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董德懋调理脾胃十法
调理脾胃十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若脾阳不振,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等,以致运化无权,升降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障碍,势必百病丛生。董氏认为,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平衡。因此在调理脾胃中常用益气、升陷、温中、固涩、养阴、理气、祛湿、清热、通下、消导之法,并认为脾胃病证,不宜过用呆补之品,慎用参茸之剂,以免郁滞气机。
(一)益气法益气法,即补益脾气之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之证。脾气虚的病因,多为饮食失节,精神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以及病后的衰弱。脾主运化水谷饮食,故饮食失节,常易引起脾胃病变。李东垣说:“饥饿不得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中兼有余。”指出饮食大饥大饱均可使脾胃受伤。饮食过寒、过热亦能损伤脾气。五味偏嗜,则脏气偏胜,偏胜则病。中医认为,劳逸失度,如过劳过逸均能损伤脾气而发病,早在《内经》就有“劳者温之,逸者行之”的治法。思乃脾志,思虑伤脾,病后失于调养,往往造成脾虚未复。先天禀赋不足,或妊娠期间失于调养,胎儿营养不良,生后未予及时调理,脾胃素弱。以上因素,均能使脾气受损,造成脾气虚弱。其中有单一致病者,也有数因相兼而致病者。
1益气法与四君子汤脾气虚弱,健运失司,症见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等。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消化迟缓,故见纳呆食少而便溏;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来源不足,四肢筋脉失养,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脾气虚弱,当以补益脾气为法。药以人参、党参、白术、山药、炙草、大枣之属,方以四君子汤为主。
四君子汤中,参、术、苓、草四味皆甘温益脾。因有健运之功,具平和之性,无寒热之弊,故名君子。方中以人参甘温,扶脾益气为君,白术甘苦微温,健脾助运,燥湿为臣;茯苓甘淡、性平,既能助参、术以健脾益气,又能渗湿以助运为佐;甘草甘平为使,既能益气,又能和胃,调和诸药。四味配合,相得益彰。凡脾胃气虚诸证,用之则虚得补而气得旺,脾气旺则五脏受荫,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病症焉得不除。
四君子汤为益气补脾之重方,临床上可随证加减,灵活化裁。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治气虚而兼气滞所致之呕吐、泄泻、不思饮食者;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兼痰所致的不思饮食、胸膈不利、呕吐吞酸、腹胀便溏者;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兼食滞、气滞所致的痞满、呕吐者。四君子汤加减化裁颇多,但有一个前提,即脾气虚弱的主证不变,仅仅是兼证有所不同。
2运用益气法的注意事项中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使用益气法应抓住辨证论治之本,才可以立法精当,免于弊病丛生。
(1)非气虚者勿滥用。虚则补之,气虚者补之以气。往往在临床上辨证准而施之者却属不易。“大实有羸状”,如气实者益气,而有腻隔胀满之弊;阴虚者益气,有虚者更虚之殃;外邪未清者益气,有闭门留寇之祸,如此均非益气法所宜。《难经》云:“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即此义也。
(2)补而不滞。补药多滞,滞于脾则运化不行,故益气之法,必遵补而勿滞之说。试观四君子汤,既有参、术之补,又有茯苓之通。异功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有补有通之义更明。
(3)益气应中病即止。人贵在阴阳、气血之平衡。偏盛偏虚,均使人患病。过用益气则会破坏阴阳的平衡,原病未愈,而新病又生,因此益气之剂要中病即止。此外食饵的调理也应适可而止。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