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从日常观察中培育教育“洞察力”

安徽  高维公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善于进行课堂观察,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授课效率;还需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洞察其道德认知、思维方式、意志状态等,从而把握教育契机,掌握学生真实的认知、情感状态,为采取及时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观察一:早读课前,语文课代表来报:A同学昨天有没做作业。一位班干部说,你为什么不惩罚他呀?其实我已经找他谈了好几次了。每次他都表示一定改。可是不用一天,作业照常没做。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他的回答很意外:爸妈离婚了。同学补充说:他的新妈妈不管他的,只管自己女儿的。

观察二: 中午,一个小男孩在操场的空地上打滚,我说:“小朋友不要在地上打滚,把衣服弄脏了,妈妈洗会冻着手的。”孩子说:“妈妈不会洗的,奶奶洗的。”我说:“奶奶洗衣服,我们更应该疼奶奶呀!”不料那个小朋友连忙说:“是洗衣机洗的!”我当时愣住了,旁边走过来一个高年级的小女孩,我请她说,她想了想:“你奶奶不把你的脏衣服先进行搓洗,再拿到洗衣机里面去洗,衣服能干净吗?”小男孩摸摸头,说:“反正也不是奶奶洗的。”说着跑了。

观察三:周三语文课,我上《和时间赛跑》这一课的时候,当我们读到“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就是到天堂里去了。”“天堂?天堂是哪儿?”“天堂就是非常非常美好的地方。”一时间,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活着都没有意思,还不如到天堂里去呢。”一个小女孩弱弱的说,她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突然之间,我的心情变得凝重起来,我不知道该怎样走进孩子的世界里去。

观察四:上《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我让孩子们交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时,我以为一定也会出现书中的情景,可是课堂却很冷清。我从好几个孩子的眼中读到的竟是一种诧异。于是我做了调查,班上有十八位同学没有过生日聚会,十五位同学没有得过父母的祝福,十二个同学没有收到过生日礼物,三位同学竟称从没有过个生日。当我问孩子们是否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过父母的礼物时,十五个孩子表示父母没有过惊喜。

观察五:下午,在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几个孩子在一起闹着,我走过去,发现一个孩子在纸片上写着:“高老师,大笨蛋。”我很惊讶。我想起来了,前些天,我在这个班上课的时候,这个孩子在下面玩小动作,我走过去,在他的旁边站了站,并请他把手拿给我看。他把东西藏在了抽屉里,我看了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就走了。想不到,我那善意的提醒竟只能收到如此之效。

儿童具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尤其是小学生,在上述观察片段中,作业问题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情感的伤害;小男孩弄脏衣裤是对奶奶劳动的误读;“天堂就是非常非常美好的地方”,折射出当下孩子生命教育的凝重;孩子的生日调查、纸片上的文字则是显现教师教育判断上偏差。

教育洞察力作为教师专业知识、信念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的衔接,是教育教学实践智慧的起点,决定着教师能否做出有效的教育教学决策。今天,中小学生的教育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学校里,教师仅仅作为授业者将会遭遇更多的问题。学生是一个生长着的生命体,传道、解惑与授业之间愈来愈紧密联系。如果我们把教育仅仅作为说教,那么很可能真正的教育机会就被屏蔽了,隐藏了;如果我们把教育重点看作是“禁止”“评比”之类,那么痕迹化管理或许也就成了形式主义的代名词。

教师的教育洞察力的形成是基于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理解,通过积极的观察与思考,捕捉有效的教育信息,真实感受学生的行为动机和态度,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形成科学的教育立场奠定基础。因此,就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增强教师敏锐的教育“洞察力”培育,对改进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