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霸王——B-36“和平缔造者”

B-36 “和平缔造者”(Peacemaker)远程重型轰炸机是40年代末研制的美国空军历史上最大的轰炸机。不论是由寇蒂斯电气公司研制的直径达5.8米的螺旋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6台28缸R4360发动机,还是厚达1.8米(翼根部),长70.1米的机翼,在当时都堪称飞机中的极致。在世界上的生产型飞机中,直到15年后波音747和洛克希德的C-5A出现之前,它一直是最大的飞机。

越洋轰炸机

美国在二战期间就开始发展真正的战略轰炸机,B36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代战略轰炸机,图为B36和B29对比。

B-36仿佛史前的雷龙——头小而圆,颈长,体粗。当它即将装备美战略空军时,康维尔公司的公关办公室曾发布过一篇名为“信不信由你”的资料,描述了它的巨大:

B-36可以装载38136千克炸弹,相当于抬起比1架满载B-24轰炸机还重的重量;在高速飞行时,其10台发动机可产生44000马力,约相当于9台火车头或400辆卡车;它的炸弹舱容积为348立方米,相当于3节火车皮;其机翼油箱的油量足够1台火车头环绕地球跑10圈以上;它的除冰系统能为拥有600个房间的宾馆供暖;其翼展相当于莱特兄弟在1903年实现人类首次飞行的距离的2倍。

图为B-17、B-28、B-29、B-36的对比

B-36之所以要造这么大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41年8月,二战正值高潮,负责空军的助理战争部长罗伯特・诺维特和陆军航空队司令乔治・布雷特少将都认为,法国已为德国占领,英国在不列颠战役中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旦英国陷落,盟军将失去在西欧的最后立足点,美国飞机将只能从本上起飞作战,但当时没有任何机种具有往返跨越大西洋所需的16090千米航程,因此美国决定研制一种远程重型轰炸机。

当时提出的性能要求是颇具挑战性的:短程最大载弹量32688千克,航程16090千米时载弹4540千克,最大速度644千米/小时,能从1524米跑道上安全起降。几家公司很快提出了竞标方案,包括道格拉斯公司的XB-31、诺思罗普公司采用飞翼设计的XB-35、波音的B-29改进型和联合公司(后成为康维尔公司的分部)的X35型。经过评估,陆军航空队选中了X35,并签订了制造2架样机的合同,军用代号B-36,作为竞争,诺思罗普的XB-35也同时开始试制。

B-36从1939年开始酝酿,经过对数百个基本模型的风洞试验,确定了上单翼、4发推进螺旋桨和双垂尾布局。合同签署后,布局又作了较大改动:加长了机身和翼展,发动机增至6台,空重、最大起飞重量和载油量全面增加,尾部改为单垂尾,主要是担心内侧推进螺旋桨后方的垂尾会因螺旋桨洗流造成疲劳。

随着美国直接卷入二战,战争部对各项目的轻重缓急作了调整,B-36被一时搁置起来,在1941年12月7日美国对轴心国宣战后的4年里,B-36的研制时断时续,好几次险些下马。

大型化挑战

B-36的研制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由于对飞行性能要求高,设计重点放在保证气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结构重量上。当时没有现成的发动机,普・惠公司专门为它研制了28个缸的R4360型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第1种单台推力超过300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也是有史以来投入批量生产的持续功率最大的活塞发动机。但它也有几个问题:首先,这种星形发动机是气冷的,必须有效地引入冷却空气而又不带来过多的阻力;第二,其耗油量极大,必须拥有足够载油量;另外,还要求高效率的螺旋桨。

普・惠公司的28缸R4360发动机

经过上千小时颇费周折的试验,冷却问题在试飞中才解决,而除了机翼主油箱外,炸弹舱中也增设了油箱,6个机翼油箱和2个翼根辅助油箱(B-36J共10个机翼油箱)中燃料总重约92吨。为最有效地发挥发动机巨大的扭矩,决定采用寇蒂斯・莱特公司电船分部的电传动变距桨,使B-36的速度和耗油率得到了优化配置。同时,为了达到1524米的起降距离,螺旋桨可反距,以产生反推力而缩短着陆滑跑距离。

B-36另外两个值得一提的方面是起落架和武备。它的起落架在尺寸和形式上都与众不同,首飞时采用2个单轮主起落,每个轮胎重0.75吨,直径2.8米,但这种常规起落架无法满足要求,1943年又重新研制了4轮起落架,在生产型上装备。至于武备,B-36炸弹舱设计载弹量32688千克,后将4个弹舱并为2个,总载弹量不变。原型机并无自卫武器,生产型上增加了8个遥控炮塔,各配装2门20毫米M24A1机炮,其中6个可缩回机身内,备弹9200发。

图示:由于B-36轰炸机过于庞大,对于机场和起落架都有很高的要求。康维尔公司在研制阶段中就尝试过超大的单轮起落架,轮胎比一个成人还高。

巨鸟家族

1945年9月8日首架XB-36出厂,采用普通的座舱风挡,与B-24极相似,从2号机(YB-36)起,在机头加装1个炮塔。B-36机组一般在13~22人间,包括机长、副驾驶、雷达操作员/轰炸员、导航员、飞行机械师、2名无线电报务员、数量不等的照相员、3名前机身炮手、5名后炮手以及换班机组人员。他们分布在26米长的炸弹舱前后2个增压舱内,中间由炸弹舱左侧的一条增压管道相连。有趣的是,管道内有1部小轮车,可将1名平躺的机组人员从飞机一头快速运到另一头。由于不少任务要持续30小时以上,机上配有8个铺位,1个带炉子和冰箱的厨房及3个厕所。

生产型B-36A于1947年8月28日首飞,2天后交付空军,共生产22架,主要用于训练。1948年7月8日,武器齐备的B-36B首飞,采用了3500马力的R4360-41发动机,以后成为主要生产型号,其起飞总重量增至149吨,至1951年12月交付完毕。同时,从1942年起为陆军航空队研制的B-36货运型也于1947年11月23日试飞,称XC-99。该机采用B-36A的机翼、尾段和发动机,但重新设计了机身,双层货舱可容纳4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300副担架或46吨货物。该机1949年5月26日正式装备空军,直到1957年发现主翼梁有疲劳裂缝而退役。

由B-36改型而来的XC-99运输机尽管载重量很大,但由于结构问题而最终下马。

装备战略空军后,B-36出现了螺旋桨和桨轴疲劳问题,由此产生了B-36C拉进式螺旋桨方案。它在布局上略有不同,采用6台R4360-51发动机(单台功率4300马力),辅之可变流量涡轮,以将发动机产生的大量废气流转变为有效的喷气推力(螺旋桨置于拉进位置,以为涡轮喷管腾出空间),但普・惠公司仔细研究后发现意义不大,遂取消该项目。

下一种生产型是B-36D,1949年3月26日首飞,它在6台R4360基础上又在外侧机翼增挂推力为2360千克的通用电气公司J47喷气发动机吊舱,使飞行性能又有提高,最大时速达到700千米。另外,在B-36家族中,还有RB-36D、RB-36E和RB-36F等战略侦察型及B-36H和B-36J等后期改型。

B-36D加装的通用电气公司J47喷气发动机

1950年,美国空军开始进行全喷气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招标,最后确定在康维尔公司和波音公司中竞争。波音推出了后来闻名遐迩的B-52,康威尔公司则利用了B-36机体开发出B-36G,并于1952年4月18日首飞。实际上只是B-36的喷气型,命名为YB-60。其机身略作改进,保留了机翼中段和起落架,装有8台普・惠公司的J57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804.5千米/小时。它虽然在试飞中显示出较强实力,但终究不敌B-52而被淘汰。

从军历程

从1945年到1954年8月,美国共生产383架B-36和2架全喷气发动机的B-60,它是美国早期大规模核报复的核心力量,能够从西雅图向西飞到列宁格勒。第1架B-36于1948年6月26日装备战略空军第7轰炸大队。1948年9月7日~9日,1架B-36进行了从德克萨斯驻地到夏威夷之间不着陆往返飞行,机内携带有4540千克教练弹(在中途投放),用时35小时30分,这是首次显示其洲际轰炸能力的公开飞行。1951年1月16日首次部署到国外,6架B-36D从缅因州飞到英国雷卡西斯皇家空军基地。同年12月3日,1支B-36D分遣队又不着陆飞到摩洛哥的西迪斯利梅思,并于3日后返回。

B-36服役期间,正值二战后美国大幅缩减国防经费,海军与空军为此争得不可开交,B-36也成为海军抨击的中心。他们指责其既过时又昂贵,且维护费用太高。但由于空军的坚持,B-36仍服役了11年,其间未参加过实战。

1953年,首架波音B-47开始服役,这种6发中程喷气轰炸机采用后掠翼,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也预示着B-36的日子屈指可数了。随后4年,战略空军武库中的B-36数量逐渐减少,至1959年2月12日,驻德州的的第95轰炸机联队的最后1架B-36J退役了。今天,仅有4架完整的B-36和1架XC-99存世。

图示:B~36J型是B-36家族中起飞重量最大的,高达205吨,所以常规的起落架的强度受到很大考验,后来有人提出履带车式起落架方案,并进行了试验。不过起降时摩擦力过大而造成机件过热,遂被放弃。上图为B-36起落架的巨型液压件和为正在进行履带车式起落架降落试验的B-36J;下图即为其独特却不成功的履带车式起落架,大小近似1辆装甲运兵车。

神秘的实验

在B-36的生涯中,还利用它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值得一提的是FICON和“汤姆-汤姆”计划(具体请参阅相关链接文章“空中航母”之二——寄生战斗机家庭 ),使其挂载的F-84能进行极远程侦察飞行,且不牺牲高速性能,堪称战略空军武库中仅有的母子机。

另一计划是携带核反应堆的NB-36H,这是在50年代发展核动力飞机热潮中,为了试验核反应堆作为动力装置的可行性而研制的。1955年9月17日,1架B-36装上了1台小型反应堆首次上天,其头部换成一个铅制的防辐射舱,容纳5名乘员,风挡使用22.86厘米厚的加铅玻璃。但这个反应堆并未真给飞机提供动力,它仅仅用于辐射试验。NB-36H每次飞行时均由2架跟踪机伴随,1架为改装过的B-50(B-29改型),装有辐射探测设备;另1架是载有海军陆战队员的C-119,后者将在NB-36H万一坠毁或出现紧急情况时空降下去包围飞机,以防外人接近。

随后是X-6计划,飞机装有1台实用反应堆充当动力,它深度尝试了一整套在飞机上应用核动力的方法和经验,但限于防辐射设备重量太大的困难,使该机即使能飞,也没有多大实用价值而最终销声匿迹。

另一项是计划是让B-36携带贝尔公司的GAM-63“恶徒”核导弹。B-36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在40年代时尚足以避开已知的防空武器,但到50年代中期,各国防空能力逐步增强,B-36遂向“防区外发射平台”演变,如果挂载了射程约160千米的GAM-63导弹,理论上可以使庞大的B-36避开致命的威胁。但随着其它先进飞机的出现,这种构想也就烟消云散了。

(0)

相关推荐