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自燃,拒绝负责之后:德国制造?算了吧!
奔驰因为发动机制造的过程中,德国工人遗落了一颗螺丝在发动机里,结果车辆运到中国后,车主发动汽车的瞬间,发动机被击穿导致机油漏了一地。纯进口奔驰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话题。之后更是因为发动机装配螺丝装错,以及排气管部件装错引发了几次连续召回。
引发了消费者大众对于德国制造的疑虑。而德国的另一家企业,大众集团,也是一直都“日子不太好过”。早年排放造假门事件搞得几百亿财富瞬间蒸发,连自己的商用车部门“斯堪尼亚”品牌都无法继续维持。DSG变速箱的一连串投诉和召回问题更是让整个大众集团脸上不光彩。
身为大众集团下属的高端运动品牌保时捷,如今也摊上了事儿:就在本月之前几天,广州的一位保时捷卡宴车主就遭遇了突发自燃事件之后的后续事件——踢皮球。事实上车辆自燃的事故,发生在今年5月22日。而前几天,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之后,后续的“踢皮球”事件便爆发了。
今年5月22日中午11点多,车主易先生在鹤山某工业园处停车不到十分钟,忽然有人告诉他车辆冒烟。于是,他赶紧到车辆停靠位置察看。当时车辆并未窜出火苗,仅仅只是冒烟。因此易先生试图打开车门去准备拿取灭火器。
但当时钥匙的遥控功能已经全部失灵,所以车门无法打开,只能手动打开后备箱门。后备箱打开后发现前排座椅位置已经有明火。因此放置在前排的灭火器就不可能拿到了,只能呼喊求助。
赶来帮助的路人于是只能采取敲碎前排玻璃然后扑灭明火(从后备箱处无法喷到火焰的下方)。顺利的是火焰被成功扑灭,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这是非常幸运的结果了。车辆前排座椅中控及仪表盘、车顶部位被烧损。
消防部门赶到现场之后也做了专业的技术处理,事后也对车辆做了细节的破拆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我们无需知道,我们只需要知道,消防部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车辆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短路,本该起作用的保险丝未起到保护作用,最终导致火灾。并及时作出了司法鉴定。
事情到这里原本其实已经算是结案了,后续该怎么索赔就怎么索赔。但是在经过几个月之后,保时捷方面联系了车主,车主原本以为是保时捷方面约谈赔偿事宜,可哪里知道,保时捷告诉车主:他们事后也做了技术分析,他们不同意司法鉴定结论。因此不予赔偿!
保时捷调查的结论依据,是他们在拆解座椅的时候发现了金属碎片,经过对比发现是一次性打火机的部件。因此判定车主抽烟点火,打火机遗落在车内,打火机爆炸导致起火。虽然车主事后说自己并不抽烟,因此也不会拥有任何打火机。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难道以后开车还不能带打火机上车??
因为在司法鉴定的结论书里写的非常清楚:部分座椅内部的电线被烧有熔痕,座椅靠背被烧,下重上轻,电线裸露,座椅下方的电线及零配件未过火。——而保时捷的说法是:在座位的下面找到打火机部件。到这里非常清楚了:保时捷的说法压根站不住脚!
此外一个基本的法律常识:当消费者与厂商之间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是以国家官方调查结论为准的!这很好的解决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官方的司法鉴定一旦实锤,任何企业不得无视!这是法律常识!
保时捷轻描淡写一句“我们不同意中国的司法鉴定”,这是要闹哪样?保时捷甚至扬言“车主可以去法院告他们”。车主连续上门找保时捷讨要说法,并通过媒体曝光保时捷的“不作为”。迫于压力,保时捷方面最终只能同意给车主赔一台新车。
虽说结果已经出来,车主的怒火算是平息了,但这事情暴露出的问题却很多:国外大品牌敢于挑战国家官方的司法鉴定,甚至可以直接无视。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消费者他们“惯坏了”!过于迷信所谓的德国制造和百年品牌,就导致了他们的无理由高傲。
事实上这种现象,除了德资企业之外,其他国家品牌往往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一方面是大品牌的品质和口碑的保证,一方面又是他们的骄傲和傲慢,我们如何取舍?欢迎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途虎车主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