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明庆 | 土地的名字

总第1345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在我们乡下,每一块土地都有一个名字,就像家里的每一个子孙一样,不论高低、胖瘦、俊丑,都有一个与之相伴一生的名字。

土地的名字,是先人们留给土地的子孙,它们和山川河流一样永恒延续。这些名字,有的充满了诗意,有的充满了灵性,有的又充满欢乐。真得感谢先祖们,他们让每一块土地具有了生命,又充满了传奇。

在村北大约二里来地,有一道沟叫桃花堰,这里的地块都叫桃花堰地,大约有一百来亩,呈梯田状态,从沟底一层层登到山腰。桃花堰,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名字。这里种植过桃花吗?村里的人谁也说不清楚了。但是这个名字却让人们想到了那出名剧《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不愧为文学大家,他用带有情感和色彩的笔,把桃花的碧血染透了一把扇子,使桃花幻化成了生命与爱情的象征,被定格成为永恒。桃花堰里演绎过优美的爱情故事没有,当地没有任何记载,我想一定会有的,只是被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罢了。

桃花堰,这方田野非常肥沃,沟堰里是厚厚的黑土地,抓一把,用劲捏一捏,好像能流出油来,水利条件又好,这在我们山区是少有的。每到五月和秋天,沟堰里的庄稼长得平平展展,麦穗有一拃多长,粒粒包盈盈,谷穗有两拃长,弯着腰随风呼扇呼扇,像是大姑娘的辫子。每当这两个季节到来的时候,满沟,满堰,满山,满坡到处弥漫着庄稼的芳香,真让人看得舒心,闻得开心。这桃花堰就是我们村的大粮仓。

在村边马家岗下面有一块地叫白面瓦缸。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虽然读起来绕嘴,但是听起来特别舒服,特别温馨,给人以丰盈和幸福的感觉。这块地的黑色土壤中拌有微量的红色胶泥,所以地力强,很适合种植小麦,长出的麦粒又长又重,所以被乡亲们形象地亲切地称作白面瓦缸。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想吃到白面是一种奢望。记得小时候,母亲在五月割麦后磨一点白面,装在小瓦缸儿里,盖上盖子,再用一块粗布捂着口,用细麻绳系紧,然后放到穴厨子里,把穴厨的小门再锁上。只有到过年过节或者有亲戚来时,母亲才会打开那把锈迹斑斑的铁锁,让全家吃上一顿手擀面。穴厨子里的那一小瓦缸儿白面成了全家人过年过节的向往。

在村西有一块地叫大地,其实也不算太大,只有十亩左右,但这在我们山区就算是很了不起的。这块地是我们生产小队最好的地块,紧挨道路,又紧临着一条小河。生产责任制的那年,我家有幸分到这块地里的一部分,约摸有一亩大。全家人高兴毀了,特别是父亲,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父亲是种地的老把式,他对子女们说:“好地也要有好种法,就像你们一样,谁学习好,我一直供你们,供到天边我也高兴!”那年秋天种麦时,父亲把沤制的猪粪、羊粪,花籽饼、尿素一股脑地撒在了大地之上,又套上老黄牛拉起那架老铁犁,深耕细作,把一粒粒麦种播在了柔软散发着芳香的土壤里。

柔软的土地,具有母爱一样的情怀,最有情有义,最懂得知恩图报,只要你轻轻锄刨一下,撒下一粒种子,到收获的季节它就会给你带来累累硕果。第二年,在布谷鸟的声声鸣叫之中,我家在大地里的小麦喜获丰收,一亩地收了将近一千斤。母亲活了五十多岁,从来没有见过恁多的麦子,在麦场里,她抱着装满麦粒的口袋哭了,对父亲说:“孩子他爹,俺不是在做梦吧?今年咱家咋能收恁多麦子哩?”父亲高高扬起木锨,把麦粒撒向湛蓝的天空,像划出了一道彩虹,笑着对母亲说:“往后年年是这样,保准让全家吃都吃不完!”从此以后,大地真给我家带来了连年的丰收和无限的欢乐!

老善人地,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心存善念的名字,听起来都有肃然起敬的感觉。这块地由于葬埋一位老人而得名,老人的名字后人已记不得了,但都知道他是一位乐施好善,助人为乐的先辈,乡亲们都叫他“老善人”。他死后长眠于这里,故,这块地被称作“老善人地”。

老善人地是我家分的三类责任田,位于铧尖垴脚下。远远望去,铧尖垴像一把犁铧,矗立在旷野之上,尖尖的铧尖刺向蓝天。这块地头儿的岸下便是被称作“人工天河”的跃进渠。跃进渠一路穿山越岭而来,像一条玉带飘洒在崇山峻岭之间,更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太行山腰间。这条“人工天河”的建成,给昔日的荒山野岭带来了无限生机,也让贫瘠的土地增添了不尽的诗情画意。

父亲年轻时修过跃进渠,他作为村干部带领民工,就在老善人地下面挖渠槽钻山洞,一干就是二年多。这期工程刚结束,他又带领民工到飞云渡槽施工,又是二年多。

父母双亲都已到了耄耋之年,该考虑他们的归宿之地了。在选茔地时,父亲特地交待我们儿女,一要选离山近的,这样可以身靠大山;二要选离跃进渠近的,这样可以与大渠相伴。是巧合还是天意,老善人地不正是父母心仪的归宿之地吗?父亲特别高兴,他说:“等我们老了,就在那儿入土为安,有山有水,还能与老善人做邻居,这多好啊!”

父母将来百年之后都要葬埋在那里,我们将来也要葬埋在那里,长眠在父母脚下。我们在烟火中一生,最终都要化为一捧尘埃。几百年过去后,包括我们的后人在内,没有多少能记得我们的名字。但是,那些土地的名字,却能成为不朽,永不衰老,它们能擎起一个村庄的历史,能喂养一茬茬生命。我们都是尘世间匆匆的过客,唯有留在人们灵魂深处里的土地和它的名字,才是这田野和大山真正的主人。

作者简介

桑明庆,河南省殷都区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协会员,安阳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学习强国》平台《乡镇论坛》《粮油市场报》《老人春秋》《石家庄日报》《牡丹》《文源》《安阳日报》等,出版有诗文集《太行小溪》。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

  • 李本深长篇小说《桃花尖》连载(24)喜宴

    24.喜宴 过六礼的日子是张阴阳择定的吉日. 罗桃花是被两条毛驴子架了轿子,驮回桃花尖来的,这在山里叫"架窝子". 狗蹄子从镇供销社里买来两挂千头鞭在三官庙前燃放了一挂,又在自家门 ...

  • 宋亚兰丨落榜之后(散文)

    艳花长得像一朵含苞待欲放的莲花,不高不低的身材,高挺的鼻梁,小翘的嘴巴,说话柔声细语,走起路来带着细碎的步伐,仿若一个诗书里走出来的古典美人.高考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为此忧心忡忡. 她清楚地记得,那天 ...

  • 急眼了?海底捞疯狂申请117个商标,“池底捞”、“渠底捞”引热议

    近期,海底捞申请"池底捞"."河底捞"117个商标引热议.引关注的地方不在于申请了多少商标,而在于申请的名字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从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申请的商标 ...

  • 桑明庆 | 接站

    总第1375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五一前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让我晚上帮忙开车到高铁站,接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回家.这让我很是高兴,说明朋友把我当做亲弟兄对待.朋友就应该这样,有困难就要相互帮 ...

  • 【散文】桑明庆/清风明月故园夜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桑明庆 小暑后的一天晚饭后,陪着94岁的母亲看电视,没有看 ...

  • 桑明庆 | 人间烟火客

    总第1417期 图|网咯 版权©️归原作者 我居住的小区不到200米就是一个菜市场,每天新鲜的蔬菜瓜果,迈步就能买到,非常方便. 天不亮时,市场就在嘈杂声的催促下,活动了起来了.操着不同口音的商户,一 ...

  • 桑明庆 | 飘香的黎明

    总第130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鸡叫五遍后,六疙瘩再也躺不住了,穿衣洗漱完毕,扛起那把心爱的铁锄头走向了田野. 深秋时节的黎明,村里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谷子.玉米的芳香,就连小巷深处密密麻 ...

  • 桑明庆 | 翰墨飘香卧龙岗

    总第1447期 图|张金科 版权©️归原作者 应朋友金科的邀请,我与建明,金书,昌奇等一行四人,于立秋前的一个星期六,前往伦掌镇文化站,参观"伦掌镇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展". 伦掌 ...

  • 桑明庆 | 一碗羊汤唇齿香

    总第1291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最近,我居住的楼下新开了一家羊汤馆,生意不错,每天早起顾客很多,从大厅排队都排到了街上,还拐着弯.大有一碗难求的势头. 在北方我们这个小城市,喜欢喝羊汤的市 ...

  • 桑明庆 | 那时他们正年轻

    总第1269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将近50年前,一群年轻的男女青年,聚集在太行山上,用几乎接近原始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沟架桥,硬是在坚硬的大山上戳透了上百个窟窿,架起了上千座桥梁,修成了一座 ...

  • 桑明庆 | ​初秋游洪河公园

    总第1235期 文字 |桑明庆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中秋节前夕,应朋友礼锁的邀请,我和海.建明驱车前往岭头村,造访优山美地农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 礼锁是土生土长的 ...

  • 桑明庆:秋闲时节|散文选读

    作者|桑明庆 来源:郑州日报 "立了秋,挂锄钩."立秋后农活相对清闲,庄稼基本上长齐,只等着成熟收割.坡上和沟底里的谷子,抽出青涩的长长的穗子,弯着腰,在初秋里随风摇曳.梯田里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