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医养生书走红

01

中医养生书走红,'养生热'让民众重新审视中医

在中国图书出版界,2008年就是不折不扣的健康养生年。《将中医进行到底》《从头到脚说健康》《张其成讲养生大道》等书籍长时间排在各种图书排行榜的前列。

两年前,国内发生的万名网民签名要求取消中医事件仍然令人记忆犹新;两年后,为何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呢?

中医养生书籍成了“红宝书”

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她的“走红”源于去年应邀录制的讲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节目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之后,国内30多家电视台反复播出她的讲座,她出的书籍长期居图书排行榜榜首。在她的带动下,文言文的《黄帝内经》也出现了销售热潮。

“不要以为《黄帝内经》是很高深的东西。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俗语,它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内容。顺应四时,身体就会健康。”曲黎敏说。

在媒体工作的岳瑞芳之前从未接触过中医,听了曲黎敏的讲座后,她买了本《黄帝内经》研读。小岳说,她生完小孩后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她按照中医养生书籍调理自己,改变了生活、饮食习惯,结果体质越来越棒。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介绍,近两年我国每年出版养生类书籍3000余种,2007年大众健康类图书销售增长率达到25%,大大高于整体图书销售增长率10%的速度。虽然其中有鱼目混珠者,但是不难看出民众对中医养生知识的极大需求。

据“养生主”网站的CEO黄先生介绍,他们网站于2003年建成运营,2007年后注册用户大幅度增加,这两年的注册人数是之前5年人数的总和。今年他们又开通了养生短信服务,短短半年时间发展了2000余名用户,速度快得让人吃惊。

“养生热”让民众重新审视中医

然而,中医在国内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普遍的感觉是诊断和治疗疾病还应该靠西医,只有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或西医没有办法解决的疾病时,才考虑看中医。2006年,万名网民签名要求取消中医,让中医在5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医疗技术。

中医师和中医研究者都认为,中医解释起来很容易陷入玄学,让人觉得没有“科学”依据。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现在的科学模式很适合解释西医的科学性。

而现在的“养生热”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医。孙蓝云是“80后”的在校大学生,之前从没接触过中医,但最近开始了中医养生。她说:“以前一提到中医就想到阴阳五行,觉得很玄,不可信。可是,现在的养生书籍很容易让人明白健康的道理。”

她举例说,书里讲腊八的时候要喝腊八粥,因为腊八粥里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五谷,冬天这个季节与人体的肾脏相对应,而豆类正是补精髓的,所以腊八一定要喝腊八粥。

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理解中医的“科学性”。事实上,现代西医的科学研究与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理论越来越接近。前不久,西方国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皮肤病患者都有中度焦虑状况。实际上,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已经说了焦虑会引起皮肤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湖北中医学院刘焱文教授说,西方各国对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偏见正在发生转变,在发达国家制定的未来药剂战略中,化学药物的比重大幅减少,而中药和生物制剂则占了较大比重。

我国著名老中医吕炳奎的传人、其子吕嘉戈介绍,许多西方国家的著名高校都开辟了中草药园地,聘请中国的老药工指导种植中草药。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中草药当作一种战略产业来发展。

中医推广也需要“公关”

在国内,能够接受中医的群体是对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的人。中医不适合用现在的科学“语境”来解释,让中医失去了话语权,导致民众对中医的疏远。换句话说,虽然中医是宝藏,但现在缺乏合适的开发、介绍方式。

而养生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在目前竞争压力大增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虽然有些人的西医检查指标正常,但在中医看来,亚健康就是生病的预警信号。中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让一些人从自身状况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接受了中医。“养生热”不自觉地成为推广中医的“公关”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养生逐渐认识到中医的价值。

中医能否从民间回归,如何推广或者说如何“公关”是关键。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田景振认为,韩国近些年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方面采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在韩国,《大长今》等电视剧的播出,不仅加深了民众对提倡药食同源的韩医的认同感,也促进了韩国旅游、饮食、服饰的推广。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宣传效果。

事实上,目前对于中医价值的认知,西医比国内的医生更敏感。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说,全世界由于药物引发的疾病占常见病的8%。西医已经认识到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开始从化学药研究向生物药研究转移,从群体性治疗向个体化治疗转移,从治疗向预防转移,这些转变恰恰与中医理论相吻合。

中医学者建议,政府部门对中医推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把中医纳入到国家医保体系,加大中医知识的普及力度,在中小学教材中加入中医药常识专题。(作者:李文)

02

中医养生书籍热采访

【嘉宾】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很久以前,“经络”、“气血”、“养生”等字眼是被我们忽视的;然而,不经意间,《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从头到脚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等等中医养生书籍跃居了近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书中提供的“招数”一时间成为很多人的健康宝典。

我们请到了其中一名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传统医道的传播与推广的曲黎敏教授,请她谈谈对中医的体悟;而另外一位嘉宾是来自上海市中医医院的虞坚尔院长,来自一线临床的专家的观点,对于我们正确阅读与使用这些中医养生书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中国家庭都应该有一张经络图 ,

1、中医书籍何以“热”

主持人:从2005年左右到现在,《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以及您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一直是书市中的畅销书,一种热点持续多年,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个现象。您认为这种“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曲黎敏:我认为“中医热”表面的原因是老百姓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这一客观现实导致的;如果我们追究更深一点的话,也可能是和我们近些年的生活方式急速变化带来的健康困扰有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了,生活水平似乎提高了,但是人们的健康水平并未有相应提高,反倒一些疾病发病率大大提高,新的健康问题也层出不穷。所以人们会转而求书,求中医,求本源,这些都是因为外求出现了困境,只好向内求自己,回归到对生命本体的诉求,是一种人性自觉的表现。比如,这一次“中医畅销书”热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收入、高教育程度的社会中坚人群,他们的加入,是因为在金钱和健康的平衡关系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本”与“末”,从专业性上,他们可能不能从传统医学典籍入手,所以通俗易懂、结合实际的中医书成为捷径。

如果我们从更宏观更深远的层面来看,这股热潮也许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关注生命,重视对生命的解读这样一种思维定向和习惯。

2 、“和”的力量

主持人: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曲黎敏: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有个说法是“道以医显”,就是说,医道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第一条“修身”,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自我修为(包含身体和心灵)。而其中身体的修养是本,这是做其他事情的基础——古代很多知识分子都懂医,比如苏东坡和沈括就有过《苏沈良方》,王安石也通医道。

而学习医道是为了“学以致用”,服务于民众。医圣张仲景就是痛于东汉末年大规模爆发的伤寒病,“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发愤研究医学。如果理解了医道就可以掌握我们中国文化里面很精粹的东西。

第三,“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哲学精髓,也在中医之中得到了深刻体现。中医是“阴阳五行”之学,在临床上有个方剂学术语“君臣佐使”,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

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整个中医治疗讲的就是主次、就是配合,调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之和,就是和之道,和的力量。

3 、《黄帝内经》和中医养生

主持人:您写了两本关于《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的书。为什么单独挑出《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典籍来讲养生?中医养生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曲黎敏:《黄帝内经》是中医第一书,也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黄帝内经》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这样你的身体才是健康的。整部《黄帝内经》甚至很少讲药,它更像一名老师,在指导你的生活。我们的古代医道从来不把病看成单纯的疾病本身,它要解决的不是病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不仅是身体的问题,更是心理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拯救。这是医学的至高境界。

03

中医之魂

我们看“药”这个字。《说文解字》说“药”是治病草,从艸,樂音。它是这样写的——“藥”

上面是草,底下是个音乐的乐。音乐的根本是和谐,和谐来源于五音的合和,就如同药之配伍。和谐又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可以驱散心中之郁闷,又是最好的治病良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的根本也是和谐,而音乐又是药之上品,因为只有音乐可以直接作用于灵魂。

开中药为什么叫“开方子”?那是因为中药讲究配伍,配伍的原则是要守“方正”的原则,不能乱来,乱来就是乱枪打鸟,希望瞎猫可以碰上死耗子。比如说有人咳嗽了,就把中药里能治咳嗽的药都用上,这就是乱来,不仅治不好病,还会延误病情。如果你胃酸过多,而中药里有九味药是去胃酸的,把这九味药都开在药方里的毫无疑问是庸医,那只能叫药,不能叫方子,方子是有“道”的。上医开方子就像在为我们的生命画一幅画或谱一首美妙的曲子,就好比“桂枝汤”药方,里面没有一味治感冒的药,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感冒给治好了,这就是因为它配伍精准,非常和谐。

中医认为,人和万物都得天地一气而生,但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人得病就是人体气机出现了偏盛偏衰的情形,所以要借药物之偏性来调整人体的盛衰。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中医用药是按草根树皮昆虫土石的形色气味来划分其阴阳五行归属的。

比如,根茎的药可以钻透土地,所以有通里的作用(白芍);树枝树梢则有生发之性(桂枝);树皮有包裹收敛的特性(肉桂),而果核的收敛性质又更大于皮类;花儿有宣散郁结的作用(月季花、玫瑰花);果实生在高处却最终要下落,故而有使气下行的作用……总之那些发现中药之美的神农们是优雅而安闲的君子,他们和四季一同生长和收藏,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着美丽和健康……

真正的“开方子”是要明理:明医理,明药理。比如说有人感冒发烧了,如果是有汗、恶风寒、头疼、后脖颈僵痛、脉浮缓,则属于太阳经受寒,可以用《伤寒论》名方“桂枝汤”;如果是无汗、脉浮紧,则是“麻黄汤”;如果是少阴发热,脉沉细,上热下寒,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就一个“发热”,中医就有无数的对治法,其原则就是“六经辨证”,哪一经出问题了,就用哪一经的方子去对治。因此,中医大夫必须明“望、闻、问、切”,明白“六经辨证”。(曲黎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