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思维,还是总经理模式?
同样是作为企业高管,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思维模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董事长的职责,是站在企业的战略高度,对未来发展做好长期规划,同时要选好总经理来把这个战略落实下去。而总经理,除了协助董事长完善战略规划外,更需要在实践中把战略转化为战术,并要不断去解决业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企业初创的时候,业务规模比较小,一般都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从战略到战术,从规划到执行,都是一肩挑。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事无巨细的模式已经无法保证效率,这就有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工,有些集团化企业还会有很多位总经理。
如果说投资就是创业,那么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选好自己的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面对一个业务简单清晰的企业,兼具董事长的思维和总经理的模式,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研究的是数百上千亿规模的上市公司,内部还有好几个业务条线,又想提升高度又要深入问题就比较难了。
个人投资者,时间、精力、专业、资源等方面,在市场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再怎么勤奋,仅仅靠自己的努力,对行业和企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是难与机构相匹敌的。对需要适当分散的投资者来说,每增加一只股票,就相当于研究精力提升一倍。如果每只股票都深入到产品细节,即便是全职投资者,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除了少数天赋异禀者之外,是无法面面俱到的。
在雪球上,我们能看到一些投资人,研究的领域有十数个甚至更多,一年发出来的文章中,剖析的个股数十上百个,从文章到研究标的都是高产。这样的ID背后,如果不是一个团队在配合,只是个人来完成,其研究的深度是很难有保证的。这些作者往往还是有比较长的投资经验,而对那些刚入市没几年的新人来说,一年能跟踪两三个企业就已经不容易了。
我自己常年的持仓股票,大致在10只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保险、地产、家电和白酒,在行情处于明显上升期的时候会加入券商,今年才开始买入猪企。为了打造这几个能力圈,我用了十多年的努力。现在每天用于研究这些企业的时间要超过10个小时,还要拿出一些时间来培育新的能力圈。老能力圈的巩固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新的难点,而新的能力圈创建中,也经常会遇到完全超出自己知识储备的问题。
我也曾经尝试过,希望对每个企业都能做到深入骨髓的理解,但有一次与一位前辈聊天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老先生是白手起家的,厨师出身,后来开了饭店,因为饭店搞起了海鲜批发,再后来因为海鲜批发搞起了海水养殖。他的名下有七八家酒楼,一间有十几个分支的连锁海鲜专营店,还有好几家养殖场和一个捕鱼船队,水产贸易已经做到南美洲了。
他有这么多生意,但平时却基本上不太过问业务,用他的话来说“看好账,管住人”就可以了。这六个字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投资人要是能对企业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当然最好,但即便一个企业的董事长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投资必须要抓住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钱”和“人”,其他部分能深入最好,但与其面面俱到却都浮皮潦草,还不如把“钱”和“人”的事尽量研究清楚。
我的投资体系是在这之后,开始完善起来的。那种深入问题细节的总经理模式,我没有能力在十多只个股上都做到,但以战略为核心,以“钱”和“人”为主要观察点的董事长模式,对我来说更切合实际。“信不过的帐不看,信不过的人不投”,由此我放弃了很多暴涨的机会,但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遭遇过大幅亏损。
总经理模式,是问题还没发生就能够提前预判,但我们毕竟不是企业内部的核心层人员,再怎么深研,等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都已经很严重了,这个“总经理”是很难当的。
董事长思维,是等问题出现后再考虑投资进出的,这和我的“左侧买入,右侧卖出”原则完全匹配。(所谓“左侧买入,右侧卖出”指的是在股价低于判定价值后便开始买入,不管是否已经到底;而在股价超过判定价值后开始卖出,不做提前预估)但这种模式不太适用于那些背景复杂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会毫无征兆地突然暴雷出来,这个时候的右侧卖出损失就会很大了。
一直以来,我更喜欢买龙头企业的原因就在于此,龙头股一般都不会是涨得最快的那个,但会涨得最稳,波动也相对会小一些。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持有几年的收益,并不比那些行业内的成长股收益少。
银行、保险、地产、家电、白酒,这些都是可以算大账的行业,更匹配董事长思维。而医药、科技等行业,看战略就不如看产品了,往往几个核心产品的表现就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这是想不当“总经理”都不行的,而且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不是投入精力就能保证产出的。
当“董事长”还是当“总经理”,或者想二者兼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是投资的精彩之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提升自己的战略高度,从“钱”和“人”来切入,相对会更容易着手。除非是有一定的从业背景,否则想做“总经理”还是比较难的,而且细节看得太深入,在高度上反而容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