可见,学龄前数学启蒙的关键不在于学会加减法运算,而是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数理逻辑能力。
研究一再表明:在5岁左右或进入小学时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高的儿童,不仅在小学毕业时的数学成绩更好,他们的语文和阅读成绩也会更好。
这充分说明儿童数学认知发展不仅能促进儿童的数理逻辑思维的发展,还能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数学在我眼里是抽象和枯燥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启蒙数学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在生活、游戏、故事中引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注重数学启蒙的趣味性,不要生搬硬套,强制灌输,以免引起孩子反感。
1、在生活中引入
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尽量把数字和方位具体化,比如我们可以把8点多改成8点15分,你在我前面,我在你后面。
出门的时候,引导孩子看电梯里显示的楼层,通过路标告诉孩子,这条路是东西路还是南北路,左手边是什么路,右手边是什么路,什么是相交和平行。
带孩子去超市,指给他看各种商品的价格,让他自己拿钱结账、找零,手机支付的时候让孩子输入密码。
当孩子数字敏感期到来时,更是要把握好这个机会,顺势而为。
2、在游戏中引入
有一些很简单的数字童谣,可以经常唱给孩子听,比如《1像铅笔细又长》、《一二三四五》、《马兰开花二十一》等等,好玩又好记。
数字积木类玩具和水果配对类玩具,也都能帮助孩子建立联系,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字的概念。
3、通过故事引入
《数学来了!》是一套专门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学数学难、不知从哪儿下手而编撰的图书,是一套集数学知识、趣味故事、精美插图、好玩游戏、动手贴图等于一体的启蒙绘本。
*每册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故事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数学概念。
前一段时间,我问孩子,2+6等于多少,他说等于8,那6+2呢?他笑了笑,说不知道。
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而这套书可以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药,让孩子真正的理解数学概念。
*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涵盖形状、对应、空间、方位、比较、分类、排序、图形、拼摆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多项思维能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记得孩子两岁左右刚认识数字,但是他无法把数字3和3个苹果配对到一起,当时我特别纳闷儿,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都理解不了?
看完这个绘本就明白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是需要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我们看似一目了然的东西,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大工程。
虽然我们大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零零散散地导入一些数学启蒙概念,但是说实话,能借助一套有趣的绘本来帮助孩子进行系统的搭建,会事半功倍,还省时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