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自觉性才是教研源动力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从理论上讲,对教师进行教研的意义已达成共识,但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教师的教研活动多处于停滞状态,广大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还缺乏理性认识,缺少专业自觉性和自主性,教研的源动力不足。
当前,一些中小学教师已习惯于在上下课铃声中来来往往,以为只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就完成了任务;还有些教师对教研持怀疑态度,认为教研是搞花架子,是流于形式;甚至还有教师将教学与教育研究截然分开,将教研当成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师缺乏专业意识,对工作缺少细致全面的理论思考。教师要有专业自觉性,认识到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每天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课题去研究。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教学中,只有当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活力的生命。教师要成为行动着的思考者,思考着的行动者,不能只低头走路,还需抬头看天,不能甘于做平庸的教书匠,要会教学、会反思、会研究、会实践,还要满怀教育的激情行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
其实,教育研究并不深奥。教育研究的对象来自教学实践,真正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有着研究的性质和色彩。教师要有思考的习惯,要学会对照实践进行思考。反思就是研究。如果教师上完一节课后,不认真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思的话,那他的教学无法走向完美。在深层次思考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积累,可从写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入手,随时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和体会,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和感受。积淀深厚了,就必然引发教师更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只要选准方向、有恒心,就能出成果,并得到认可。
教育的追求永无止境。提高专业自觉性是教师最需提升的素养,是教师教研的源动力。作为教师,要有专业精神,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中的一切问题;要在教学实践中养成敏锐的教研意识,从课堂教学入手,从教学中的小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中寻求可行的教研方法,并把教学思考转化为积极的教研行动,使教学研究真正成为自觉的行为。在教中发展研,在研中促进教,教与研和谐共生,这才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应有的状态。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