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男孩︱10岁骑行西藏2000公里,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这么做!
一、硬核,10岁男孩骑行西藏2000公里!
暑假临近尾声,孩子的假期生活也分出了伯仲,一对杭州父子23天骑行西藏2000多公里,以硬核的方式,为这个假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成都出发,父子俩一路经过雅安、新都桥、巴塘、芒康……直到拉萨;其间翻阅12座4000海拔以上的高山,2座5000海拔以上的高山;跨越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旅程风景绝美,路途却十足艰辛。
这一趟西行之路,即便作为成人如果能够坚持下来,已属于不容易的事儿,更别提一个才10岁的孩子,不由不令人惊叹,“硬核”二字,成为众人对这对父子最佳的赞誉:
硬核父亲!硬核孩子!硬核旅程!
二、硬核本质,源自家长舍得让孩子吃苦
这几年,家长带孩子骑行体验生活的事迹屡有报出,也许旅行风景太美,实际行程太艰辛,每一次报道出来,都会引发众人感慨。于是,在认可这种旅行方式能够培养孩子坚毅精神的同时,也引发了另一种争议声音:
带孩子骑车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带孩子用双脚丈量土地,还是把孩子扔进苦水里去折磨?
孟子有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一趟旅行,也许从时间上来说,它在孩子的生命长河里占比时间实在太短暂,可如果从带给孩子的生命意义而言,只坚持走完全程,就足够孩子用一辈子去铭记。
·在路上,突破自我,找到信心
这对一路西行的杭州父子,孩子叫陈正,今年十岁,开学将入读读五年级,父亲陈建辉对于此行的设计初衷坦言,其实目的并不高大上,纯粹带着孩子体验生活,看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学会在困境中突破和超越自我。
回顾这一路历程,儿子的表现令做父亲的他感到骄傲:
骑行第二天,84公里全上坡路段,让他们筋疲力尽,可儿子咬牙坚持了下来;
骑行第5天,儿子腿疼,喷了云南白药也无济于事,又遇低温天气,稍事休整之后,儿子完成了后半段行程;
骑行11天,从 巴塘到芒康,海拔突升,大段路程都是塌方滑坡泥石流,逆风、下雨、缺氧、受冻到失去直觉,儿子没有说要放弃。
骑行13天,路遇雨雪、冰雹和闪电,气温骤降、浑身湿透,天气让人崩溃,可儿子始终跟着父亲坚持前行。
……
作为父亲,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无处不在的危险隐患,陈建辉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也后悔自己为何要带孩子来这里受虐,他也心疼孩子年纪小小却一路跟着吃苦,可他又欣喜看着孩子在一路上的成长表现,以超越同龄人的顽强意志,不言放弃,一次次跟着自己做自我突破。孩子的这份坚持,同时也给了父亲极大的精神鼓舞。
在日记里面,陈建辉说:“我终于找到了此行骑行的目的,孩子们在不断地突破自我,也找到了信心,他们的经历让他们更加阳光向上。”
再多的说教都抵不过一次实践经历,这一趟不同寻常的远行陪伴路上,孩子接触过的人,遭遇到的事,是他们宅在家里永远悟不出的大道理!
·在极限中,培养契约精神,成就规划人生
去年,一位山东的爸爸骑摩托车带10岁女儿历时17天,跨越三省,完成了4500公里的旅行。一路上风餐露宿,女儿甚至不小心脚受了伤。
行程结束,采访中,女孩告诉记者:虽然出发前,她对未来艰苦旅行有思想准备,可身处其中,她也曾多次因为艰辛产生过放弃。可每一次念头来袭,一想到与父母之间的约定,她仍然坚持了下来。
在总结这段旅行带给她最大的收获时,女孩说:我达成了与父母之间的约定!
优秀的孩子,都有契约精神;而一个有契约精神的孩子,他更具规划力与行动力。他们大多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无论现实是难是易,他们都会制定成为目标,努力去达成。
也许成功并不一定在前方招手,但是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有规划的孩子,在朝着目标方向前进的路上,有契约精神的孩子,从不会错失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在危险困境里,感悟生活真谛,懂得什么才是真幸福!
父母所有的努力,都希望带给孩子幸福生活,可往往发现:生活在优渥条件里的孩子,对身边的幸福却不知足,不以为意。
2018年,福建洪舒靖父子俩,也是一辆摩托车从家乡出发,历经44天,一路向西到了西藏拉萨,并且行程的规划,都有12岁的儿子来设计完成,父亲则做好后勤保障。
这一路,看过无数绝美风景,这一路,亦是体验着艰苦而行。遇到塌方、泥石流是家常事,走投无路的时候,藏民的留宿,让他们深为感激。等第二天取车一看,才发现车身裹着厚厚的一层泥浆,真是险象环生。
在总结旅行的意义时,这位父亲说:“我和儿子不仅一起见证了祖国的壮美,也一同经历了生命的危机,感受到人性善良的本质。”
儿子却感慨:“在爸爸的陪伴旅行之后,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在危难的时候,才最能感受到什么叫幸福。”
幸福,由心而生。孩子唯有敬畏生命,感恩生活,才能用最朴实的心态,把每一天过成是诗。
三、透彻吃苦深意,培养硬核孩子!
每一位硬核孩子的背后,其实都站着一对硬核父母,他们内心坚定、他们热衷思考,他们用力生活,不佛系,不认输。与此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孩子成长。
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条件用吃苦旅行的方法伴孩子成长,但对孩子的吃苦教育,却是每一位父母都可以身体力行的事儿,了解吃苦教育的深意,助力孩子更好成长。
·真正的吃苦教育,是融入生活的体验
这个年代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物质优越的家庭里,孩子从小宠爱等身,难免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性。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肯吃苦,往往是父母看到孩子身上出了问题,才才着急“逼”孩子去吃苦:
父母不顾孩子意愿,不衡量孩子的承受能力,就通过各种培训机构、各种训练营,甚至是刻意营造人为环境逼孩子适应,孩子内心不接纳,效果适得其反。
真正的吃苦教育,不是给孩子挖坑让他们跳下去,而是给孩子勇气,教他们跨过一道道沟壑继续努力。
父母从小舍得放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有能力的孩子,才更有迎面困难的信心。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真正的生活,需要自己扛起!
说到底,吃苦教育背后显现的是父母的价值观。
·真正的生活体验,是能够带来美好的情感收获
孩子待在温室里太久,容易脱离现实,吃苦教育在让孩子接触到真实生活本相的时候,也应该让孩子在情感让得到认可和共鸣。
美剧《纸牌屋》里有一句台词说:“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是徒添折磨。”
真正的生活体验,虽然劳其筋骨,会让孩子感受到与平日生活的迥异,但在内心中却能够让孩子收获美好的、积极的正能量。
真正的生活体验,不是一棍子将孩子打趴下,让孩子承受生命无法承受的困难;真正的体验,是唤醒孩子内心的感知,让孩子愿意为之自我改变!
一个唯有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孩子,在未来,才能真正担起“硬核人生”!
80后小妈,育男宝一枚,自称诺妈。
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读书、写作、遛娃,
笑看窗外事,静写心中文。
诺妈微信:muqing79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