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4266,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爱的艺术》。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纳粹上台后迁居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讲课。他善于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方法运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的分析,因此也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自我的追寻》《健全的社会》等。

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 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01
爱的本质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弗洛姆说,爱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动物会不会爱?比如我们看到母兽对于幼兽的呵护,不就和爱很像吗?不过在弗洛姆看来,动物身上近似于爱的东西,更多只是一种生物的本能。但人和动物不同,他超越了动物界,脱离了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和自然母体相分离。同时,人又有理智,可以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认识到生老病死等现象。

所以他会意识到自己独特的分离处境,并因此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孤独。而与孤独相伴而来的就是恐惧,恐惧和外界失去联系,恐惧世界把我淹没,而我却无能为力。所以,对人来说,他的最大需要就是克服孤独感,重新建立和他人、和整个世界的联系。那么,他要如何去做呢?弗洛姆首先列举了三种克服孤独感的方法。

1、纵欲

比如借助毒品或者药物进入到一种恍惚状态,感觉到物我交融,与天地一体。于是在这种极度兴奋状态下,与世界的隔绝也消失了。原始部落当中的许多仪式就是为了达成这种效果,这些仪式的参与者也会借助致幻药物来达到这种状态。到了现代,也有很多人借助酒精、毒品或者性,来达到这种目的。

2、趋同

和一组人保持一致,一样的穿着、一样的风俗,甚至一样的看法。既然我属于这个群体,那我也就不再孤独,这就是趋同。这样的群体,一开始是有血缘关系的族群、部落,到后来发展出民族、国家。到了今天,我们依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排解孤独感。

3、创造性的劳动

就像画家创作一幅画,或者木匠打造一张桌子,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和他的对象合二为一,人和世界达成一致。比如中国古代,就有“艺术家在作画时应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说法,其实就是指弗洛姆所说的这种创作者主体和对象客体的界限消弭,互相统一的状态。

可是在弗洛姆看来,以上三种途径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孤独感,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为什么?先说纵欲。通过纵欲的方式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药劲一过,人就清醒了,孤独感再次浮现,所以纵欲者不得不一次次重复这个过程。更要命的是,我们所处的文化并不鼓励这种纵欲方式,酗酒和吸毒会让人产生愧疚和负罪感,加剧他的孤独感,得不偿失。

趋同看起来效果很持久,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人失去自身的个性,活得像一个机器人。为了不再孤独而放弃自我,这是错误的。而且依附一个群体而获得的安全感其实是虚假的。这种途径也是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那本书中极力批判的。

而创造性的劳动,这个是很积极的态度,弗洛姆对此也很认可。但问题是,这只能解决人和物的统一,而不能带来人和人的统一。所以终究还是有缺陷。那么,到底什么方式,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全面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呢?弗洛姆说,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爱。只有爱,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实现新的结合,并真正克服孤独和恐惧,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也正是爱情的本质。

02
如何辨别真正的爱

那么,是不是人和人的结合就可以称为爱情呢?我们怎么才能辨别出真正的爱呢?对这个问题,弗洛姆认为,我们显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和人的结合方式其实是不同的。这也是一个定义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爱情定义为“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成熟回答”,那么就肯定会有相对不成熟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被称为“共生有机体”的形式。

比如,在生物范畴内母体和胚胎的关系。胎儿是母亲的一部分,依赖母体,也从母体获得安全感;母亲保护胎儿,自己也因胎儿的存在而升华。而在人际关系中的共生结合中,这种互相依赖往往是心理性的。

弗洛姆指出,对于缺乏自我生存能力的胎儿来说,共生当然是必要的。但对于人和人的结合来说,这种关系就不那么美好了。因为它会让人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共生有机体的结合有两种形式:消极的和积极的。消极形式就好比胎儿,必须依赖保护者才能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否则就没法生存。这种人从来不做决定,不进行任何冒险,缺乏主见,惟命是从。他从不孤独,也从不独立。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未出生的胎儿。

至于积极形式,那就是致力于控制对方,把另一个人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而摆脱孤独。这种人不能失去自己控制的对象,否则就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力量。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关系常常把自己伪装成爱,但弗洛姆却说这并不是爱,因为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双方都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和完整。

那么,既然共生关系不是爱,真正成熟的爱又是什么样的?弗洛姆说,那就是在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两个人的合二为一。这种爱情是积极的,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帮助人克服孤独与恐惧,但同时又能让双方保持对自己的忠诚。这样的爱情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双方在互相给予的过程中唤醒了彼此内心的生命力,并获得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爱情的美妙之处。

弗洛姆又提出,这种积极的爱,还要具备爱的四种基本要素,也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你就应该关心他,而不是漠视他。爱情当然也意味着责任心,意味着一生相许誓言背后的担当,而不是一场可以随时退场的感情游戏。但相爱的人也应该互相尊重,否则爱情就要沦为控制和奴役。

爱一个人,就该尊重和接受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一味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真正的尊重基于彼此的了解,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那关心和责任也都会是盲目的。才认识几天的恋人就谈什么山盟海誓,只会显得空洞可笑。同时,也只有爱情可以让人真正深入了解一个人。

从弗洛姆对爱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所说的爱并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情爱,而是包含世间一切人与人的积极结合。不管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男女之间的情爱,还是对全人类的博爱。因为在这些爱中,上面所说的四种要素都是齐备的,只是各有突出而已。比如在母爱中,关心的要素表现最突出。就像弗洛姆在书的一开始强调的,爱不是一个对象问题,而是一个能力问题。一个有能力爱的人,不但可以爱一个人,比如他的孩子、恋人,也可以爱周围的人,甚至全人类,这就是博爱。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呢?那必定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懂得给予和付出,懂得关心、尊重和认识他所爱对象的人。这就要求他首先发展自己的人格,发展一种创造性倾向。这样的人,内心可以孕育和创造出爱,才能不断给予他人甚至整个世界以爱。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爱就等同于被爱。而只有经历了成长和发展,他才会明白,爱不仅仅是被爱,更是主动去爱他人。这也是弗洛姆为什么把爱称为“一门艺术”的真正原因,因为它的成熟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03
怎样实践爱

在弗洛姆看来,爱是一种个人的体验,只有自己去探索。不过,既然爱可以被看作一门艺术,那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原则的。

首先,爱情作为一门艺术,也和绘画、雕塑这些艺术一样,需要一些共通的基本的条件。弗洛姆归纳了四点:一个是纪律,意思是你对自己有要求,不是凭一时兴趣,把谈情说爱当成一场游戏,如果这样,你的爱情不会成熟。第二个是集中,也就是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第三个是耐心,就像艺术家雕刻一个塑像,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怎么行呢?最后一点,是极大的兴趣。如果你对一门艺术没有热忱,那你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的。

所以,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你要掌握爱情这门艺术,就必须具备纪律、集中、耐心和兴趣这四个条件。但是,掌握爱情艺术也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弗洛姆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要克服自恋。所谓自恋,并不是自爱,而是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不能客观地看待世界,也不能平等地对待别人。

比如,一个妇女打电话给她的医生,想当天下午去看病。医生告诉他今天诊所很忙,没空。结果那个妇女说“可是医生啊,我住的地方离你的诊所才五分钟的路”。问题在哪里?就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离诊所近,和医生忙不忙没有关系,而是认为自己有时间,所以医生也应该腾出时间。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经常碰到这种自恋倾向的人,只是程度各有不同罢了。弗洛姆认为,自恋倾向对爱的伤害是很大的。因为既然只有“我”才是唯一的现实,别人自然只是我用来满足自己的对象罢了,为什么要关心和尊重呢?那么,怎么才能克服自恋?

弗洛姆说,这就要求发展你的理智和客观性,同时,要把爱情看作一种信仰。弗洛姆说的信仰,并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建立在自己人生基础上的一种信念。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人格的核心部分,自己拥有的生命和人的尊严不会改变,相信自己的爱情可以唤起别人的爱,这是爱的基本条件。同样,我们也要相信别人,相信他们有着自我发展、并逐步掌握爱的潜力,这样我们才能在爱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而不害怕自己被伤害。

相信他人,也意味着相信人类,相信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有能力建设一个以平等、正义和爱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这种信念,正是弗洛姆一向秉持的人本主义理念。当心中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就自然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实践爱、创造爱,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爱。我们会发现,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和给予。我们不会再把爱当成给了一个人就不能给别人的私有品,而是可以自豪地对所爱的人说,“我爱你,就是在你身上爱所有人,爱整个世界”。

(0)

相关推荐

  • ​【原创】朱若琦:品读经典 ​滋养人生

    编者按: 多年来,常德市一中鼓励教职工读教育原著,写教育心得.2020年度常德市一中教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刚刚结束,老编特意推出部分获奖作品,以飨读者,希望大家喜欢,原创作品,欢迎纸媒采稿. 品读经典   ...

  • 二月的最后:《爱的艺术》

    这本书看得很慢 从1.31号拿到书 到今天才一口气读完了 初读时觉得有些部分艰涩难懂 所以就一直装在包里 想着有空时慢慢再去读 偶尔睡觉前翻几页 坐车时再翻几页 到今天全部看完 细细想来很多片段还是让 ...

  • 《爱的艺术》|一部爱的科普指南

    文|水面清溪 我的前任老板曾经把<爱的艺术>当作礼物赠送给公司所有的已婚同事.对于为人父母.子女.夫妻,如何在生活中学习爱和发现爱,这本书的信息量是足够的.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是20世纪的哲 ...

  • 弗洛姆《爱的艺术》

    人们常常把坠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成熟的 ...

  • 美添音乐 Everyday music 《给你》

    154 美添音乐 Everyday music 第154添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 --弗洛姆<爱的艺术> 歌名:<给你> 歌者:陈奕迅 词曲:词:李焯雄  曲:陈奕迅 流派:流行 ...

  • 暗恋别人后,我发现我不懂爱

    摘要:掌握了爱的艺术能力的人,才会真正爱别人. 有喜欢的人 近期我一不小心开窍,喜欢上了一个人,可惜是单相思. 我处在单恋煎熬中,被焦灼感包围着,想着读书解闷.遵循着某种未知的本能冲动,我看起了一本被 ...

  • 《先天后天》—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5016,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7117,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系统之美>. <系统之 ...

  • 《自然选中》—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自然选中>. 马克·范福特,荷兰阿 ...

  •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4033,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说谎心理学》—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4359,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取悦症》—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5889,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潜意识》—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4622,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决策的艺术》—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5951,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高难度谈话》—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3715,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