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读片04期: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医影出品
医影新开学习栏目【手把手教你会读片】。本栏目将精选一批典型且有价值的影像学病例,不仅仅用最精简的文字分析及总结,还增加手把手读片环节,用有箭头标注的相关影像图片及符合诊断的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此类疾病加深印象,甚至达到过目不忘;再次能够正确诊断。首期病例全部来源台湾放射住院医师晋升读片库。
概述: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增生性非肿瘤病变,在肝脏良性病变中发病率仅次于肝血管瘤,居第二位。FNH是由Endmondson在1958年最先报道。国外学者报道FNH多见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例为8:1。FNH常见发病年龄为30~40岁,多数无临床表现,体检发现。
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FNH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观点认为FNH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性病变,而是由肝实质对先天或后天存在的肝内血管畸形反应性增生所致,肝实质内血液氧含量的改变引起干细胞的增生性反应,从而形成FNH。亦有学者报道FNH的发病同血管性疾病相关,例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先天性门静脉缺失等,但这需要更多基础及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病理特征:FNH典型的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无包膜、由正常肝细胞组成的结节,结节内存在Kupffer细胞,可见中央疤痕及轮辐状的纤维条索,纤维区域可见扩张的小动脉和增生的小胆管,常有淋巴细胞浸润,中心坏死及出血少见。周围肝组织可见脂肪性改变、胆管结构及Mallory小体。
影像特点:
典型FNH的CT增强表现:
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较大者可见中央疤痕呈星芒状低密度,动脉期除中央疤痕外呈显著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病灶强化程度相对减低,呈等或稍高密度,而中央疤痕出现延时强化。部分病灶动脉期还可以显示供血动脉,位于疤痕中央,粗大而扭曲。
典型病例
青年女性,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入院诊疗。
典型的FNH影像学表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图所示: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可见中央星芒状低密度影(蓝色箭);动脉期除中央疤痕(蓝色箭)外显著均匀强化,中心见粗大供血动脉(红色箭),位于疤痕中央;门脉期病灶密度呈等稍高密度,中央疤痕(蓝色箭)略有减小;延时期中央疤痕延时强化,病灶呈等密度。
手把手读片环节:以下影像图像符合本病特点:
1、临床病史:25Y,女性,无临床症状。
2、影像学表现:两处病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图所示:平扫病灶呈略低(黑色箭)及等密度,未见中央星芒状低密度影;动脉期隐约可见中央低密度(星芒状疤痕)(蓝色箭),除中央疤痕(蓝色箭)外明显均匀强化,中心可见短条状供血动脉(红色箭),位于疤痕中央;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持续,呈高密度,中央疤痕(蓝色箭)显影更清晰;延时期中央疤痕延时强化,病灶呈等密度。
引文:《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年第26卷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