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改革路在何方

京剧改革路在何方

(文章来自网络)

京剧搞大奖赛不行,搞大制作不行,搞话剧加唱也不行,那么京剧该怎么办呢?“京剧艺术本身也需要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要把京剧改成别的东西,而是要像50年代那样,对旧剧目推陈出新……”为什么要像50年代那样呢?

无疑,那就是50年代改编创作的一批新剧目为我们的京剧改革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的《双阳公主》;荀慧生的《荀灌娘》、《红娘》和《卓文君》;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主演的《赵氏孤儿》、《秦湘莲》、《官渡之战》、《将相和》、《望江亭》、《状元媒》;中国京剧院李袁叶杜等主演的《响马传》、《白毛女》、《野猪林》、《桃花村》、《九江口》;周信芳的《义责王魁》;李玉芙等主演的《雏凤凌空》;杨秋玲等主演的《杨门女将》以及《秋江》、《三岔口》、《闹天宫》和《雁荡山》等等都被历史证明是成功的。

而且这些剧目与目前的某些新编的获奖剧目在十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一是没有话剧导演中心制,以演员自己设计,自己排练,自己调度为主;

二是演员的流派特色得到保护和发扬;

三是唱腔以字生腔,字正腔圆,便于传唱;

四是没有灯光布景大制作,只有唱念做打舞;

五是强调京剧姓京,重视发扬传统艺术,坚持“移步不换形”,在老戏的基础上加工提高;

六是没有录音伴奏,也不用先期录音“对口型”;

七是改编剧目比老戏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内容健康,但不失老戏的精华“戏核”;

八是剧本和服装一样,都是按主演的艺术风格度身定做的;

九是唱腔多为自己编腔或者请人按演员的演唱风格编腔;

十是都没有在国内获奖,都没有现在这些所谓“专家评委”指导,都没有浪费国家一分钱,但是都是至今久演不衰,享誉海内外的艺术经典。

由此可见,50年代京剧改革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是在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的亲自指导下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结果,广大观众是欢迎的,京剧演员是喜欢的,也是经过40年历史考验的,但是在今天却是行不通的,岂非咄咄怪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