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窍要,全在摸法
【本文导读】
正骨之道全在理通,理通则手中疗效自生。心中理不通,则下手茫茫然。心中理通,则应手凑效。
正骨窍要,全在摸法
一、孙膑曰,因势利导之
正骨也然,硬手硬推,虽可复正,但非精妙之道。
精妙之道在顺其势也。其妙在动则活,静则死,动则有隙可生,贵在动中求正,顺其势,轻轻一推,则正矣。
理筋也然,动则筋聚,静则筋散,随其情,顺其势而动,顺其走势顺势或挑或理或拔,则筋易平复。
二、正骨之道全在理通
理通则手中疗效自生。心中理不通,则下手茫茫然。心中理通,则应手凑效。只不过手笨手巧之不同。多练多用则手中巧自生焉。此皆外形。非其关窍。关窍则在理法。同一手法,心中理明一层,则手法疗效增一层。故疗效在心而不在形。
心不通,多揣摩,理不通,访高手。
故手中须臾之功,全在平日之日积月累。
王道无近功,正骨亦然。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骨之道,虽以理法为先。然手法亦不可缺。手法即利器。利器在手,自能事半而功倍。
而民间传承之手法与方药。经数代乃至数十代心口相传。集数代人之精思秘验。其技之巧,其效之神,实令人叹为观止。虽理则同一而法之精妙神效则非仅通其理者所能望其脊项也。得之则有乐由心生,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之感。叹其法之简,之妙。正所谓大巧若拙。
绝技在民间,能得其技则知此言非虚。
四、任他说法千万,不外筋出槽骨错缝六字
过去对正骨之理解,甚为浅显。往往偏执于一方。闻得某某理论,亦人云亦云。反阿是穴,宣氏软伤理论,聚焦说,多处卡压说,激发点说,筋缩说,等等不一而足。听之总觉有理,用之也觉有效,然不能融通。心中觉零零散散,茫茫然,不知何求。
而今方悟得,过去所学之理,皆为管窥之见,任他说法千万,不外筋出槽骨错缝六字。此六字乃一本贯万殊之理。真正是千金不换之诀法。自编口诀一首:
筋连骨,骨连筋;
筋出槽,骨错缝;
骨错缝,筋出槽;
摸其筋,求其骨;
摸其骨,求其筋;
上病之病不在上,下病之病不在下。
查其症,寻其根,复其平,求其正。
五、大道至简至易,正骨道理也同样
曾有正骨传人曾讲:正骨太简单了,简单的我都不想说。这句话使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
手法一定要轻,原来遇着使人愁的一二三胸椎,等真正遇到高手,原来只是轻轻转一个或几个圈而己。结合自己原来所学,而今才领悟到,手法越轻,才能越精巧。
手随心动,法由心生。如果手上着力,则手己被控死,法无从生焉,复位自然不精巧。
真正的高境界是被正者不觉用力,只觉医者手轻轻一动似无感觉则疾患己除。丝毫不会有响声。追求正骨有响声者,骨是被强行推入而不是顺势带入。绝非精妙之道。
往往见一些局部肿胀的患者,在局部治疗,用尽办法也不见消肿。此其实为远处筋出槽牵拉所至,病在远端。患处肿其实为远端筋翻后应力集中于此处所致。只在局部消肿或施于手法,但应力仍在,所以肿胀不会消除。如将出槽之筋调正,肿胀当场或隔天即消。
疼痛也然,只在局部正骨松懈肌肉而不顺着筋从远端寻其病源,应力一直存在,即使当时松了,但过几分钟或几天疼痛又开始。最后只得用西医方法封闭。但即使封闭,局部应力仍在,所以有些时候封闭后仍会疼痛。
所以现在流行的手法,都是治其然不治其所以然。
但真正要学会摸骨摸筋,实在太难。得本人有悟性,能下得了苦功,并且得有人教告你什么是筋,筋出槽是怎么回事。凡此种种,不是一言能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