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一年不出境,全球免税市场就变天了?
作者:郭鸿云
中国游客有多能买?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数据,2018年全年中国游客在国外花费达到2773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另有预测显示,中国游客2019年境外消费将超过希腊GDP。
然而,疫情的到来,中国游客海外出游和消费的脚步戛然而止,从2020年初到2021年初,为防控疫情中国国内出境游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受波及的不仅仅是旅行社行业,以往红红火火的免税业,也因疫情影响和中国游客的缺席而面临困境。韩国两大免税店乐天及新罗撤出仁川国际机场,则是这场困局的最直观体现。
01
韩国免税业终于“熬”不住了?
在谈韩国两大免税店撤出机场前,先分享一组数据。据韩联社报道,疫情以来韩国免税店游客数大跌,今年1月只迎来34万3983名访客,是2020年1月疫情初期游客数(383万7445名)的十分之一。
断崖式下跌带来的“恶果”就是韩国的两大免税企业不得不开始收缩业务。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随着2月28日在仁川国际T1航站楼的经营到期,韩国两大免税店乐天及新罗将撤出机场,不再续约。
相关信息显示,T1航站楼是仁川机场最大的航站楼。其中乐天免税店在经营酒类和香烟的区域,新罗免税店的区域则包括化妆品及香水、烟酒、服装杂货等。这两家免税店占地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占整个免税区域总面积的三成。
来源:央视财经
韩国免税店协会曾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韩国免税店客流量锐减,全年客流量为1066.9万人次,仅为2019年客流量的22%。总销售额为15.505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同比也减少37.7%,这也是韩国免税店销售额1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仁川机场免税店销售额暴跌95%,而此次撤店,原免税店员工中有500人将面临失业。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韩国免税业受打击严重,支撑其现有收入的最大消费群体依然是中国消费者,尽管因为疫情防控需求无法走出国门,代购成为国内消费者购买韩国免税品的主要渠道。有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免税品消费94%来自外国消费者,其中中国人的消费占免税店总销售额的93%。
对于此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免税店退出机场,全球范围内受疫情影响下韩国不是唯一的个例,这从侧面说明了国际航班市场的惨淡,比如欧洲5大机场,在2020年旅客吞吐量损失了2.5亿人次。法兰克福降幅最大,达到了73.4%。而对于传统的出境免税特别是机场免税来说,没有旅客出境了,自然也就没生意了。
根据《经济学人》报道,去年全球免税店销售额在2019年度基础上跌了近三分之二。而2019年时全球免税店销售额在860亿美元左右,预计在2025年以前市场都难以再回到这个水平。
对于全球免税企业而言,自然也受到严重影响,除了乐天与新罗,过去6年连续排名第一的瑞士公司Dufry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也暴跌至15.87亿瑞士法郎,降幅达62%。Moodie Davitt Report的报告则称,中国中免集团已经超过瑞士Dufry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零售商。回顾2020年,可以看到被提起最多的是海南离岛免税,这个市场也是目前全球免税市场最火的。
02
国内外免税业历经 “冰火”两重天
以春节假期为例,海口海关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销售离岛免税品114万件,与去年春节期间相比增长225%;销售金额9.9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春节期间相比增长261%。
而这只是海南离岛免税发展势态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7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包括提高离岛免税购物限额,从5000元/人放宽至10万元/人,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免税商品品类增加,从38种增加至45种,大幅减少单次购买数量限制等,为国内免税业“翻身”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省离岛免税店销售总额超320亿元,尤其是2020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后,销售额大幅增长,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海南离岛免税店日均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2倍多。
如此巨大的成长空间也带动了国内免税企业的快速恢复与成长。以已经跃居全球第一的中国中免集团来看,根据其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4%,实现营业利润96.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07%。而这最主要受益于疫情期间出境消费需求回流以及国内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发布实施。
中国中免集团2020年报业绩快报截图
而在海南市场,中国中免也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席位,中免集团销售系统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12月14日,中免集团经营的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琼海博鳌市内免税店和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4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金额(含有税)超300亿元,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这样的业绩在疫情阴霾笼罩下的旅游上市企业中实属难见。根据中国中免披露的信息,目前其已经在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柬埔寨设立涵盖机场、机上、边境、外轮供应、客运站、火车站、外交人员、邮轮和市内九大类型的200多家免税店,成为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
这样情况下,中国中免仍在加速扩张,2020年收购海免51%股权,做实在海南本地的龙头地位,2021年又分别于2月22日和2月23日对外投资新增中免集团济南国际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和烟台中免免税品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持股比例均为51%。业界分析,此次合作,或为中免集团未来在山东省机场免税店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目前,国内拥有免税资质的企业共八家,分别为中免、日上免税行(已被中免收购)、海免(已注入中国国旅)、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以及去年才拿到牌照的王府井集团。仍在申请的企业就不胜枚举,包括众信旅游、鄂武商A、岭南控股、欧亚集团、步步高、绿地集团、格力地产等企业都表露过计划或者正在申请牌照中的消息。眼馋国内万亿免税“蛋糕”的玩家们都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来源:中免集团官网
03
疫情后全球免税格局还能重回往日吗?
在国际免税市场备受打击,国内免税业务蒸蒸日上的背景下,也有声音表示这样的趋势不会是常态,未来疫情影响消退,出境游市场恢复后,当下热衷于在国内“买买买”的消费者还是会向海外市场流出,届时全球免税行业格局或将再次发生新一轮洗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报告显示,在2月27日的一周里全球的新增确诊人数以及死亡人数都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新增确诊人数已连续第七周呈下降趋势,新增死亡人数连续第五周呈下降趋势。从全球数据看待疫情已经有所缓解,出境游恢复或许已经越来越近。不过根据业者及专家的预判,出境游重启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底,情况不乐观的话或许要到2022年初。
这也意味着,未来一年时间,国内免税市场仍将面临持续增长的环境机遇。从事海外免税相关业务的高先生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免税行业与百货行业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只是在售卖方式与进货渠道上有些许不同,大家对于免税店的热情多半是来自于价格的吸引力。
疫情这一年来,国内免税在营销促销活动上力度不断增加,是引爆大众对于免税产品购买热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能出国是一方面,但很多消费者都能找到代购或者海淘网购的渠道,目前以中免为代表的免税企业产品价格,放在国际市场也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这一点在闻旅查阅中国中免半年报时也有所印证,根据中免方面披露的信息,其2020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2.42%,比去年同期下降9.6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商品销售业务开展系列折扣促销活动所致。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各国消费热情低迷的情况下,国内免税业务的增长也让国际巨头们再次见证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球个人奢侈品交易额同比大跌23%,中国奢侈品消费却逆市上扬,猛涨48%至3460亿元。
另根据此前全球奢侈品品牌陆续公布了三季度财报,以Gucci、BV等奢侈品牌的母公司开云集团为例,其2020年三季度销售略有提升,在全球其他地区销售表现平平的同时,中国大陆市场却同比大增80%以上。
“这主要就是国内消费者购买免税品、奢侈品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疫情加速了场景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速度,消费习惯一旦养成,也势必会影响疫情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也是影响未来全球免税市场格局新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市场很重要,中国消费者很重要已经成为全球免税企业都意识到的事实,在疫情期间,全球免税巨头企业也并没有闲着,中国游客出不去,就到中国市场来的案例也不是没有。
以Dufry来说,先是在2020年10月被曝出获得阿里巴巴6.1%股份的注资,并将与其在中国组建合资企业,到2021年1月又被曝出正式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海南等市场开发免税消费业务。国际免税巨头深耕中国免税市场也将会是未来全球免税市场新格局的变数所在。
正如高先生所说,境外免税购物与出境游是强绑定关系,出境游恢复境外免税购物必定恢复,但由于在疫情期间大量的海外商户的倒闭或转型,市场必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机会。
但在出境游继续暂停的前提下,2021年免税销售渠道必将以国内为主,可以看到很多大型出境社都有布局,未来在有更多玩家入局的情况下,除了价格竞争以外,购物服务和货品种类丰富度会是更大的挑战。因为除了化妆品奢侈品以外,其实还有大量的原海外购物需求需要释放,所以更多的商品,更好的服务会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