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人这么喜欢排队?
随着大家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街上的人流也重新多了起来,便利店、地铁站、商场都再次排起了长龙。
排队这个现象好像在上海早已司空见惯,虽然有人只是纯粹“轧闹猛”,但更多的人是真心想买到心头好,所以为此等待的时间就算再长也变得充满价值。
或许正是由于上海独特的胸怀和包容性,才让随处可见的排队人群在这座城市里显得合理又特别,甚至成为一道道另类的风景。
如果你觉得上海人喜欢排队的风潮是源于近年来的网红店效应,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早在上个世纪,一股浓烈的排队情结便常驻于上海人的心中。
人间烟火的仪式感
美国学者卢汉超在其研究专著《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中这样叙述:“上海的冬天寒风刺骨,人们喜欢蜂拥到熟水店排队买水。”
原来世人眼中的繁华上海滩也并非只有摩登的一面,在老虎灶前一边等水烧开一边唠家常,同样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图景。
除此之外,拿粮票排队买米的景象应该也是老一辈上海人回忆中的经典画面。
卖米的那天,通常是休息日,里弄里半大的孩子和成年闲人,早早就在临时粮店外排起长龙,大家吵吵嚷嚷互相追打调笑,队伍可以长达数十米,卖的还是那点米,没有什么大花头,而且可能要卖一整天,但大家依旧每次都很踊跃。
如今看来,曾经大排长龙的琐碎日常里除了一点凑热闹的成分,还有一点对于粮食的原始尊重,一点邻里之间的人情味,平凡的生活也因此平添了几分神圣的仪式感。
情根深种的“嗲”味道
在排队这件事上,美食往往是上海人追求最多的目标。
据说,淮海路上有两个地方永远都在排队,一个是光明邨的熟食窗口,门口的食客络绎不绝,前来排队购买熟食和鲜肉月饼的两支队伍可以延绵数百米,甚至真的有人会专门开车从别的区赶来;
另一个就是光明邨对面的哈尔滨食品厂,这里的糕点是很多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对此有着很深的情感。
那时候,上海没有那么多洋品牌,也没有什么网红店,基本上都是上海的本土品牌,东西可能没有现在这么精致,但个个都是真材实料,也最合本地人的口味。
如果说鲜肉月饼吸引的是全国人民,那么本帮小菜可能会是上海人更加钟爱的私享,浓油赤酱中煨熟了人心,滋养了弄堂,变成魔都文化的一部分,是上海人秘而不宣的一种腔调。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里袁泉饰演的吴小姐就有一句台词:不喜欢重庆,所以不喜欢吃重庆菜,喜欢上海,所以想吃上海菜,大概是喜欢哪里,就喜欢吃哪里的菜。
这句话放在每一个上海人身上可能都说的通,如此费劲周折排队,为的就是能够再吃一口上海正宗的“嗲”味道,感受老上海饮食文化的缩影,这是旧时的回忆,也是不变的情怀。
日新月异的排队精神
纵观上海人近几十年的“排队史”,排队的内涵其实在不断的改变。
八十年代,肯德基麦当劳相继进入上海,新店开放,吸引无数市民排队,在那个年代,排队是上海人民对于新生事物的追逐和开眼看世界的渴望;
九十年代股票狂潮,上海人为股票开户排过队,那时的排队是挑战未知的勇气;
新世纪以来,上海人为进世博会场馆排队,为上海电影节购票排队,为书展签售活动排队,这时的排队变为了对艺术的热衷,也是对生活的享受;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海书展“克勒门”签售现场
还有每年的小荧星招生考试日,成千上百怀揣着梦想的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赶来电视台门口绵延起长队,这里排的便就是梦想。
都说上海是一座节奏快的大都市,但看着那些大排长龙的队伍却会发现毫无急匆匆的感觉,人们安静而有秩序地排队,细声细语地讲话,满怀希望地等待轮到自己的瞬间。
我想,上海人喜欢排队,归根到底是喜欢文明与公平,能够排队,是一种在忙碌的缝隙中的放松自我的过程。
即使上海式排队的目的在不断变幻,但其中一直没有变过的便是上海理性包容的城市文化,也正是这座不断在前进的城市赋予了每个时代和而不同的排队精神。
或许早在我们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喜欢排队也变成了一种上海人身体力行的海派文化也说不定呢?
近期我们讲了这些故事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