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戏妻故事演绎的终结点:从《秋胡戏妻》到《桑园会》
(文:谷曙光)
多年前,笔者曾撰写过一篇论文《论石君宝杂剧<秋胡戏妻>对前代相同题材各文体的承传创变》,指出秋胡戏妻故事是从西汉开始就广为流传的著名历史故事,历代各个文艺品种都曾关注演绎过。从汉朝的《列女传》,到六朝的诗歌,再到唐代的变文。之后元杂剧《秋胡戏妻》是两千年来演绎秋胡故事的一个关捩点,它的剧本成就较高,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历史上相同题材其他文体的承袭、改造和创新。此文关注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在历代不同文体之间的变化:史传—诗歌—变文—杂剧。
其实,此文对秋胡戏妻故事的研讨,显然不够“圆满”,因为在元杂剧之后,还有明清以来的花部戏曲演绎这个故事,而且继续有所变化。有鉴于此,本文在《论石君宝杂剧<秋胡戏妻>对前代相同题材各文体的承传创变》的基础上,再续一笔,以补上缺失的一环。将两篇文章合而观之,秋胡戏妻故事的历史流变、文体演绎,从文本到舞台,诸多问题皆有所论列,就比较完整了。
花部《桑园会》:弱化文本 强化表演
笔者认为,明清花部戏曲对秋胡戏妻故事的演绎,不同于元杂剧文人创作的民间戏曲艺人的集体创作。以清代京剧为代表的《桑园会》(即《秋胡戏妻》),显然属于另一民间戏曲的系统,它弱化文本,强化表演。它的剧情回归简朴,随着历代优伶的演绎加工,精益求精,《桑园会》更多以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取胜,可视为古代演绎秋胡故事的一个终结点。一个历史故事在不同文艺品种之间的反复变化演绎,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文艺品种互参交融的显著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秋胡戏妻故事的承传流变,就不仅是一种故事演变、考略式的传统研究了,而具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学艺术视野,从历史故事、笔记小说到诗歌、变文,再到元杂剧、明清花部戏曲,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既有学者、诗人、小说家的精彩演绎,更有元代杰出剧作家石君宝、历代民间艺人、著名优伶等的再创造,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究。
元杂剧《秋胡戏妻》把秋胡故事搬上了戏曲舞台,可以设想,从元至清,此题材一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但需要指出的是,元杂剧《秋胡戏妻》是文人的案头之作,剧本成就较高;而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戏曲舞台上,还有另一系统的秋胡故事。
元明两代,民间戏曲表演秋胡故事,文献已较难察考。而清代戏曲,演绎秋胡故事的剧种很多,川剧、汉剧、秦腔等都有此戏,文献记载也有一些。其中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还是京剧。京剧秋胡剧目的剧名一般叫《桑园会》,此外,《秋胡戏妻》《葵花峪》《马蹄金》《辞楚归鲁》等亦是同一剧名。
京剧《桑园会》与元杂剧剧本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回归简朴,故事情节简化了,剧中人物也少了,甚至有些地方略显粗糙而不够圆满,几乎变成了一个比唐代变文还简单的故事。话说鲁国有一男子秋胡,抛妻别家,到楚国求官,官居光禄寺大夫。家中妻子罗敷,辛勤采桑,奉养婆婆,一人艰难支撑其家。秋胡因离家20年,思念亲人,于是回乡省亲。正巧秋胡返乡时,路过桑园,其妻正在园中采桑。秋胡觉得此女很像其妻,但又因20年未见,生怕认错,于是冒充秋胡的结拜兄弟,以传递书信为名,进行盘问。罗敷与秋胡互相试探,罗敷对其夫的谎话信以为真,而秋胡则确定眼前的人就是他的妻子。紧接着,秋胡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不知20年间,他的妻子贞节如何?于是故意调戏一番,试探试探。先是挑逗,罗敷不为所动,然后再以马蹄金诱惑,罗敷愤而离去。秋胡对妻子的贞节很是满意,达到目的,遂回家。罗敷先行到家,把路遇狂徒之事,向秋母诉说一遍。秋母加以宽慰,罗敷去后面做家务。此时秋胡到家,秋母甚是欢喜,唤罗敷来,欲一家相见。罗敷一见秋胡,怒不可遏,想到桑园调戏之事,羞恨非常,要回房自杀。秋胡和婆婆急忙相救,秋胡再三请罪,婆婆一旁劝说,罗敷终于原谅丈夫,一家团聚。
显然,京剧《桑园会》与元杂剧不是一个系统。也就是说,元杂剧是精细化的文人剧作,而与此同时,在民间戏曲里,还有一个代代相传、比较简洁的秋胡故事戏。京剧传承的,正是民间戏曲系统的秋胡戏。《桑园会》简化得只有三个人物了。其中还有一些破绽,譬如秋胡离家二十载,在楚国做官,对家里竟然不闻不问,在剧情上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元杂剧的桑园一折,秋胡不认得梅英,因好色而起调戏之意;而京剧则是已知其妻,为试其贞节而调戏。
从剧本上比较,京剧《桑园会》尚不如元杂剧《秋胡戏妻》情节曲折,吸引人心。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清代戏曲,从总体上说,发生了一个从以文本为中心向以表演为中心的转变,这是中国戏曲变化的大趋势。而清代京剧《桑园会》反映的就是这种文本退居到次位、优伶表演占据主要地位的变化,亦即弱化文本,强化表演。剧中人虽然不多,情节也简单,但是恰恰因此而留给优伶充分的创造和表演空间。清末醉薇居士咏京剧《桑园会》诗云:
底是离家久,相逢转益疑。乡关劳问讯,宦辙苦羁縻。兰闼容粗拟,苔岑语诡施。黄金偏有价,白璧竟无疵。室内闻交谪,堂前费致词。承颜娱老母,屈膝愧男儿。枉自膺官政,羞将懔阃仪。书生饶本色,此事莫余嗤。
此诗抓住了《桑园会》的关键问题,即矛盾的焦点已经变成了丈夫对妻子贞节的怀疑,先是丈夫怀疑、试探妻子,然后丈夫放心了,而妻子又受不了丈夫的这种“心地不良”的试探……整出戏就围绕着这个矛盾层层展开。
京剧《桑园会》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它不再是元杂剧的“旦本”视角,而是以老生秋胡为本位。秋胡怀疑妻子不贞,于是狡黠地加以试探,这有点恶俗的大男子主义趣味。然而,此趣味却为城市中的中下层市民阶层所喜好。可以设想,男子在看戏时,心里是很受用的。离家二十载,妻子对自己居然还是这样忠贞,大约每个男子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是罗敷这样的贞女。《桑园会》以男子为中心的娱乐气息和喜剧色彩很突出,试看剧末一段:
秋胡(白)遵命。(唱摇板)走前上来礼恭敬。(白)吓,娘子,方才卑人不是。哪哪哪,这 厢有礼!吓,娘子,方才卑人得罪,这厢有礼!(唱)他扬休不睬眇视人。是是是,明白了,想是 我秋胡礼貌轻。本当上前屈膝跪,嗳!男儿膝下有黄金,岂肯低头拜妇人。秋母(老旦唱快板)说什么膝下有黄金,此事该当按礼行。为娘不亏他孝顺,老命也能到如今?我儿前去把罪请,一来陪罪,二要谢他的恩。秋胡(白)遵命!(唱)老娘一言儿遵命,秋胡岂是不孝人。二次前来忙跪定,秋母(白)这一条腿也跪下了!秋胡(白)一路受了风霜,不跪也罢!秋母(白)跪下了!……(下)秋胡(白)回来!罗氏(白)叫我转来则甚?秋胡(白)你方才在母亲面前,搬动是非,将我发跪前堂。幸喜无人看见,若是有人看见,成何体统?罗氏(白)不看婆婆份上,定不与你干休!秋胡(白)吓,还是这样性傲!我若不看母亲份上,我就要……罗氏(白)你要怎样?秋胡(白)我要跪下了……罗氏(白)不怕失了你的官体。(下)秋胡(白)列位不要见笑,这是我们读书人的家规!(笑)哈哈哈……
秋胡调戏妻子,“后果很严重”,自然要赔礼道歉,而一般的“对不起”已经不起作用了,只能是下跪。可是大男子主义的他,还想着“男儿膝下有黄金”,不情愿跪。在老母的命令下,秋胡无奈跪下,但只跪了一条腿,还说另一条腿受了风寒,跪不下去。老母打其腿,令其双腿跪倒。然后再向媳妇说情,婆媳言来语去,罗敷乐得送个顺水人情。于是一天乌云散去,全家团聚。就在全剧结束之际,又故意安排了一个小插曲,秋胡把妻子叫回来,指责她不该让他当众罚跪,声色俱厉,还做出要打妻子的样子。在与妻子的“嘴官司”中,他出人意料地突然又“软”了下来,再次下跪,还腆着脸对台下观众说“列位不要见笑,这是我们读书人的家规”,观众大乐,戏也就完了。这些地方,既富有市井趣味,留给优伶表演的空间也很充足,与元杂剧的意趣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听听20世纪50年代京剧名伶谭富英、张君秋的剧场实况录音,就可以知道现场的喜剧效果是多么强烈。
清道光后《桑园会》演出文献梳理
既然清代秋胡戏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演出上来,那么下面就考察清代秋胡戏的演出文献。以笔者的阅读,清代道光之前的文献,暂未见《桑园会》的演出。道光年间之后,《桑园会》频繁上演。在清道光四年的《庆升平班戏目》中,已有《马蹄金》一剧。成于道光年间的梨园花谱《花天尘梦录》里,也记载了道光年间的京师优伶有擅演《桑园会》者。此前,未见昆曲班社演此戏的记录,故《桑园会》应为花部剧目,或为徽班进京后,由地方戏优伶带到北京的剧目。考虑到剧中所唱都是西皮板式,或者是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时期的汉调系统的剧目。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推断。
之后,在咸丰、同治、光绪几朝的戏曲文献中,《桑园会》成为风靡一时的名剧,擅演者极多。据升平署档案载,咸丰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在热河行宫,如意洲花唱,未初三刻三分开戏。“旨,先唱头两出,《戏妻》(陈金桂、董文、沈长儿)、《岳家庄》连出,绪(续)唱《盘夫》(陈连儿、严福喜)。”再举同治年间的《鞠部群英》为例,里面以此剧拿手的优伶,旦角如孔元福、孙彩珠、王金兰、张天元、王顺福、郑秀兰、江双喜、时小福、张云仙、张玉官、李佩秋、姚宝香、徐如云、石双贵等,都擅演《戏妻》之罗敷;老生如郑蕙芳、夏鸿福、余玉奎、谢宝云、刘宝玉、郑多云等,擅演秋胡;还有老旦孙双玉擅演枟戏妻枠的秋母。值得注意的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的名丑刘赶三,居然兼演胡子生(即老生),而《桑园会》的秋胡,就是其拿手戏。这也容易理解。刘赶三丑角出身,以滑稽为本色。而秋胡虽老生,但人物形象亦有滑稽玩笑之处。故刘演来,可能比一般道貌岸然的老生,还要有风采,受到观众的欢迎。
同光年间,清宫演剧中,《戏妻》也是常演之戏。据《长春宫外学戏目》,谭鑫培、李宝琴、龚云甫、王瑶卿等名伶都将此戏列为擅演剧目。而在宫中演此剧,需三刻钟。
有意思的是,清代后期的穿戴提纲《洗心斋盔箱》中,亦记录了《戏妻》的穿戴:
秋胡
生扮
官纱,黑三,蓝官衣;换高方,蓝褶子,红裤,方靴
四牙役
手下扮
蓁椒帽,青衣,执红门旗
罗氏女
青衣扮
青对匹,裙子,腰带,彩鞋,执篮
老占扮
白发球,紫花老斗,绿裙,执杖
显然,清末演《秋胡戏妻》,可能先是秋胡官服坐堂,还要上四衙役。之后才换了便装,返乡探亲。而民国以来演出,直接就是“秋胡打马奔家乡”了。这也反映了演出的变化情况。
因为这是一出生旦的小喜剧,唱腔动听,表演富有喜剧意味,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故民国以来京剧名伶擅演《桑园会》者亦多。这是著名的生旦对儿戏,一般的名老生、名旦角都会这一出。留有唱片或录音的京剧名伶如:杨宝森、高华在1938年百代公司灌制了差不多全剧的唱腔;1949年后,马连良和罗蕙兰、李世济,谭富英和张君秋、李毓芳等,也都有全剧实况录音。
从文化学视角审视《秋胡戏妻》的流变
探讨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发掘背后所蕴涵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意义。
秋胡故事自产生以来,流传甚广而影响颇大。在基本内核不变的前提下,每个朝代的文艺演绎这个故事都有新的变化、新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可知,这些变化显然与作者所处的不同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汉代的贞节观、六朝时儒家价值观的式微、唐以后市民阶层的价值观等,都在秋胡故事的演变中打上了各自时代的鲜明印记。就元杂剧枟秋胡戏妻枠而言,它最显著的文化特质莫过于文人剧作的娱乐警人的立意。一方面,戏是演给市民看的,要好看、耐看,情节就得曲折;另一方面,在观剧的同时还要让观众得到思想的启迪,有点警世的高台教化作用。在这一主导思想的统帅下,杂剧必然要追求情节的峰回路转,塑造有看点的人物形象,而改悲剧的投河为皆大欢喜的团圆,更是契合了中国老百姓深层心理中的“团圆情结”。
从这个意义上说,元杂剧《秋胡戏妻》对前代不同文体的借鉴、改造无疑是成功的。它改变了过去秋胡故事情节简古、人物形象扁平的缺憾,不论是剧情的波澜起伏、戏剧矛盾的错综交织,还是人物形象的丰富和立体浑成以及语言的鲜明个性化,都完成了质的飞跃。通过案头文本,可以体味剧作家的多重深邃内涵,引发人们对它的思考。元杂剧《秋胡戏妻》是以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社会道德剧,剧作着力表现的是金钱与权势所导致的人性丧失和道德败坏。剧中女主人公喊出的前所未有的“整顿妻纲”的呼声,不仅是中国古代男权社会里女性要求人格独立的强烈愿望,而且折射出“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元朝知识阶层渴望重建温贤礼让的伦常秩序的内在欲求。
明清花部戏曲的《桑园会》,在剧本方面,显然是另一个民间戏曲的系统。它的人物少,剧情简单,甚至显得粗糙。它是一个“回归”,与元杂剧之前的秋胡戏妻有类似之处。但是花部的《秋胡戏妻》的重要,在于它代表了清代戏曲从案头到舞台的历史变迁。虽然剧本乏善可陈,但是因为历代优伶的加工打磨,《桑园会》的表演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成为各剧种的经典保留剧目。清代以来,观众观看此剧,不再是看剧情、人物,而是看优伶的唱腔、表演,感受其中的市井风味、调笑风情。由此言之,花部剧本存在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因为表演的提高升华,消解了文本的谫陋和粗糙。京剧《桑园会》的审美趣味也变化了,迎合了市民阶层的趣味,里面罗敷的贞节、夫妻的玩笑等,正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大丈夫视角。娱乐的气息,冲淡了元杂剧的“整顿妻纲”。这已经不是家庭伦理道德剧,而是老百姓的玩笑轻喜剧。清末京剧秋胡剧目的普遍上演和广泛流传,说明了戏曲演绎秋胡故事的成功。
从文学艺术史的角度说,一个历史故事在各文艺样式的演绎可以见证故事的演进与创新。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篇末云:“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文艺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秋胡故事首先得到史传文体的关注,其次是诗歌,再次变文,元杂剧《秋胡戏妻》的出现意味着秋胡故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表达的文艺品种——戏曲。元杂剧对文本的强调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清代的京剧《桑园会》,文本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优伶的表演空前强化。秋胡戏妻的文本演绎,经历了一个简—繁—简的变迁过程。在诸多文艺品种都曾演绎的题材里,往往有一种演绎是最成功、影响最大的。要之,秋胡戏妻无疑是一个历史故事在各文艺品种间成功演绎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