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处事智慧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谁谓河广,一苇航之;以近知远,以小知大。谁谓山高?一览无遗。有的人活得畅快惬意,有的人活得窝囊失意;有的人活得潇洒放达,有的人活得拘谨困顿。原因何在?四个字:处事有差。本书教你明辨的哲学。
深谋远虑
由深谋远虑而致大清三朝鼎盛,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康熙皇帝可谓是帝王中的智者。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最为富庶强盛的时期。制造这个“三朝鼎盛”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康熙大帝。
三朝鼎盛,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却是惠于康熙的深谋远虑。
为使大清的江山长治久安,康熙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确定皇位继承人人选上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初他是按“嫡长继承制”确定太子,“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康熙也免不了这个俗。但经多年的考察,所立的太子并不太合他的心意。怎么办?在废掉皇太子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谁是皇位继承人,这似乎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当康熙把二阿哥这位皇太子废掉时,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皆拉帮结党,群起觊觎大位,雍正却做了个局外旁观者。然而正是他这种隐忍不发的态度,吸引了康熙的注意力。
康熙皇帝9岁登基,由于在位时间长达61年,早年所立的二阿哥又不成器,大阿哥又有勇无谋,他也感到左右为难:若传位给年长的阿哥,这些阿哥年纪都在50岁左右,不但无法久坐皇位,而且在精力体力上都难以胜任日理万机的繁忙;若传位给年轻的阿哥,又怕年长者不服,会演变成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悲剧。
康熙虽说对四阿哥雍正并没有特殊的好感,但他看出雍正最重视的美德是正直和诚实,而且对自己以及家人的要求甚严。在废除二阿哥太子位时,雍正能够独立于众阿哥之外,做一个局外旁观者的举动,使得康熙皇帝为之心动。
更令康熙心动的是雍正的第四子弘历。这是他一百多个孙儿中的佼佼者,虽然年少,却见识过人,颇有雄才大略。
在康熙看来,从儿子中选太子,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渡,关键的是要选一个优秀的第三代,既优秀又年轻,才能永葆大清的江山。康熙的预见力由此可见一斑。
做人讲脸面
为人处世学会给人面子,自己不失面子,事事都做到得体。
金庸的《碧血剑》中有一段描写:“丁游再是用力一扯,自己右臂上咯的一声,险些扯脱了骱,急忙放手,见袁承志却似毫无所觉,知道对方武功比自己不知要高出多少,适才若是乘势反击,自己早给丢下山谷之中,但他顾全自己面子,令旁人丝毫瞧不出来,不禁顿生感激之意,大声说道:'好,你做盟主很好!’说着拜了下去,袁承志连忙还礼,心头也喜欢这大汉莽得可爱。”
袁承志为丁游保全了面子,丁游就对袁承志产生了感激之情。面子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人做人讲脸面。这类事例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随处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胜枚举。
中国人一般做人的道理,就是要学会不待对方开口,察言观色地去领会对方的意图。无论是官场、商界还是江湖上,人与人的交往都是要看对方面色行事。下级对上司,绝对要看面色,就是对那些有头有脸有字号的人物、八辈子也扯不到一块的人物也不能轻视,也要给足面子。商界中,虽然公司大、资产多,但对生意场上的伙伴也要给够面子,否则,别人釜底抽薪,弃你而去,那时才叫苦也。
中国人做人是用脸面来形容的,脸面是表面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因此完全是摆给别人看的。因此“做”人是为别人而做,当人与人之间表示自己是诚意而不是表面功夫时,即不是“面子”活儿时,往往会赌咒发誓,说自己是真心实意,甚至会说“你若不信,我可以把心掏给你看”。以心来代表真实的人,自然要到关键时刻才能显示并加以区别。
因此,在中国,在大家都讲面子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如何使双方都有脸面。
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用脸面和内心,表达出了交往是内外有别的。
切戒沽名钓誉
沽名钓誉不可为,失掉名节亦可悲。沽名钓誉,实在是害人又害己。《左传》中记载宋襄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君是一个典型的沽名钓誉之徒。本来国力比较一般,却老想争当霸主,又想“以德服人”,威服诸侯。打仗时,他下令,“不擒二毛”,即不要追杀那些头发、胡须有些发白的中老年人,这样好显示他的德行。
更为可笑的是,他与楚军争霸,楚军正在渡河,他的部下出谋划策,要领军趁楚军渡到河中之机,一举击溃楚军。宋襄公却说,这种做法不仁不义,他要等楚军全部渡过河,摆好阵式才交战。其结果可想而知,楚军把宋军打得大败,宋襄公也受了箭伤,不治而死。可怜许多宋军士兵,都成了宋襄公沽名钓誉的冤死鬼。
秦末之时,楚汉相争。楚霸王最初优势明显,曾有数次良机可以擒获和杀死汉王刘邦,但他却沽名钓誉,不肯采纳谋臣范增的妙计,致使刘邦得以做大,最后反致失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实在是历史教训的精妙总结。
沽名钓誉,实际上是名利之心在作祟。有人沽名钓誉,不过是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奁中待时飞”。有的人沽名钓誉,不过是为了吃小亏,占大便宜。
沽名钓誉之徒,最为典型的,也最有欺骗性的,是金庸笔下的岳不群(《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掌门人)。
此君常以正人君子自居,在江湖侠道上也做了不少抛头露脸之事,赢得正人君子们的信任。其身姿也颇能迷惑人:面带和善,浓眉高鼻,身手矫捷,如“临风玉树”,仿佛是个正人君子。但实际上他在沽名钓誉上肯下本钱,本领也高。满口仁义道德,言必称名门正派。为学辟邪剑谱,才暴露了其本性,为争江湖霸主地位,练出绝世武功,不惜自宫,抛妻弃女,残害同道与弟子。不男不女,危害武林,差一点被他夺得了武林盟主的地位。好在令狐冲吉人自有天相,练出一身傲视群雄的本领,才使岳不群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
对于沽名钓誉之徒,鲁迅曾做过尖锐的讽刺,他说:“我看中国有许多知识分子,嘴里用各种学说和道理,来粉饰自己的行为,其实却只顾自己一个的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见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过去,像白蚁一样,而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条排泄的粪。社会上这样的东西多,社会是要糟的。”
力戒沽名钓誉,才能以平常之心对待人和事。
勿中离间计
离间计,是利用敌人内部的一些矛盾,如君主的多疑,政局的不稳,臣僚贤愚有别,待遇不一等各种可以利用的矛盾,施放出风声和传言,使敌人内部互相猜疑,形成内耗。
历史上的离间计多如牛毛,很早以前人们就使用了离间计。汉高祖刘邦在争夺天下之时,屡屡打不过项羽,项羽是西楚霸王,他主要是依靠了手下的大谋士范增。此君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令刘邦非常头痛。于是刘邦便采用了离间计去对付范增。项羽派了一个使者去刘邦那里议和,刘邦的谋士陈平备上好酒好菜,一见使者,装着吃惊的样子说:“我们主公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说完,他让人撤去酒席,很冷淡地对待使者。使者回来告诉了项羽,项羽虽然英雄,却多疑,便对范增产生了怀疑,后来许多事都不听范增的计谋。范增无奈,精神压抑,得病而死。除去了范增,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
又如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一世。汉司徒王允,深为愤恨,知董卓倚仗大将吕布,用计离间二人,唆使吕布杀掉董卓。
流言可以杀人,离间计就是利用人们的流言蜚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代社会,离间计不断被运用,只不过人们未加注意罢了。
离间计的使用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杀伤力又特大,对于那些整日处心积虑想往上爬之人,或是在生意场上不甘雌伏,想乱中发财的人,更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制胜法宝之一。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三国时曹操第三个儿子曹植赠别白马王彪的诗句,形象地描述出被人猜忌离间的无奈。他空有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处,最终忧郁而死。
许多有真才实学者,倘若清高自傲或托大,便难免灾祸缠身。若是恃才自傲,就等于是捅了马蜂窝。那些无才但又要往上爬之徒会冷不防给你施放一支冷箭,叫你顿时落下马来。这支冷箭,一定会是离间计。最有可能是写一封信,寄给你的上级单位,内文自然是对你很不利的内容;也有可能是通过关系,呈述给你的上司,说你如何如何。总之,要挑拨得你的上司七窍生烟,五孔冒火,将平日欣赏你才干的想法丢到爪哇国去,而换上一副对你憎恨的心情。
勿中离间之计,这是智者的人生忠告。
百姓中的离间之计,虽不足惧,但扰乱人心,影响视听,亦是可恶可憎,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长舌妇,带给周邻的,绝不是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勿中离间计,对于头上有官帽之人特别重要,你中了离间计,很可能就会出现人才远、小人亲的局面。整日被阿谀奉承所包围,哪怕你英明无比,也照样要落入孤家寡人之境地。
明辨是非
魏颗解释说:“父亲平日多次嘱咐我要将此女再嫁,临终前却嘱咐我们要用她殉葬,这显然是昏乱之言。我们是孝子,应听从父亲比较明智时的话,不应听从昏乱之言。”
于是,他将祖姬择人嫁了出去。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明辨是非。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明辨是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可能聪明一辈子,一定有糊涂的时候,年龄大了,还有昏聩的时候。即使是智者,也难免会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将上司、领导的糊涂之语视为圭臬,视为“一句顶一万句”,拼着命去执行,结果就会犯下大错。
明辨是非,看似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却较难。难在什么地方呢?首先难在“明辨”上。古往今来,是非众多。“有天下之是非,有人人之是非”。对于是非,大多有畏惧之心,故有“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一说。对于是非判别,更是为难。汉代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自己“死日是非乃定”。唐代诗人杜牧有“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之叹。原因何在呢?就在于社会上混淆是非的人太多。比如贼喊捉贼就是混淆是非。还有人学着其祖师爷赵高那一套,指鹿为马,也是混淆是非。是非混淆太多了,辨别是非就难上加难了。
明辨是非,还难在与自己利益相关之事上。有人见了是非,首先想到的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他跑得一溜烟,唯恐是非沾上了他的边。有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信奉的是“闲事少管,走路伸展”。明辨是非,是要眼明、肚明、心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到头来,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给祖先丢人现眼,还使自己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摘自《洞察力》 范勇 著 天地出版社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