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千万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
作家木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场自我教育。
而家庭教育,则尤为如此。
父母的生活习惯、一言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甚至于他的一生。
因此,优秀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和孩子们,不断反省学习,共同成长进步。
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你“情绪”的“垃圾堆”、“坏习惯”的垃圾堆、“家庭氛围”的垃圾堆,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千万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
对此,大麦梳理了四种常见的在垃圾堆里养孩子的情形,希望各种家长能加以规避↓↓↓
1
垃圾的“生存环境”,
拉低了一家人的幸福指数
在日本福冈,有个叫森友治的父亲。
他坚持数年,用镜头记录家庭生活,上传至社交网站。
一帧帧照片上,妻子、儿子、女儿笑容灿烂;
三只小狗,不时活泼入镜,非常萌趣。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家庭的陈设:
无论沙发、床铺,还是桌面、地板,都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主人将收纳艺术,发挥到极致,物品布置简约清晰,还透露着一丝审美趣味。
家人在这样的房子里,饮食起居,心情自然舒畅。
也难怪,妻儿们脸上,总是洋溢着舒心的笑意。
网友们也向往不已,纷纷表示:这个家庭,简直是“生活中的绿洲”。
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不仅提升幸福感,还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作家蒋勋,曾到一位日本朋友家做客,刚进门,便是扑面而来的舒适感:
房子面积不大,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物品各司其位,井然有序,十分妥帖。
还有几盆绿植,恰到好处地,为房间增添一抹亮色。
他们在窗前坐下,喝茶、听音乐,非常惬意。
蒋勋还发现,这个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非常健康。
每天,他们下班或放学后,都会回到干净舒适的家里,进行修整学习。
不时交流各自的情况,心态平和融洽。
整洁的家庭环境,仿佛一个天然的正能量场,给每个成员积极的影响。
也因此,明末清初,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里,开篇即写道: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所以,给一家人,特别是审美观尚未形成的孩子来说,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能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这对孩子的未来,大有裨益!
2
你的垃圾情绪,
会渗入孩子的血液里
你的孩子,是否承受过情绪暴力?
相信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底气十足地,大声否认。
因为,情绪暴力,无处不在,并且,越是亲近的人,越会无意识地互相伤害。
2019年4月17日,上海芦浦大桥上,一辆车徐徐停了下来。
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这辆车格外显眼。
突然,一个男孩打开车门,直奔桥边,母亲急忙追了上去。
男孩一跃而下,母亲伸手没有抓住,立刻瘫在路边,绝望地哭喊。
十七岁的雨季里,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
原来,男孩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批评了几句。
沮丧的情绪,加上母亲的批评,诱发了摧枯拉朽的心理崩溃。
这个悲剧告诉我们:第一,需要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第二,不要低估垃圾情绪的破坏力!
因此,当孩子的内心,充斥着垃圾情绪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着,先给予理解;
当父母感到思想上,垃圾情绪高涨的时候,应努力掌控自己的愤怒;
亲子间,以平和的心态,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沟通。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掌控、化解垃圾情绪,防止其酝酿爆发。
同时,教会孩子如何管理情绪,永远不被垃圾情绪掌控。
3
你的垃圾习惯,
会禁锢孩子一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人人都知晓读书的好处,却又无一不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难分难舍。
这个垃圾习惯,已经是亲子关系的头号公敌。
“妈妈,你能不能放下手机,认真听我说话!”
“爸爸,你玩手机时,到底在笑什么啊?”
孩子们向父母大声抗议,与手机同台PK,只为赢得更多的关注。
与此同时,家长沉迷手机,而酿成的悲剧,仍旧不绝于耳。
2018年6月11日,湖南株洲,一辆越野车停靠在路边。
驾驶门打开,下来一位父亲,正低头刷手机。
三岁的儿子,从另一侧出来,蹦蹦跳跳,穿越马路。
一辆卡车疾驰而来,孩子正奔向司机的视野盲区。
千钧一发的时刻,低头看手机的父亲,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
可怜的孩子,被卡车卷入车底,抢救无效死亡。
沉迷手机,阻碍亲子交流,酿成安全惨剧,更加普遍的影响是,孩子会不自觉地效仿。
每天看着父母玩手机,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及浓厚的兴趣。
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小孩,就可以熟稔地,在手机屏幕上,小手一划进行解锁,继而,兴奋地乱戳。
年龄更大一些的孩子,更是恶作剧不断。
2019年暑假,陕西西安,一个四年级男孩,拿着奶奶的手机玩。
二十多天里,支付手机游戏4000余元。
后来,经过艰难交涉,游戏客服退还了部分钱款。
实际上,沉迷手机,浪费钱财倒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它会消耗孩子的精力,浪费学习增智的大好时光。
戒掉这个垃圾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将手机归拢收储,不再依赖手机。
其次,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阅读。
美国教育家霍利斯曼说,“没有书的家庭,好比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子。”
在家里开辟出读书一角,闲暇时光,一家人围坐书桌,畅游知识海洋。
广东珠海,有一个藏书1700册的家庭。
父亲许彩邦,从小热爱读书,坚持藏书五十余年。
女儿深受父亲影响,初中开始阅读天文、历史领域书籍。
如今,这对父母,均为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并已出版文学作品。
阅读的习惯,已经传承至第三代——外孙女,四岁的小女孩,目前藏书一百册。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滋养人的精神。
这个家庭气氛融洽,每个人都昂扬着勃勃生气。
4
你的“垃圾”溺爱,
迟早会毁掉孩子
还记得李天一吗?
作为星二代,李天一从小天赋异禀,家庭资源丰厚,未来可期。
四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获奖无数;
八岁练习书法,拜师清华大学方志文,入选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
前途无限的他,最终,被无条件的爱所摧毁。
父亲李双江老来得子,谈到对孩子的教育时,他说:
“舍不得打孩子,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
父亲的管教不到位,母亲梦鸽也没有弥补这一课。
十四岁那年,父母送他一辆宝马,李天一驾车与邻居发生纠纷,他脱口而出:
“谁敢拨打110?”
危险信号,并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李天一在脱轨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2011年,他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一年;
2013年,李天一涉嫌轮奸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如今,同龄人已经在文艺圈耀眼登台。
二十五岁的李天一,还只能在牢狱中,恶补家庭教育欠缺的课程。
作家刘墉说,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扔掉房间的垃圾,需要付出体力的劳动。扫除情绪的垃圾,需要压抑本能的冲动。
改变垃圾习惯,更要从点滴做起,破旧立新。
收回溺爱垃圾,父母须调动智慧,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他们的全部意愿。
只要家长带领孩子们,用心改变,清除外在和内在的泥垢。
总有一天,这些美丽的疼痛,会催生出怒放的生命!
千万别再垃圾堆里养孩子,也别再垃圾堆里迷失了自己!
· END ·
扫一扫,添加“大麦老师”
小学生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