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组资料共计30份,可惜缺少第22号那份。如果您有消息,敬请告知。当年的这些劳动者,曾经就在我们身边,他(她)们或修鞋、修表、修篮球、修拉锁,或缝纫、理发。也许我们得到过他(她)们的服务,却不知道他(她)们的名字。甚至,这其中的某些人由于年龄过大,也许……
1955年劳动节的合影,谁知道这二位是谁?
16、张明德?当时他在南阁,从事修球工作,住在利农街56号,原籍清苑张登村。1979年,他63岁,当时家里3口人,每月收入77元。
是张“明”德?
编辑点评:那个时候他经营的位置,是南阁和三丰路交叉口吗?谁还记得请他修过鞋?
17、常彦民。当时他南关十字街,从事修鞋和修球工作,住在东土城25号。1979年,他51岁,当时家里3口人,每月收入125元。编辑点评:当时这位的营业地点是南关十字街,距离他家不远。谁还记得请他修过鞋、修过球?
18、辛保刚。当时他裕华东路,从事修鞋、修球工作,住楼北街53号,他原籍是安新城内南河村。1979年,他50岁,当时家里5口人,共收入80元。照片上有“保定红旗照相”字样。编辑点评:那时候他的经营地点是裕华东路,估计是大慈阁、保定影院门口吧。谁还记得请他修过鞋、修过球?
当年的穿行楼北街情景。“毓晨小吃”招牌可见。
印象中记得好像图中的“工行大慈阁储蓄所”旁边好像有家修鞋的?
谁还记得这个储蓄所?
19、商连喜。当时他在东关大街,从事修鞋工作,住在东关大街53号。原籍清苑(今属竞秀区)大激店村。1979年,他68岁,当时家里7口人,每月收入100元。照片上有“保定红旗照相”字样。编辑点评:那时候,他在东关大街,具体位置估计距离外贸印刷厂不远吧。谁还记得请他修过鞋?
20、赵桂香。当时她在东关大街,从事修鞋工作,住在东关大街54号,原籍清苑孙村公社北孙村。1979年,她33岁,当时家里5口人,爱人每月收入41元。编辑点评:那时候,他在东关大街——也许是靠近如今的红旗路吧?哪位还记得她?
1、需要“保定市南市区服务部”同意。当然,根据地域不同,有的是“北市区”。这算是必须有“挂靠”单位吧。
2、需要“河北省保定市革命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南市区分局”同意。当然,根据地域不同,有的是“北市区”。
3、有些行业,需要“保定市公安局”同意,加盖“保定市公安局特业管理专用”章。
4、最终,需要“保定市工商局”批准,加盖“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准予开业1980.1.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